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100分父母》:騰訊育兒出品,每個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是毫無保留,都想給他們最好的生活條件、最好的教育,在育兒之路上都想做到“100分”父母。

北大碩士畢業,中科院兒童教育心理學博士在讀,細數起暖暖媽趙君瀟的頭銜,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高知媽媽,但是對於趙君瀟來說,最讓自己感到自豪的稱謂,卻是粉絲們口中的那一聲“暖媽”。

自從女兒暖暖出生後,趙君瀟就喜歡在自己的微博上與其他的媽媽們分享一些育兒心得,那個時候的她還在一家諮詢公司上班,每天的工作都很忙碌,晚上下班回到酒店後,才能安靜地的坐在電腦前,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其他人。

現在想來,趙君瀟自己都覺得那一段時光真的很奇妙,在沒有任何盈利,創作時間是晚上十點至凌晨兩點,又需要保持日更的狀態下,竟然毫無怨言的堅持下來。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

“有很多的讀者來看我的文章,就覺得特別的開心,這纔是我想做的事情。”

所有的堅持都源自於熱愛。

掙錢不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

雖然趙君瀟外表看上去是一個柔柔弱弱的女子,不過她從小就是一個喜歡自己拿主意的人,在大學填寫志願的時候,家人們都勸她去學醫,不過她卻選擇了學習傳媒,其實歸根結底,趙君瀟的一切作爲都是因爲在她的心中,從小就有着一個想要“發聲”的心願。

近年來,科學育兒在國內開始風靡起來,但對於很多普通的媽媽來說,只知道科學育兒的概念,對於如何將其融入到自己育兒的過程中,卻存在着不少的疑慮,此時的趙君瀟萌生出了一個想法,想要辭去工作,專心去做公衆號,這樣纔能夠幫助更多有困惑的媽媽們。

可是對於其他人來說,趙君瀟的這個決定卻讓人無法理解,放棄一個穩定的、高薪的工作,去做一個還不知道未來到底有多遠的新產業,真的不是開玩笑嗎?

她在與家人“攤牌”的時候,解釋道:“

第一,我覺得這件事情是真正熱愛的,爲了這件事情可以心甘情願的加班到凌晨三點鐘,而且在沒有任何人給我工資的情況下,沒有任何怨言,反而會覺得特別精神百倍;

第二,就是這件事情是有意義的,能夠幫助很多媽媽們。

第三,我已經30歲了,應該去做一些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並且願意持之以恆地爲之付出努力的事情,哪怕現在沒有看到它未來會有什麼樣的收益。

我覺得我應該試着去做,如果我現在不去做的話,那麼可能再過五年,再過十年,到我三十五歲、四十歲的時候.......

第一還有沒有這麼好的機遇,做一件自己又熱愛又擅長的事情,然後正好大家都在一個風口上的事情。

第二即使能夠找到這樣一件事情,那我還有沒有勇氣,在我還沒有看到一個鋪好的紅毯在那的時候,有沒有勇氣去摸爬滾打去做。”

幸運的是,趙君瀟的身邊有很多支持她的家人。

處理好自己的事才能更好的解決別人的事

在升級爲媽媽這一角色的過程中,家人的支持與愛護,讓趙君瀟的轉變過程變得輕鬆很多。

她做了五個月的全職媽媽。

在帶暖暖的時候,家裏的老人和暖爸都付出了很多。在她的心中,爸爸的轉變是離不開媽媽的鼓勵的。很多媽媽看到爸爸在育兒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就喜歡自己以一己之力,全部包辦下來所有的事,其實這並不是爸爸不想要參與到育兒的過程中,而是媽媽的不信任將爸爸拒之於門外

趙君瀟在產後六個月就上班了。

由於做諮詢顧問需要到客戶的所在地進行溝通,所以她的日常工作就像是“打遊擊”一樣,常常要飛去不同的地方。

以前沒有孩子的時候,這種“空中飛人”的生活想來還是挺刺激的,但是現在有了寶寶,這種頻繁的出差導致暖暖到了兩歲的時候,已經坐了30多次飛機了。

由於趙君瀟一直堅持母乳餵養到暖暖兩歲,所以不論出差去到哪個城市,都會帶着暖暖和暖暖姥姥一起,在暖暖兩歲這一年,她們在酒店裏待了差不多有二百多天的時間。

高強度的出差適合一個女強人,但是卻不適合一個媽媽,所以這也是導致趙君瀟辭職的一個很重要的導火索。

成功是結果,並不是出發點

在趙君瀟剛剛辭職的那段日子裏,每一天的日子幾乎都是在家中度過的,哪怕是在工作,也需要坐在家中的電腦前,不斷地敲着鍵盤。

用她自己的話來說,那一段時間過得真的太“不精緻”了。不再爲了出門而化妝、打扮,每天素面朝天,把頭髮一盤,就倚在電腦前面不停地碼字,這就是她創業初期的日常生活。

除了生活上過得更“糙”了,趙君瀟在精神上也受到了來自其他方面的質疑。

在參加北大同學聚會的時候,大家對於她目前所從事的事情提出了很多的質疑,這種無商業模式,並且“無利可圖”的事情,真的是值得一個高知女性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爲之付出嗎?

面對着大家的質疑,趙君瀟並沒有自我懷疑,在她的心中,一件事情只要做到了極致,那麼它就是成功的。而我們常常說出的成功一詞,指的是一個結果,並不是出發點。

在事業初期,沒有獲得任何收益的時候,對於趙君瀟來說,支持着自己走下去的動力,就是熱愛。有了熱愛,纔會堅持,纔會讓人獲得一種在掙錢之外的成就感。就憑藉着對於這份事業的熱愛,才讓趙君瀟獲得今天的成就。

最“接地氣”的高知媽媽

趙君瀟從小就喜歡寫文章,年少時的她,最喜歡的就是用一些辭藻華麗的語句,來堆砌出自己對於生活的感悟。但是,在新媒體時代,華麗的語言已經過時了,那並不是我們此時所處的這個時代最爲需要的東西。

對於正在進行新媒體創作的人來說,“說人話”纔是大家需要做的事情。比起無病呻吟、廢話連篇的文章,越簡單、又有邏輯性的文章更容易讓媽媽們接受,對於媽媽們來說,看文章就是一個“取經”的過程,很多人可能正面臨着一些困難與困擾,所以能夠樸實地爲大家解決問題,才能真正的幫到有需要的媽媽。

目前,暖暖媽的公衆號已經有了近二百萬的粉絲,對於趙君瀟來說,能夠靠一己之力,改變一百多萬個家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這樣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在聊天的過程中,趙君瀟說出的話語,讓人驚詫於她的直白,在我們的眼中,她並不像是一個商人,反而更像是一個在育兒道路上的過來人,用着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給正在遭遇困境的人一些指引。

在趙君瀟的團隊中,有一半的人都是媽媽,而她所做出的所有團購都是由自己的團隊親自使用測評過的,不僅如此,在趙君瀟的公司中,我們還可以看到劍橋大學的生物學博士,以及北師大的化學博士等精英人才

對於自己團隊的定位,她給出了一個很好的解釋:“因爲我們不想走一個網紅的路子,我們真的希望做一個專家的路子,我們有各行各業的專家,然後一起來評測這個產品,然後挑出我們覺得最好的。”

好媽媽不如懶媽媽

在傾注心血於創業的過程中,趙君瀟也沒有忘記自己最爲主要的身份,那就是媽媽。

在她的育兒理念中,一直信奉着這樣一句話:“好媽媽還不如懶媽媽。

很多媽媽由於擔心孩子的安全或者是衛生等問題,導致很多事情都要替孩子包辦,其實,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在趙君瀟哄暖暖的時候,真的是將“懶”字信奉到了一定份兒上,孩子喜歡爬,那就讓她在地上爬;孩子要自己喫飯,那就把勺子給孩子讓她自己喫。正是因爲趙君瀟的這種“懶”,讓孩子體會到了更多在成長中的樂趣。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越糾結越累!”只要將孩子的安全問題處理好,那麼讓孩子去盡情體會,反而會讓她們變得更快樂。

在趙君瀟的育兒之路上,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像所有的媽媽一樣,暖媽也遭遇到了與老人產生分歧的時刻。

在面對着與老人理念不同的這個問題時,她一直信奉着這樣一句話:“大家的出發點都是好的!”所以在遇到老人們固執己見的時候,就需要媽媽們多做一些溝通,用理論來作爲依據,才能更好的說服老人們。

是真實的人,敞開心扉分享自我

在趙君瀟的育兒過程中,並不是如有神助般的順利,在她跟大家分享過很多關於孩子牙齒的護理問題後,暖暖的牙齒竟然出現了四個洞,而面對着自己遇到的這種問題,她並沒有遮掩,反而是跟大家分享開來,人無完人。

雖然在公衆號上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育兒的知識,但是她也是一個真實的人,是一個會因爲自己犯錯而懊惱、因爲被人質疑敢於辯論的活生生的人。

敢於做一個真實的人,是因爲真實的世界中更有溫度,而這溫暖,更多的來自於孩子的關心。

趙君瀟和我們分享了一件在她的印象中,最爲深刻的小事。

在暖暖哭泣的時候,她總是說:“別哭了,沒事啦!”如果碰到了心情不好的事情,也會對着暖暖大吼。

有一次,由於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壓力與問題,趙君瀟的心情特別不好,回家之後,暖暖問媽媽:

“媽媽,你怎麼了?”

“媽媽的心情不好!”

“沒事媽媽,你哭吧,我抱着你!”

孩子的一番話就像是一束陽光一樣,照亮了趙君瀟疲憊的心靈,這也讓她更清楚的知道,孩子比我們想象中的更愛我們!

旅行的目的不是“集郵”,重要的是享受當下

在暖暖五個月大的時候,趙君瀟就已經開始帶着孩子到處遊玩了,對帶着一個小寶寶出行這件事,很多的媽媽都會提出質疑:這樣麻煩又不會給孩子留下什麼記憶的事情,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其實,旅行的意義在於享受當下。

一開始,趙君瀟決定帶着孩子一起去旅行,並不是因爲什麼聽起來很了不起,只是因爲她和暖爸從前就很喜歡旅行,夫妻二人並不想因爲有了孩子而讓自己的生活發生什麼改變,又不想和孩子分離,所以就帶着孩子出門了。

當他們真正的帶着孩子出門後,才發現,其實享受當下對於孩子來說,真的是有很多好處。在帶着孩子旅行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未知的問題,而未知正是旅行的意義。

在旅行的過程中,每遇到一次問題,那麼就會讓孩子多一次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養成孩子多元化的世界觀,這樣在數年之後,孩子纔不會長成一個狹隘的人。

在旅行中遇到的種種問題裏,最讓趙君瀟難忘的就是暖暖在泰國時出現的一次發燒,當時一家人的計劃是打算去到另一個城市的,可是孩子突然發燒了,夫妻倆只好帶着孩子去看醫生,並且他們需要找到一家可以講英語的醫院,才能更好的讓趙君瀟和醫生去溝通,雖然這件事是一個突發事件,但是所幸最後圓滿解決了。

對於她來說,這次的狀況就是一次特別寶貴的經歷,在遇到這種突發的問題時,比起手忙腳亂,更重要的就是解決問題。所以不要小瞧每一次的體驗,都有可能成爲自己記憶長河中最爲閃亮而特別的一個存在。

“快樂的普通人”是個悖論

暖暖目前已經是一個小學生了,而趙君瀟現階段的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輔導孩子的功課。

當我們問起孩子是否參加輔導班的時候,她坦言,暖暖還真的是挺“忙”的。

對於趙君瀟來說,爲孩子選擇輔導班這件事,她有着自己的看法:不去考慮有沒有用,首先要考慮的是能否鍛鍊孩子的能力,以及能否讓孩子產生興趣。

“任何一件事情,當你在淺嘗輒止的時候,它一定是快樂的,但是稍微想把這種淺嘗輒止往這種專業性上邁出一小步,它馬上就會進入到一個不舒適區。

這是一定的,沒有一種堅持努力一定是特別快樂的,到底要不要堅持下去,我覺得這個取決於說孩子是不是擅長,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和潛能,這個其實是能看出來的。

如果是她不擅長的,那真的是沒辦法了。

如果她有這方面的潛能,我覺得是可以給孩子一定的壓力,然後讓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去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愛好

教育的本質不是說是讓孩子去嘗試這個,嘗試那個,然後在她累的時候讓她放棄,而是說我們要幫助孩子找到苦中作樂的方式,引導孩子在這種苦當中去體會到更高級的快樂。”

現在很多家長都會說,不想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希望孩子能夠成爲一個“快樂的普通人”,可是,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句悖論

如果一個人想快樂,那麼他一定是需要衣食無憂的,而這種物質上的生活卻需要更多的前期準備才能獲得,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孩子真的願意這樣嗎?

趙君瀟最爲打動我的一番話是這樣說的:

“我們可以讓孩子去快樂,但是我們不能放任,不能不作爲,我們去給她創造好的教育資源,然後去引導她一些好的教育方式,去引導她的內心,發現自己真正的渴望、夢想,以及爲了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這不是在爲孩子未來的人生做選擇,而是幫助孩子在她長大了以後有選擇的權利做準備,不然她以後就只能被人生選擇。”

北大不會有遺憾,會爲我驕傲

在趙君瀟盡心在做公衆號的這幾年,曾經有過兩條留言對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其中一個就是一個小鎮上的媽媽給她留言說,看到了暖媽的分享後,感覺是給自己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在這個略有閉塞的鎮子上,很多的媽媽都會認真的將暖媽的分享打印出來,做成筆記,並且定期的去開討論會。

當看到這個媽媽的留言後,趙君瀟真的是很感動,她沒有想到,自己的言論真的可以影響到這麼多的媽媽。

當然還有另一則留言對於趙君瀟的觸動也是很大的,有人問她:你接受過這麼好的教育後,選擇了成爲一個全職媽媽,其實是在浪費了教育資源,你難道就不會有遺憾嗎?

在看到了這個反饋後,趙君瀟心裏的觸動也是很大的,她經過了一番深刻的反思。

“是啊,成爲一個企業高管,其實是很多人的夢想,外表如此光鮮,也能給社會創造很多的經濟價值,這麼看來這個選擇似乎真的是有些偏頗。但是目前所從事的事業是與教育有關聯的,並不是用經濟價值可以來衡量的。

能夠以一己之力改變很多個家庭,自己一點也不遺憾,相信北大也不會爲自己而感到遺憾,反而是會感到自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