大風歌

撰文|趙立波

題記:作爲歷史上第一位臨朝稱制的女強人呂雉,如同突然綻放在雄性歷史的一朵黑玫瑰,讓血腥的漢代風雲在此後多了一種生動和意外。以至於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由此讓她開啓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劉邦畫像

作爲布衣劉邦的結髮糟糠妻子,着實爲劉邦的事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日後劉邦稱帝后隨之水漲船高,她先是成爲劉邦得力助手,處理內政外,將劉邦潛在對手進行清除,其手腕強硬,作風彪悍,日後臨朝稱制,冒天下之大不韙挑戰從來未有之事,由此爲日後的歷朝出現的皇后留下“樣板”,使得俄日此後陸續出現武則天、慈禧等一類女人起到了“帶頭作用”。儘管呂后具有多面性,其性格殘忍,權力慾望極大外,在施政上不乏頗有能力,由此也開啓了呂后時代的15年,爲大漢的繁榮昌盛注入了強大的女性個人色彩。

呂后影視形象

一、糟糠之妻,如何得到劉邦的敬重,雖然避難鄉間,卻眼光獨到,善於製造輿論,成爲劉邦起家的重要助手。

劉邦在創業之初,其家人也付出了巨大努力,《史記》以他的結髮妻子呂雉以“佐高祖定天下”來概括呂雉的功勞。

呂雉,早年隨父避仇,遷居沛縣,後嫁給劉邦,生育了魯元公主和漢惠帝劉盈。自從嫁給劉邦亭長時,“常告歸之田。呂后與兩子居田中耨”,就是說劉邦作爲基層小官不幹農活,家裏的種地產業都交給這個女人和孩子。劉邦邁出與秦朝決裂第一步釋放驪山刑徒以後,帶着十幾名壯士逃到芒碭山,“呂后與人俱求,常得之。”並開始爲劉邦崛起發起“造神運動”,宣稱丈夫劉邦“所居上常有云氣”,致使“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作爲兩千多年前的女人,能夠從高度上認識“宣傳”和“造神”是成就了劉邦事業的第一重要舉措,可謂膽識加見識,讓其成了歷史上罕見的厲害女人角色。

影視畫面

公元前209年,劉邦在沛縣起兵,呂雉的兩位哥哥也跟隨劉邦起義,兩名大舅子成了劉邦手下的兩名將領。在諸多劉邦危在旦夕時挽救了劉邦。可以說沒有呂氏家族的幫襯,就不一定有了劉邦的日後成就。呂雉被楚軍俘虜後,做了兩年多的人質,直到高祖四年,呂后才被釋放。轉年,劉邦稱帝,形勢卻並未如何平穩,相反充滿各種挑戰,“天下匈匈,勞苦數歲,成敗未可知。”先後有燕王藏荼、韓王信、齊王韓信、淮南王英布以及燕王盧綰等人造反,劉邦雖然稱帝卻不得不衣不解甲,馬不停蹄地徵戰在外。

蕭何畫像

呂后留守後方,與蕭何一起,佐助劉邦,鎮撫關中,並在關鍵時刻鎮壓了淮陰侯韓信的叛亂,使長安轉危爲安。《秦漢史》劉邦死前不久,盧綰曾說:“往年春,漢族淮陰侯,夏,誅彭越,皆呂氏計。今上病,屬任呂后。呂后婦人,專欲以事誅異姓王及大功臣。”《韓信盧綰列傳》爲此司馬遷對呂后作出了深刻總結“呂后爲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皆呂后力。”算作頗爲見道之語,而呂后作爲強勢的政治人物形象也躍然紙上。

二、呂后爲何容不下一個劉邦的漂亮女人?由此開啓後宮鬥爭殘酷模式,呂后爲歷史上的後宮女人用實際行動上了一堂女人不狠,地位不穩的課。

作爲“宮鬥”的大師級“開山鼻祖”的呂后,絕對不能容忍劉邦漂亮女人的存在,劉邦活着她無可奈何,當劉邦去世後,機會來了,她會毫不猶豫地清算昔日的妒忌,心裏一點也沒有“女人何必爲難女人”的同情之心。“呂后色衰愛馳,而 戚夫人有寵”,作爲劉邦早年的“糟糠之妻”,久歷滄桑外,加之年齡見長,自然不能“以色見寵”。 這種仇恨如同一個不朽的種子埋在了呂后的心中,只待機會成熟,便一夜瘋長。

影視形象

劉邦病逝不久,呂后與自己的親信審食其陰謀策劃,將劉邦的死訊祕而不發。 孝惠帝繼位後,她爲了獨攬大權,殺了趙王如意,並將自己曾經的最大“情敵”戚夫人進行非人道的殘酷迫害,斷戚夫人手足,去眼、去耳,並喝下導致啞巴的藥物,將她拘禁廁所中,稱其“人彘“,如此狠毒的手段,也虧她想得出來。又“召孝惠帝觀人彘”,呂后柔弱的這個親生兒子看後受到巨大刺激,“終不能治天下”,從此呂后大權獨攬,開始施行他的“法家”思維。

戚夫人影視形象

呂后是個相當顧念孃家的一位女人,高後元年,“欲立諸呂爲王”,試探着問丞相王陵可否時,遭到王陵的反駁:“高帝刑白馬盟曰‘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呂后惱羞成怒,奪了王陵相權。此後,呂雉將蠻橫和野心用高超的手腕對不聽話的忠臣進行處理。陳平爲右丞,呂后則任命親信審食其爲左丞相,讓他居中“決事”,以此架空陳平。周勃是“高帝以爲可屬大事”的功臣,當時擔任太尉,呂后則讓呂祿和呂嬋掌握南北軍,控制軍事大權,導致周勃有名無實。

周勃畫像

此外,爲了建立以呂氏家族爲代表的權貴集團,她竭力設法給諸呂封王,將呂氏女子嫁給劉姓王族,以便對他們進行監視。稍不如有,便進行殘酷打壓甚至是殺戮。先後殘殺劉邦兒子樑公王劉恢、燕靈王劉建。她“擅廢帝更立”,“滅樑、燕、趙以王諸呂”,由此在本質上幾乎顛覆了劉姓家族的實際存在。呂后由此全面掌握權力,實現了“女人不狠,地位不穩”的範式。

三、呂后開啓的大漢15年,她的能力到底如何? 臨死前已經預感呂氏必將遭到清算,叫他們別爲自己送葬。

作爲封建社會一位很有作爲的女政治家,其身上有着“法家”思想的諸多影子,但是在當時確實引起巨大爭議和罵名。“婦居尊位、非常之變。《綱鑑合編》,咒罵她的”離經叛道是“虧損至德”。《班固漢書》

呂后稱制

然而拋卻呂后的個人作風外,她的執政能力可圈可點,在內政處理上,甚至與劉邦有過之而無不及。呂后執政期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復多年戰爭導致的人口大減,土地荒蕪和經濟凋弊狀況。她選拔了一大批具有法家背景的官員充實到地方任職,“重其錄”,一方面設置御史,用法制來約束監督他們的工作,對無故“擅興徭役”的官吏進行法律制裁。這些都說明瞭作爲政治家的呂后曾經長期生活在民間的深切體悟。在社會秩序逐步穩定後,呂后接連廢除了“三族罪”、“妖言令”和“挾曹律”等酷刑。此外呂后還推行“重農抑商”,鼓勵百姓開墾荒地,鼓勵生育,在其持續恢復生息的大背景下,西漢開始出現“民務稼檣,衣食滋殖”,“天下晏然”的昇平景象。作爲執掌大漢的女當家,她全面開啓了對匈奴和親政策,以避免戰爭對需要生息的衝擊,這些都說明呂后作爲政治家的具有超長能力的一面。

與匈奴和親

然而,她畢竟是一位女人,其思維方式永遠跳不出維護呂氏宗族權貴,不能站在更全面的角度處理問題。從高後四年(前184年),開始她又封其妹呂嬃爲臨光侯,侄子爲俞侯,呂更始爲贅其侯,呂忿爲呂城侯。呂后先後分封呂氏家族十幾人爲王爲侯。呂家勢力的全面崛起開始與漢室宗親和大臣們發生嚴重對立。對此她是有着清醒的危機感。

高後八年(前180年),呂雉病重,她臨終前仍沒有忘記鞏固呂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爲上將軍,統領北軍;呂產統領南軍。並且告誡他們:“高帝平定天下以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爲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影視形象

與強大的命運相比,呂后的先見之明也顯得蒼白無力,在其死後,迅速發生周勃與陳平一舉消滅呂氏諸王,擁立漢文帝的事件,驗證了劉邦死前預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多年後,當漢武帝主持帝國後對呂后現象保持高度警惕,他說“:往古國家所以亂也,由主少母壯也。女主獨居驕蹇,淫亂自恣,莫能禁也。女不聞呂后邪?”爲此在臨時之際將心愛的鉤弋一同帶走。到了近代對呂后的評價呈現多個極端,其中以《劍橋中國秦漢史》的評價較爲中肯“:呂后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佈爲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後漢時期和以後中國的王朝幾次被一個皇后所把持時被人仿效。可是她擁有無可爭辯的權力。”然而她對呂氏家族的過分眷顧最終也導致了被滅門的慘劇,不知對此呂后作何感想。

參考資料《史記》、《資治通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