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蔡君彥

3月21日,中華遺囑庫召開六週年新聞發佈會,向社會發布《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並對所保管的近13萬份遺囑進行數據分析,呈現全國遺囑大數據特點。記者獲悉,目前,中華遺囑庫鄭州公益預約服務中心已啓用,鄭州市目前採取提前預約,預約成功且達到一定人數後,中華遺囑庫工作人員將統一進行遺囑錄入。

6年爲近13萬老人辦理遺囑

中華遺囑庫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於2013年共同發起的公益項目,面向符合相關條件的老年人可以免費辦理遺囑諮詢、起草等服務。

中華遺囑庫提供的一系列專業服務包括遺囑方案、草稿、登記、保管、宣讀、傳遞,調解、執行等;並提供遺囑保管服務,當事人可以設置遺囑查詢和提取條件,可以委託遺囑宣讀、調解等後續服務。

啓動6年來,中華遺囑庫和全國各地的公益機構合作,已經在北京、上海等7個地區建立了公益遺囑登記中心;截至2018年底,已爲127968名老年人辦理了遺囑。

哪些老人會提前立遺囑?所立遺囑中主要交代啥?立遺囑折射出哪些微妙的心理?中華遺囑庫對立遺囑人的家庭、財產、心理、行爲等數據進行分析後,形成了白皮書。

白皮書數據顯示,6年間,立遺囑人平均年齡從77.43歲逐步下降至71.26歲,年齡趨向年輕化。中華遺囑庫管委會主任陳凱分析認爲,人口老齡化加劇,隨着遺囑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早日訂立遺囑。

另據白皮書顯示,再婚、離異人羣訂立遺囑需求逐步有上升趨勢,其中,再婚老人最關注的幾乎都是如何保證自己的財產傳給自己的子女。

此外,立遺囑財產種類更加多樣化。中華遺囑庫訂立遺囑中,處理財產均以不動產爲主,佔比高達99.75%,其次爲銀行存款,佔比18.49%,還包括傢俱、書畫、集郵冊等貴重物品和收藏類物品,近兩年,還開始出現理財合同、保險單、車輛等,愈發多元化。

"可憐天下父母心",在老人提前立的遺囑中也可見一斑。白皮書數據顯示,有 11.79 %的人立遺囑的原因是爲了防止子女離婚導致家庭財產流失;有99.92%的老年人選擇中華遺囑庫範本中的"防兒媳女婿條款",即在遺囑中規定繼承人所繼承的財產屬於個人財產,不屬於其夫妻共同財產。

中華遺囑庫遺囑怎麼立?對身體等有啥要求?

據陳凱介紹,爲了保障遺囑效力,中華遺囑庫通過錄音錄像、指紋採集、人臉識別、現場見證、文件存檔以及司法備案等技術手段,使得遺囑真實性做到無懈可擊。

當然,這就需要立遺囑人具備聽說讀寫能力,有不少老年人因爲年紀較大,雖然意識清楚,但視力聽力和書寫能力受限的情況下,可能無法通過遺囑登記系統,導致許多年紀較大的老年人無法正常辦理遺囑登記,"因此,立遺囑宜早不宜遲。"

遺囑立過了,想修改怎麼辦?中華遺囑庫的遺囑可以隨時根據個人情況修改。

2018年12月,中華遺囑庫首創了"遺囑宣讀儀式",根據立遺囑人生前委託,中華遺囑庫在其去世後,由遺囑宣讀人召集親友宣讀遺囑,通過這種家庭儀式更好地傳遞立遺囑人的意願,更好地保障遺囑的有效執行。今年,"遺囑宣讀"服務將在全國各登記中心全面推廣。

據瞭解,中華遺囑庫鄭州公益預約服務中心目前已啓動,對符合相應條件的市民提供免費服務。

溫馨提醒:中華遺囑庫免費服務對象爲中國大陸60週歲以上人羣,服務條件要求必須具備聽說讀寫看能力,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資產所在地在中國大陸;資產範圍爲有正規房本、2套以內(單套面積140平以下)住宅;銀行卡或銀行存摺2張以內,A股證券戶卡2張以內。

相關鏈接:公證遺囑也可入庫

白皮書中披露,保管在中華遺囑庫的公證遺囑數量增長迅速。據瞭解,

只要是公證處辦理的正規遺囑,存放在中華遺囑庫是免費的,立遺囑人百年後,查詢提取流程與在中華遺囑庫訂立自書遺囑的流程完全一致。

公證遺囑與中華遺囑庫遺囑二者各有特點,區別較大。比如,在法律意義方面,公證是公證處對立遺囑的行爲進行公證,是一種公證服務,聚焦在證明上。而中華遺囑庫是一種遺囑服務,提供專業的遺囑方案、草稿、登記、保管、宣讀、傳遞,調解、執行等一系列專業服務,聚焦在遺囑上,提供遺囑專業服務。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寒江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