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信任你的直觉,让学习自然发生

蔡志浩 / 认知心理学家,台湾使用者经验设计协会理事长,教育部体育署106年运动i台湾计划《全民运动推广手册》撰述委员。著有《人生从解决问题开始》一书。作者网站:http://taiwan.chtsai.org/

 

你一定记得1977年的电影《星际大战》里的这一幕:路克驾著X翼战机贴近死星表面高速飞行、想把飞弹射进死星的唯一弱点,一个开口非常小的排气管道,直达核心。当他准备利用电脑导引完成这不可能的任务时,欧比王说:「用你的原力,路克。关掉电脑吧。」

我们都知道欧比王要路克做的是信任直觉。信任直觉正是我在做重大决定时的第一原则,以及我在带各行各业的团队从事创新活动时经常提醒的事。而这也是《比赛,从心开始》这本书传递的主要讯息。

书中的自我1与自我2大致对应到心理学家发现的两种学习路径:外显(explicit)与内隐(implicit)。前者是有意识的学习:你知道自己在学习,知道在学什么,知道是否学会。后者则在意识层面之外,你不知道自己在学习,不知道在学什么,也不知道学到了什么。

人的很多学习是内隐的,尤其是认知与动作技能。

很多年前我和研究伙伴做过一个内隐学习的实验。实验任务很简单:萤幕上从左到右有四个灯,每次有一个会亮起,受试者要尽快按下相对应的按键。就是反复「亮哪个灯按哪个键」。

受试者不知道的是,亮灯的顺序看起来随机,其实是依某种规则产生的。仅最后一小段的顺序真的完全随机。

实验开始后,随著尝试次数的增加,受试者反应愈来愈快。他们只是单纯的熟悉了按键动作?或是掌握了规则,可以猜到接下来哪个灯会亮,提前做好准备?

关键的测试在最后的随机序列。我们发现受试者的反应慢了下来,慢到跟实验刚开始时一样。这代表之前愈来愈快不单只是习惯,而是真的学到了规则,能够预测。当顺序不再有规则,预测失准,反应就慢了。

有趣的是当实验结束之后询问受试者,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亮灯顺序有什么规则,也没有意识到自己预测了什么或学到了什么。

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是两条相对独立的路径。很多外显学习有困难的人(例如失忆或失智),他们的内隐学习仍能运作。在我们的实验中,失智的高龄受试者一样展现了内隐学习的效果,而他们的外显学习是有障碍的。

简单的实验任务如此,复杂的技能学习亦然。例如一个看似一气呵成的网球挥拍击球动作,其实都是由更小的动作一个接著一个组成的。每一连串细微动作的预测、连接与精熟,都要经过大量的回馈、修正与练习。

正因为内隐知识的无意识特性,很多把某项技能做到精熟的专家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当然也不知道要怎么教别人。

你永远不可能在意识层面完全控制自己。你应该要思考的是,如何借由了解内隐学习,也就是自我2的特性,让自己获得更好的表现。当然这也不表示你就该放弃自我1。你要让它做它最擅长的事:观察。

人有强大的制约学习本能。我们原本就非常能够预测刺激与刺激之间,以及刺激、反应与后果之间的关联。这些学习与预测的过程本身固然是内隐的,但你得有敏锐且不带批判的观察力,才能觉察到这些线索。

正如《比赛,从心开始》所建议的,把你的焦点从技术指导(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移开,重新聚焦在认知指南(观察自己的身体与环境、以及自己的动作与影响)。让你的自我2透过你的观察自然去发现与学习应该做什么与怎么做。

从不带批判眼光观察现有行为、到描绘理想结果、到相信自我2让学习自然发生、再到不带批判地观察改变与结果。这就是促成学习自然发生的正向循环。

记住,不要试著去控制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今年我拜访了几家鼓励职员工运动有成的企业。其中一家企业有位员工是前职棒球员。他与总经理都提到,打击率三成已经是很厉害的打者了,但也意谓著失败率高达七成。运动员都有欣然接受挫折与失败并持续尝试与训练的乐观态度。这样的心理素质让他在工作上更能面对挑战。

这也是本书的英文原题中inner game(内心比赛)要传递的讯息:不只网球,也不只竞技运动,每一项人类活动都涉及外在和内心比赛。能够克服内在障碍,外在表现才可能提升。想赢得外在的比赛,我们得先帮自我2赢得内心的比赛。

 

正封300dpi.jpg

比赛,从心开始:如何建立自信、发挥潜力,学习任何技能的经典方法

The Inner Game of Tennis: The Classic Guide to the Mental Side of Peak Performance

作者:提摩西高威(W. Timothy Gallwey

译者:李灵芝

2017年12月21日出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