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之前的這個暑假,我決定先利用網路上各大學的開放式課程來了解自己的性向。

畢竟大學的課程與大學前我們受到的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舉例來說:國文課不再只是針對古文作翻譯、字義的解析,而是以專題的方式帶領我們了解一個主題,針對這個主題從時代背景、角色歷程等一一剖析,讓我們對知識能有更立體的認知,而非只是片面的理解。而專題式的學習相較片面且廣泛的學習,在單一領域上花的時間較多。要在有限的時間裡培養出什麼樣的自己,是大學四年中重要的課題,也會反映出四年後的你會在哪個領域大放異彩,這就是選課的重要性。

 

基於上述原因,我選了台大OCW的幾門課程,來作為我未來選課的參考。其中一門課,便是台大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的【孔子:社會學的研究】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其實還沒上完孫教授的課,大概只上了1/4而已。但因為前面幾堂課給我的震撼早已超出我對這堂課的期待,便迫不及待想與大家分享這門課的心得。希望無論是對孔子有興趣、對社會學有興趣、甚至是反孔子的人都可以來聽看看這門網路上就聽得到的免費課程。

孫中興教授,我相信對有在研讀社會學領域的人來說一定不陌生;對社會學不熟悉的人也無妨,只要你常逛書店,對他的著作也一定不陌生,像是《學著,好好愛》以及《學著,好好分》這兩本書,在出版時都榮登各大排行榜的前十名。

getImage (1).jpg

getImage.jpg

是不是有:「啊!原來是這本書的作者啊!」的感覺呢?

孫教授講課的方式非常有趣,除了會時不時插入笑話,對於時事的見解也很獨特,給人老頑童的感覺。而在進入主題之前,會先整理這門課會用到的相關理論給大家認識,之後聽課就能更得心應手。唯一的缺點就是,有時候講題外話的時間會太多,導致講義內容講不完,此時就要靠各位同學回家自己再複習了!

 

介紹完教授,便是本篇文章的主題:這門課帶給了我什麼?

我原本對這門課的期待是:能同時理解社會學在學些什麼、以及孫教授對於孔教的不同見解。而或許因為是社會學的初學者,我從來沒想過社會學與我們的生活是如此息息相關,也間接拉近了現代人與孔子的關係。在這門課中,孫教授最常講的話是:「其實孔子離我們沒那麼遠的!」

 

從第一堂課他就提出了對傳統很不一樣的見解:為什麼祭祀孔子一定要跳八佾舞呢?為什麼不能融入現代化元素,跳個Hip-pop呢?這個問題就先打破了我們一般人對傳統的認知。為什麼可以?這是我們會問的問題。祭祀孔子不就是要跳八佾舞嗎?以前人就這樣傳下來了,我們可以任意改變嗎?孔子不會生氣嗎?

 

對於這些問題,孫教授深不以為然。他提到:你們真的理解八佾舞的意義嗎?你們知道哪個舞步分別代表著什麼意涵嗎?如果不知道,那跳的意義在哪裡?在給孔子看嗎?

首先,這就違背了孔子教學意在實用的目的了。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熟讀師三百篇,給他政治任務,不能順利完成;派他出使外國,不能獨當一面;這樣書讀得再多,又有什麼用處呢?)此篇,孔子注重的是將知識的「輸出」,然而,連知識都不能完全理解的人,直接盲目地輸出知識,這難道是孔子樂見的嗎?

其次,孔子從來不是一個固守形式的人。如同台大哲學系傅佩榮教授在他的著作《四大聖哲》中提到:「孔子所宣教的,並非模仿古代,而是再度實踐永恆的真理。他研究古代,只是因為永恆的觀念在古代明顯可辨。」言下之意,便是孔子注重的並非形式,而是形式背後所表達的意涵。連意涵都不了解的我們,跳八佾舞豈不是違背孔子的理念嗎?

最後,孫教授提到:讓孔老先生知道這個世界發展成什麼樣子了,難道不好嗎?孔子也是需要與時俱進的呀!這也與我們對傳統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與時俱進?能把這樣的詞語孔子連結上的,恐怕只有孫中興教授吧!(笑)

 

當然,對於要不要跳八佾舞,我也有自己的見解。同樣以孔子的觀點去看,我認為他還是會希望八佾舞繼續存在的。其根據在論語八佾第三(十七)這篇。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子貢曾想廢棄告朔之禮所供的活羊,孔子說:「賜啊!你捨不得那隻羊,我捨不得那種禮。」)孔子之所以會不贊同子貢的做法,是因為他認為有了餼羊,告朔之禮就有恢復的希望,政事就容易上軌道。反之,連餼羊也廢了,告朔之禮就漸漸不知,各自為政,國家豈能不亂?所以我想,對於八佾舞,孔子也會希望即使是有名無實,至少人們還記得有這個隆重的儀式,興許還有喚起傳統在人們記憶中的希望。

 

雖然對於八佾舞,我與孫教授的看法有些不同。但是孫教授的課仍給了我許多收穫,讓我在看孔子時能從更多不同的觀點去切入,這是我之前從未嘗試過的;這門課也拉近了我與孔子的距離,讓我相信:許多傳統理論其實是可以變得實用的,而非教科書上的死知識。

期待上完整門課後,我除了對孔子更加認識,還能有不同於一般人的見解。而目前的我有一項計畫,就是將這堂課對孔子與眾不同的觀點,繪製成漫畫,讓更多人能感受到:孔子離我們真的不太遠的!

 

圖片來源:http://search.books.com.tw/search/query/cat/all/key/%E5%AD%AB%E4%B8%AD%E8%88%88/adv_author/1

論語翻譯參考書目:雅士培-四大聖哲(譯:傅佩榮教授)

告朔之羊翻譯來源:http://www.minlun.org.tw/3pt/3pt-2-5/3-17.ht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