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mage.jpg

 

本書作者──劉若凡,這個在一九九五年教育動盪的年代下接受了體制外教育的懵懂女孩,透過自身經驗與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反思,精闢分析實驗教育從八Ο年代到現代的變遷過程。從時代背景如何造就出一群反「體制內教育」的英雄們,到創立「體制外」學校、思考如何落實學生自治、理想與現實的差異、對教育的反思等,作者用生動的文筆,以夾敘夾議的方式在敘事與分析的過程中不斷地提問、提醒我們何謂教育?全人中學想要帶給我們甚麼樣的省思?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敘寫教育理想因敵不過現實而逐漸崩壞的過程

我想,有志投入教育領域的我們,在心中都有一處教育烏托邦,那裡也許有完全平等的師生關係、以學生為主體的適性課程、具有實質權力的學生自治會等,抑或是集所有理想於一身的──全人中學。然而,無論理想多麼美好,那始終是一處桃花源;能供避世,人卻無法永遠與世隔絕。如同被作者形容為攣生兄弟的「體制外」與「體制內」教育,看似對立卻終究會交於一點,那一點便是「社會」。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大家永遠只說做自己,卻沒有人告訴我們,你要做的是哪種自己?當你說著做自己的時候,那個自己又是甚麼?其實,大家只是想要一個能被社會認同的自己。你要勇於突出,但你的突出最終必須得到社會承認。

體制內升學主義的教育也好、體制外人文主義的教育也罷,最終都要在出社會的那一刻接受現實的考驗。而我們不得不承認,體制外教育在當年的臺灣社會是何等不堪一擊。

這是很殘酷的長期的升學主義影響著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尤其在那個剛解嚴不久的年代,比現在更甚的填鴨式教育、學生一窩蜂進補習班的「盛況」等,每位家長連帶至每個學生,都擠破頭想進一流大學的窄門。當大多數學生為了升學而夜夜囊螢照書,全人中學的學生卻還大部分不願意進教室上課;「人即目的」的教育理念固然完美,卻顯然不為社會所承認。

 

 

But,就是這個But這並不代表全人中學的教育理念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相反地,它的存在讓我們了解到體制內教育的不足之處,就如同一面鏡子,在我們走入迷途時提醒著我們何謂教育的核心價值?甚至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下,無可避免的混齡教學也要借實驗教育的經驗做為參考。但最重要的是,全人中學創立的成功給了理想主義的教育家們、對體制內教育感到失望的師生們一線生機。

它是那樣確確實實地存在到現在。即便路途艱難,仍在這個動盪的教育藍海中載浮載沉;它是那樣確確實實地影響著體制內教育。從最初的政府判定全人中學為違法學校,到今天的實驗三法三讀通過,國內至今已有數百間實驗學校以不同的辦學方式在經營著,這全都要歸功於全人中學,它賦予了教育另一種可能。

 

 

如果你想知道,當學生擁有完全的受教「自主權」,教育如何可能?請翻開這本書;如果你想知道,當學生擁有創造與打破規範的權力時,自律如何可能?請翻開這本書;如果你想知道,快樂、多元的學習與艱深的專業知識如何並存,請翻開這本書;如果你想見證,完全平等的師生關係如何存在,請翻開這本書......。

隨著一間間實驗學校的設立,以及越來越多的學生願意選擇體制外學校就讀(數據顯示就讀實驗學校的學生佔全體學生的千分之六)顯示不一樣的教育路正逐漸受到重視。套句作者說的,全人從一九九五年至今,已經走了二十年,剩下的部分,則留待下一個世代來定義。無論你是基於甚麼原因翻開這本書,共勉之!願臺灣有朝一日可以將教育烏托邦轉為現實,讓學生們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