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孟宸

1945年投降的德國滿目瘡痍。魯爾區作爲德國工業的心臟和最重要的武器生產地,在戰爭期間遭到了盟軍的“重點照顧”:無休止的戰略轟炸讓魯爾只剩下一片廢墟,而英國人爲德國水壩專門創造的“跳彈攻擊”,基本將魯爾地區的水力發電設施和水壩全面摧毀。

但是另一方面,魯爾又具備當年德國其他區域所不具備的可怕力量。納粹政權和德國國防軍崩潰以後,德國各地陷入了混亂。不過在凋敝荒涼的街面之下,壟斷資本帝國的組織體系仍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大資本家最初試圖與盟國佔領當局討價還價,希望能夠將納粹掌權時代的“往事”一筆勾銷。

可惜,德國大資產階級碰上了最善於玩政治的英國人。在盟國對德國分區管理體系下,英國人在美國的支持下擊敗了試圖復仇的法國人,掌握了魯爾。眼看德國壟斷資本試圖掙扎,英國人立刻祭出自己最擅長的分化戰術,首先逼迫德國鋼鐵煤炭工業企業進行拆分,將保證能源供應所需的煤炭工業統歸北德意志煤炭管理機構NGCC掌握。

不甘失敗的德國人最初準備與英國人鬥法,他們破壞煤礦生產,1945年魯爾區僅僅生產了3500萬噸煤炭,甚至不如1890年的煤炭產量(3550萬噸),僅爲1936年產量(1.36億噸)的25%。

魯爾硬煤大量減產對德國乃至西歐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能源領域。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德國的化學家開始利用魯爾硬煤生產汽油、脂肪、合成橡膠甚至人造黃油,在20世紀30年代硬煤和褐煤供應保證魯爾地區的工廠,提供了德國一半以上的航空燃料。因此如果盟軍不能保證魯爾地區向西歐源源不斷提供足夠的煤炭,百廢待興的歐洲無法走向重新工業化的復興之路。

氣急敗壞的英國人直接照搬了納粹政權在魯爾建立的“帝國煤炭協會”,建立了以行政權力甚至是武力爲基礎的“魯爾區煤炭銷售中心”。1945年12月22日,英國人宣佈整個魯爾的煤炭生產必須完全受控於北德意志煤炭管理機構,隨後在1947年8月10日,魯爾鋼鐵工業的產銷也被英國人完全控制。

1948年12月,英、美、法、比、荷、盧六國在倫敦會議上決定成立“國際魯爾管理局”(IRA),在盟國佔領區建立起的新德國政府在IRA聯席會議中擁有1/5席位,但實際上只能坐視盟國每年從魯爾區掠奪2500萬噸煤炭。更讓德國人無法忍受的是,國際魯爾管理局有意識壓低魯爾區煤炭出口價格,直接導致德國外匯儲備不足和能源供應緊張的雙重危機。

最後讓德國人解脫的關鍵是英美矛盾以及冷戰加劇。英國工黨政府戰後對本國煤炭和鋼鐵工業進行了國有化改造,因此英國佔領當局也希望摧毀德國大資本家在魯爾建立的壟斷局面。但是美國方面卻希望在魯爾的煤炭和鋼鐵工業中引入有效的價格競爭機制。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都不允許英國人主導魯爾的未來。

1951年4月,《歐洲煤鋼聯營共同條約》正式簽訂,1952年負責制定煤炭和鋼鐵領域結構性政策並監督實施的煤鋼聯合共同體高級局正式成立。1957年3月25日,《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正式簽訂,歐洲原子能共同體隨之成立。但這些歐洲聯合條約卻對魯爾區的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

相關條約禁止德國政府在煤鋼聯營共同體高級局許可前對陷入困境的魯爾煤炭企業施以援手。最終這些問題在1957年開始集中爆發。1957年和1958年的暖冬使得煤炭銷售極不景氣。更可怕的是,魯爾乃至整個歐洲的能源市場此時都陷入了飽和甚至過剩的狀態。

結果1957年12月西德的煤炭企業宣佈提高煤炭價格,隨之而來是因爲蘇伊士運河戰爭短暫斷供的美國煤炭、石油的降價潮,西歐的工業和民衆因此開始集體轉向石油能源,或者直接購買價格更低的美國煤炭。著名的1957年煤炭危機正式爆發。

煤炭銷售量快速下降,直接導致魯爾5個煤礦的16000多名工人在1958年2月22日展開自發性停工,希望藉此抵消產能過剩問題,但停工並不能扭轉1958年因爲鋼產量下降導致焦炭使用量降低100萬噸以及暖冬帶來的煤炭銷售淡季影響。

魯爾人和德國的政治家逐漸明白,煤炭危機已經不再是一個週期性問題,相反新技術和新能源帶來的革命已經準備徹底埋葬魯爾煤炭的黃金時代。德國鐵路通過電氣化改造將能耗降低了一半,在尚未電氣化的路段,柴油機車也將蒸汽機老爺車打入了冷宮。德國的鋼鐵工業同樣在進行全面技術升級,1955年以前,冶煉一噸生鐵需要950千克焦炭,到1972年只需要486千克。

魯爾的煤炭工業已經到了謝幕之時。更重要的是,隨着煤炭對魯爾工業的影響日漸下降,以往被高收益掩蓋的污染問題日益受到民衆和政府的重視。

埃森關稅同盟煤礦工業區 12 號礦井

該內容爲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