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3 13:29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針對某平面媒體今以「韓國瑜戳破陳菊高雄治理神話」為題發表社論,高雄市政府加以駁斥,並細數亞洲新灣區建設成果,強烈質疑國民黨中央執政時,究竟為高雄做了什麼?市府也強調,陳菊市長任內承接原縣市既有債務,但還的債比舉借數還多,若批評者觀點有失平衡,實在不太厚道。

高市府指出,批評高雄的人總是要把高雄港扯進來,平面媒體社論提到高雄港貨櫃吞吐量國際排名從2009年至今掉了2名,姑且不論這個數字意義,高市府只質疑,國民黨中央執政59年來,究竟為高雄港做了什麼?

市府強調,相對於華邦電投資高雄3350億在今日動土,吳敦義曾推動的高雄海空經貿城2632億卻跳票,這個計畫在民進黨中央執政時覈定了計畫經費,但馬政府執政後就再沒覈定過任何計畫,甚至下臺前5年再也沒開過半次會。

市府並細數亞洲新灣區各項重大公共建設,其中市立圖書總館是高市府自建,海洋流行音樂中心、高雄展覽館和港埠旅運中心則是民進黨中央執政時期定案或規劃,卻在國民黨再次執政後,不是變更就是拖延,成為市府推動市港合一、港灣再造的最大阻力。

市府進一步指出,國民黨中央二度執政時倉促推動縣市合併,陳菊市長3屆任內還債1208億、舉借1037億,更承接原高雄縣市共1380億債務,批評者從來不提還的比借的更多,實在有失公允。

而舉借的高峯期之所以落在縣市合併後,也是為弭平縣市間基礎建設落差,以落實施政理念,若不是國民黨說縣市合併後補助不變的承諾跳票,導致補助款短缺818億,陳菊市長幾乎不用舉債建設。

  • 高雄市政府反駁某媒體社論內容,並細數亞洲灣區成果證明民進黨努力建設高雄。(高市府提供)

    高雄市政府反駁某媒體社論內容,並細數亞洲灣區成果證明民進黨努力建設高雄。(高市府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