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傳聞中身價高企的社羣,一段雲遮霧繞的個人投資神話,一篇即將落幕的時代淘金傳奇。

歐十億

千人會場座無虛席,舞臺左側的消防通道上也密密麻麻綴滿了人,而在侷促的前後排座椅空隙裏,還塞着幾個席地而睡的孩子。

會場外,十餘個神情激動、口中嚷着“準時到爲什麼不能入場”“我有票,讓我進去聽”的參會者正被黑衣的酒店保安強硬攔下。

在深圳福田區一家酒店的宴會廳,這場名爲“重倉下一個‘深圳’神話”的財富宣講會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房產投資客。

歐成效踏着串場短片的音樂尾聲走上舞臺,背後的LED屏幕上“歐十億”“水庫論壇創始人”“樓市神話”之類的字眼在視頻特效的加持下,更顯炫目。

不像其他嘉賓那樣西服筆挺,這個高個中年男人只着簡單的襯衫長褲,淺灰色襯衣上還爬着不少褶皺,他簡單環視了一下場內,握着話筒不緊不慢問道:“現場多少人覺得自己能賺到一個億,請舉手?”

語落瞬間,臺下馬上有數十雙手高高舉了起來。

“大家都很有信心啊,但是我告訴你們,這個機率是非常微小的。”歐成效搖了搖左手握着的激光筆,身後的屏幕上閃現了兩個關鍵字:格局。

“你們在職場辛苦跪舔上司,最多加1000塊錢的工資、評個三好員工,你是永遠不可能發財的。那麼有人就問,‘老師你是研究房地產的,我們買樓買房子,可不可以爆富賺一個小目標?’大家心裏都有期待,想說Yes,但其實這個答案也是No。因爲什麼?格局!”歐成效在臺上補充道。幾百部手機被舉過頭頂,人們爭先恐後用影像記錄下了此刻。

這是我第四次見到歐成效,這個在房圈被數十萬粉絲推崇備至,掌握極高的資金騰挪術,網傳僅憑藉個人投資便坐享樓市十億身家的“歐神”。

金錢和房子似乎是歐成效嘴裏永遠的話題焦點,眼前的熱鬧圖景讓我突然想起與他的初次會面,是在北京望京的一家意大利餐廳。

“我25歲就賺到了1000萬,你知道1000萬是什麼概念嗎?”握着刀叉的歐成效眼神銳利,卻語氣和緩。

“唔……不太知道,我沒有1000萬。”

“十六年前的1000萬不是今天的1000萬,大多數人拿到這筆錢就馬上不上班了,而我,用兩年的時間,讓它變成了2000萬。”

2009年,上海外環房價直逼兩萬,當年7月,上海電視臺首播了電視劇《蝸居》,這部講述“房奴”和“小三”的都市劇很快火遍全國,引發了社會對高房價問題的廣泛關注,而此時,歐成效手中已經握有20套上海房產,他初步估算,自己的賬面資產回報已經達到一個億……

上海往事

歐成效祖籍福建,長於上海,他的房產投資故事也開篇於這座曾經的“遠東第一城”,他的財富之路,正是中國樓市的黃金車輪轟隆前行時壓出的一道轍印。

1998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一紙文件廢除了延續數十年的福利分房制度,中國住房市場化改革大幕開啓,那支將與十數億中國人未來生活深度糾纏的“房價穿雲箭”就此射出。

同年,上海出臺了爲期五年的“購房退稅”政策,鼓勵市民入場購房,刺激消費,在當時的上海,外地人購房即可獲得“藍印戶口”,經過一段時期便可轉爲正式戶口。

2001年冬,與家人不睦、孤身南下廣州發展的歐成效辭職返滬。爲了替初戀女友解決500塊的定房意向金退款問題,歐成效兩赴上海莘莊,又一路看過了蓮浦府邸、櫻園、好世鳳凰苑、地鐵明珠苑、衆衆家園等樓盤……看到最後,退錢的事不了了之,他自己對樓市的興趣卻冒了出來。

“好像就是一頭羊突然之間進入了呼倫貝爾大草原,你看到滿世界都是草。千萬人被大漠阻隔,掙扎在貧瘠的職場,

只有探險者穿越了沙漠,跨越高山、邁過草原,打開了新天地。”“世界500強”快消品公司管培生的經歷,催發了歐成效的高敏市場洞察力,復旦大學物理系畢業的教育背景,又讓他更習慣多維探知事情本質。綜合分析多處信息後,歐成效判斷,上海房地產市場蘊含着巨大套利機會——內外環樓盤價格體系混亂,廣大居民尚未對商品房的合理價值產生認知。

同時,歐成效發現,這一行高企的入場門檻也阻礙了大多數競爭者,“玩房子的門檻比股票高不是一點點,買一套房子都要幾百萬,很多人一輩子買一套就非常辛苦了,如果要總結出買房子的手法技巧的話,至少得買個七八套纔有一點點經驗。那麼你說買七八套房子門檻得多高?”

房產投資這片廣袤藍海,正浩瀚磅礴地展露在誤入的探險者眼前。

2002年6月,花了三個月時間看盤,24歲的歐成效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套房,浦西江景房,成交價5700元/平米,往東,同一緯度線上串着彼時的“上海第一豪宅”——世貿濱江,掛牌價爲18500元/平米。

2003年,和初戀女友分手的歐成效,已經習慣於帶着安全帽穿梭在各大未竣工的樓盤之間,坐着工地的電梯去看灌漿造房子,他還和執着股市投資的國企高管父親拍桌大吵五個小時,堅持要將家中所有的閒餘資金投入樓市。

2009年,上海外環房價直逼兩萬,當年7月,上海電視臺首播了電視劇《蝸居》,這部講述“房奴”和“小三”的都市劇很快火遍全國,引發了社會對高房價問題的廣泛關注,而此時,歐成效手中已經握有20套上海房產,他初步估算,自己的賬面資產回報已經達到一個億……

如若順利,故事按照這樣的單一軸線發展,十餘年後,歐成效最多隻能是一個拿着房產證打撲克牌的滬上土豪,真正推動他走至臺前登頂封神的,是另一條並行軸線上延伸的劇情——一個房產網紅的勵志成長故事。

“ 科學尚未普及”

在廣州上了幾年班後,歐成效有了句名言:真正勤奮的人不上班。他感覺職場只是屌絲遊戲,返回上海後便再沒去找過工作,四處看盤、找錢買房和在網上寫文章構成了他的主要生活。

在電話撥號上網的窄帶網絡時代,自投身樓市伊始,歐成效就用“yevon_ou”的ID混跡於各大房產論壇,一爲蒐集樓市情報,二爲抒發自己的買房見解。

2000年後,藉着美國互聯網高科技浪潮的彼岸東風,獲得美元風投的安家網在上海誕生,宏觀經濟環境疊加微觀政策因子,上海房價開始起飛,伴隨價格曲線上下波動而來的,是一場永遠不會停止的“看漲PK看跌”的樓市多空論戰。

安家網很快成爲了全國首屈一指的房產流量網站,其中的論壇板塊發展爲房地產關注者的聚集地,也是樓市“多軍”和“空軍”混戰的主戰場。

歐成效一開始多在天涯論壇與91facai網發帖,後來漸漸將重心轉移到了安家論壇。當時,全國處於房價暴漲前夜,樓市“多軍”隊伍薄弱,主導市場輿論的是由經濟學家、市場媒體和手中無房的散戶構成的“唱空”力量。

2003年,清華大學魏傑教授提出了地產寒冬論,稱房地產存在泡沫,並判斷中國房地產即將雪崩。他甚至放言:“如果樓市不崩盤,我就去跳樓。”

一年後,上海樓市如日中天,曾對亞洲金融危機有精準預測的華爾街投行分析師謝國忠又在2004年10月發文,一篇《有史以來最大的地產泡沫將在近期破裂》在中國各界掀起了滔天巨浪。

就連房地產商萬科集團的時任董事長王石也在2009年“一腳踩空”,稱房價連續上漲是不可能的。

雖然事實上房價一路上揚,但“樓市即將崩盤”始終是當時市場的主流聲音,而安家論壇的版主,也以樓市“空軍”爲主。

“在當年的安家,樓市多頭真不多,我很喜歡論戰,雖然可以舌戰羣儒,但畢竟空方人多啊。眼看獨木難支的時候,來了個人,yevon_ou。他的習慣就是來發篇文章就走,來無影去無蹤,簽名欄很酷‘科學尚未普及’。”“地圖”,安家論壇的元老級網友,曾撰文回顧早年的上海房產論壇生態,在他的故事裏,“多軍”之一的歐成效是個異類。

安家上海老網友“夜雨滂沱”(以下簡稱夜雨)也記得那段過往:“安家的論壇版主是有一定權限的,可以封帖刪帖,當時yevon_ou是被打壓得最厲害的,他只要一露頭,基本上就給人‘咔嚓’,刪刪刪,因爲他上來不跟你多廢話,看見什麼人,他就送兩字套餐,罵人傻逼。”

這段被頻繁刪帖的日子,是歐成效的灰色記憶,直到今天,說起那段經歷,他依舊有些咬牙切齒:“他們把我ID封了,我能不生氣嘛!我再怎麼也是一個大V。”

“多軍”們囤房不少、家境也頗爲富裕,但在網上總被罵成篩子,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一衆人等格外團結,還常在線下聚會交流情報,大家看歐成效苦悶,就幫着出主意,慫恿他獨立出安家論壇,自建輿論陣地。

2012年10月,歐成效主導的水庫論壇成立,奉行自由主義精神,將不刪帖,不封ID的“水庫憲章”置頂,還施行首創的民選版主和制衡版主並行制,那句“科學尚未普及”成爲了新論壇的宗旨。

水庫論壇在啓動期就引來了一批“多軍”入駐,其中就有烏鴉09、藍色水庫、地圖、Liyang_BB、小天天、夜雨滂沱、Chenzq55和陸主席等人,這其中不乏日後身家輕鬆上億的房圈大神。

水庫論壇就此誕生,這也正是日後全國房圈頭部社羣——水庫生態圈的雛形。

封神

水庫論壇建成後,註冊用戶增長緩慢,並未如歐成效在線下聚會時暢想的那樣,一躍成爲人氣爆棚的一線論壇,只能算是上海房圈的小部分“多軍”聚集地。

但這沒能影響歐成效在水庫發帖的積極性,之前被刪帖打壓的經歷持續刺激着他高頻輸出新文章,他還把一些水庫論壇裏其他版主發佈的“乾貨”補充完善,聚合成一個完整的“水庫理論體系”。

2016年,在整體貨幣寬鬆的環境下“去庫存”政策實施,加之年前A股市場表現疲軟,遊資缺乏出口,春節之後大量熱錢涌入房地產行業,全國房價出現爆炸性增長,樓市交易一時間量價齊飛。

北京二手房交易量當年高達27萬套,創歷史之最,而上海房價則拉出了13個月持續上漲的大陽線,綜合漲幅達到38%。

這一輪暴漲將無數人尋求財富增值的目光吸引到了樓市中來,這一次,從BBS時代一直寫到微信公衆號時代的歐成效抓住了機會,徹底走到了聚光燈下。

2016年11月27日,由著名奧派經濟學家牽頭成立的人文經濟學會在北京舉行了首期《創富講座》,歐成效是主講嘉賓,進行了一場長達115分鐘的個人演講,其主題是“中產階級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水庫論壇的公衆號之後推送了同名文章,很快成爲爆款。

歐成效的曝光率和粉絲量就如同當時的房價一樣,開始了疾速增長,早年網友贈予他的“歐神”名號,也真正在全國的房產圈子裏傳播開來。

這次演講中,歐成效從“體、用、術”三個層面揭示了水庫理論的邏輯,並得出結論,在當前貨幣超發的通膨環境下,中產階級基本上無法守住現有財富,更遑論成爲富人,逃離絕境的最佳方式不是存錢和炒股,而是追求大槓桿的負債式發展,構建“以房貸爲中心的資產組合包”。

實際上,在完整的水庫理論中,將買房的步驟分成了兩大部分,一部分是從市場營銷的角度,解決選房標的問題;另一個重要的部分則是籌資,其核心正是如何持續借到足夠的錢。

林娜是一名四川籍“85後”北漂,2016年初加入水庫論壇,隨後開始學習其中的理論和操作手法,兩年後,僅憑自己在家鄉成都的一套住宅的抵押款,便將手中的房產擴充到三城五處,爲了全款搶購其中一套位於重慶的新盤,身無分文的她在一晚上就籌措到了百餘萬現金。

“我手上一疊信用卡,又拿着個POS機,晚上11點趕去重慶的飛機,飛機還沒起飛的時候就一直在刷,因爲信用卡不能夠一下子刷出來,容易被風控,所以我在去機場路上刷了一會兒,在候機廳的時候也刷,上飛機前還在刷,對着個Excel表,刷完然後再記一下數字。反正最後就湊好了。”林娜通過12張信用卡套現了七十餘萬現金,再通過水庫論壇裏認識的一位從事民間借貸的“張哥”,融來了剩下的四十餘萬。

利用信用卡套現獲取現金的“灰色手法”,只是水庫理論中“術”部分的小小一環,在網友整理的《歐神文集》“築基篇”中,還囊括了零首付購房、貸款精算、資金成本計量、現金流管理和高利貸入門等多種技能的詳解。

林娜稱自己現在“負債累累”,每月30天,至少有20天在籌錢還不同渠道的貸款,不過她說自己並不屬於水庫圈子裏激進的那一派,帶她入水庫論壇的老鄉,在重慶白手起家,通過各種借貸手法,在四年間將自己的倉位從0推高至2000平米——房圈的老玩家不喜歡用套數來形容自己的房產,更習慣用總面積,甚至還建立了“2000平俱樂部”這樣的組織,其中不乏很多“90後”成員。

“他技能很強,能讓他的三姑六婆全部都支持他,幫他辦信用卡、合作房票,我沒那麼多家庭助力。”說起這位已成爲重慶房圈紅人的老鄉,林娜語氣唏噓。

“家裏不支持你?”我問。

“我爸一直不肯買房,也不想貸款,覺得壓力大,他有錢就拿去炒股,能有成都那套房,還得感謝我媽堅持要買。一個家裏拖後腿的總是男人。”

“加入水庫論壇後,什麼感受最深刻?”

“一個是,買房其實很容易,錢真的可以無中生有;另一個是,普通人賺不到錢是有原因的。”林娜答。

買房非下品

哪怕在重慶購置的房產半年後賬面價值翻了近一番,林娜還是無法獲得來自父親的全力支持,搗鼓房產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不務正業,就連所謂的“房圈之神”,同樣也受困於這種約定俗成的眼光。

2018年1月,在自己40歲生日會的現場,歐成效突然宣佈和妻子朱文倩離婚。

這件事引發的輿論風暴刮出了房圈,成了全國大衆茶餘飯後的談資。廣大羣衆突然發現,歐成效居然是風投圈大名鼎鼎的“獨角獸捕手”朱嘯虎的妹夫,後者在兩個月前坐進了中國互聯網圈的頂級飯局烏鎮“東興局”,在資圈一時風頭無二。

在歐成效嘴裏,離婚的原因很簡單,他認爲朱文倩嫁給他不是爲了愛情,日常也並未給予他足夠的尊重。

一篇“10萬+”的自媒體文章《我炒房這麼成功,你憑什麼不尊重我!》,爲這場離婚事件又添了一把火,引發了一場“配與不配”的網絡口水戰。

文章將朱嘯虎也拉進了這場離婚論戰,稱朱家兄妹是來自書香世家、擁有海外學歷、收入極其優渥的投行精英,而歐成效只是一隻賭中地產紅利但內心脆弱的“野生財務自由仁波切”,離婚的核心原因在於雙方階級訴求的不匹配。

對於這種說法,歐成效嗤之以鼻:“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這些人對真正的上流社會一無所知。”

歐成效也出生自書香門第,先人愛國教育家歐元懷在1924年創立大夏大學,是如今華師大一附中的前生。歐氏幾代都從事教育,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世家,家中子弟在古辭、經注方面都有很深造詣。

而2009年和朱文倩結婚前夕,歐成效就稱自己的資產已經接近一個億。

“自媒體小編拿着6000元的月薪,在他們的想象中,文倩的600萬年薪,已經是職場的頂峯,是他們崇拜的偶像,而事實是,年薪600萬,在每年賺一個億的人眼中,什麼也不是。就像老闆和夥計,完全是兩個階層,你能想象這是一個年薪100萬的高管,在差遣年薪6萬的前臺小妹。”在歐成效的價值體系中,自己並不比所謂的職場金領、投行精英低一等。

職業房地產投資人,這是歐成效對自己的定位,在2017年出版的《中產階級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一書中,他用了全書近五分之一的版面,來全面闡述自己的這份工作,並將這個工種定義爲:全中國從事者不超過1000人的最稀缺職業。

但歐成效也在這本書中承認:“職業房地產投資者在過去的年份中賺了很多錢。但幾乎所有圈內的朋友,都有不受家裏人尊重的痛苦,無論是岳丈、丈母孃,還是配偶或清潔工阿姨。”

“大部分人的思維完全是定式的,他們只要講樓市就一定是溫州炒房團,講房地產一定是要‘炒’,以爲你就是買進賣出,甚至要哄擡市價、炒熱樓盤這樣去賺錢,其實房產投資是優化市場、降低房價的。”歐成效覺得整個社會對房地產行業和其從業者都存在太多太多誤解,房地產投資人應該是“中流砥柱,國之棟樑”。

雖然調侃自己的水庫理論是“二流上層武學心法”,但在歐成效心裏,它高於市場上的其他理論太多,甚至在個人綜合能力提升和潛能激發上也大有作用。

“事實上用水庫心法這樣去貸款、放大槓桿,比較激進地買房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從選籌、選地到選板塊,再到看房、模擬歷史資料價格,還要鬥中介、鬥商家,解決房屋的破損、裝修的裂縫……整個流程走下來的話,就等於是獨立完成一個差不多500萬的商業項目。”在歐成效看來房地產投資是一門追求極致的美學,講究的是在100套房產中,用各種縝密指標,挑選出最好的1~2套,這纔是能賺到錢的根本。

“可以這樣說,如果一個人用水庫的方法買過五套房子,他就能出去創業當老闆了。”歐成效最後總結。

“負翁”

曾是水庫元老之一的夜雨卻認爲歐成效的水庫理論破綻重重,他將房圈的投資者分爲兩個流派“融資投機派”和“套保派”,他是後者,而歐成效屬於前者,“融資投機派就是通過借貸錢,我去買入,他認爲未來是有一個確定性的收益在的,雖然水庫文字寫了很多,但大部分的篇幅都是放在瞭如何融資上面,或者說它最擅長的地方就是如何融資,而它的投資出口就一個,房地產。”

水庫理論實行的基礎動因是:中國當前名義貨幣增速過快,致使個人持有的金融資本縮水嚴重,爲防止財富被不斷稀釋,就需要用今天更便宜的錢購買明天更貴的資產,前者是低利率借貸資金,後者則指房產。

夜雨卻覺得“貨幣超發=房價增長”只是一個定性結論,兩者間的傳導渠道還受到各種變量影響,尤其是時間因素,但借貸利息隨時間增長,又屬於必須兌付的剛性成本,整體投資風險就集中在投資者的角度,而水庫理論又主張向父母和周邊親友拆借更低成本的資金,這無疑是將至親捆綁成了“連環船”,一旦樓市增長不如預期,整個家庭乃至家族都將暴露在風險敞口之下。

“融資投資機派其實就是賭博!從yevon_ou的投資哲學角度來說的話,他就是在投機,通過文倩啊、其他女朋友的收入融資什麼的,本質都還是在用高評高貸,不斷用債務投入生產,一旦有個壞消息,他還要花大精力去安撫債主,能把人累死。”夜雨早年因“版主管理權”的爭議與歐成效一系產生分歧,後與違背“水庫憲章”的歐派決裂出走,成爲高舉“水庫紀委”大旗的“倒歐派”,常會在一些房產論壇和自己的公衆號上拆解水庫派的投資邏輯,其中不乏一些分析歐成效真實身家和負債壓力的文章。

對水庫論壇有基本瞭解的人一般會形容:水庫的粉絲是全中國僅次於企業傢俱樂部最富有的羣體,A7只是尋常,A8更是不少,A9也不稀奇——“AX.Y”是水庫黑話,一種財富的計量方式,X表示資產的位數,Y則表示資產開頭的數字,如A8.5就等於資產達到5000萬。

不過,深度瞭解水庫論壇的人就會知道,這個羣體的負債規模也大大超越了正常人的想象,大多數人雖賬面繁榮,但卻是名不副實的“負翁”。

歐成效作爲水庫心法的創始人,也是堅定的“2N”理論實行者,即保持一年至少加倉兩套房的擴張速度,他主張“大面積、低單價”的選籌策略,在房價持續上浮的基礎上以貸養貸,激進擴張。

這一系列舉措使得歐成效在很長時間裏現金流極其緊張,他也直言,這種長期在生存線上掙扎的生活,確實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最焦慮的時候,比如說明天要還200萬,一週之內要還400萬,一個月之內要還800萬,但手裏只有2000塊。”歐成效說。

“那怎麼去解決,再借貸?”我追問。

“各種各樣的方法,所有的方法一起上。”

“歐神”現金流吃緊,不是什麼罕見的新聞,在房圈江湖上還流傳着不少歐成效向朋友借貸的聊天截圖。2018年,因離婚造成35處夫妻共有房產產權離析和新增五千餘萬個人債務,歐成效一度還傳出了“斷供”的消息。

夜雨旗幟鮮明地反對歐成效的“職場無用論”,他將職場也定義成一種槓桿投資方式,與水庫心法裏提到的信用貸、接力貸、POS機套現等技術型槓桿不同,職場的成本投入趨近於零,甚至可能爲負,卻能讓人接入社會分工體系,帶來的回報是短期內不可計量的。

在“斷供”傳聞期間,夜雨還曾在自己的公衆號“十里花雨財臨門”上向歐成效喊話:“小歐同學不要賭博,趕快去上班。”這和多年前歐成效被“空軍”圍剿時喊出的那句:“不要去賭博,馬上就買房”的口號,產生了一種微妙的呼應。

是福音還是鐮刀?

北京國貿三期80層的酒廊裏,北京房圈“老油條”金曉陽帶我臨窗眺望周邊錯落起伏的高樓,你隨手指一棟,他就能將那套樓盤的基本情況說得清清楚楚,聊到歐成效,他大手一揮:“歐之前是靠囤‘老破大’起家,現金流一直差得很,現在主要靠‘賣鏟子’‘開演唱會’來割韭菜賺錢。”

“賣鏟子”,是房圈專用術語,指代從事圍繞房產投資衍生而來的知識付費、投資諮詢等信息服務類業務。

2015年,歐成效因家庭原因遷居北京,一直活躍在上海房圈的他開始深度接觸北京房圈。2017年,之前一直在水庫BBS上和歐成效隔空發帖互動的北京房圈名人“水原十口”(以下簡稱水原)把“小密圈”(後更名爲“知識星球”)這款產品推薦給了他。

“歐大之前沒做過變現,知識付費那時很熱,當時他就看到了商機,他開號後當晚,稅後收入就近百萬。”水原計算過,水庫“小密圈”頭一天的粉絲付費收入,差不多是他在這裏一年的總收入,但他覺得歐成效“開圈即火”是水到渠成的事。

水庫一躍成爲“小密圈”上最活躍的付費圈子,這也直接印證了水庫理論已經超越小衆樓市“多軍”範圍,成爲一門大衆追捧的財富“熱學”。

在2018年這個房地產投資者不怎麼好過的年份,歐成效在“知識星球”和“在行”等知識付費平臺上的業務一片繁榮,光“知識星球”單年的粉絲年費收入完稅後就高達千萬。

“歐神”成爲了全國房圈最頭部的網紅大V,在行、功夫財經、新浪、今日頭條、磨鐵和中信出版社等大量機構開始尋求和他的進一步合作。

水庫IP聲譽日勝,隨之而來的,是異見者們不斷擴大的反對聲浪。

“歐一直喊買‘老破大’‘67複式’,都買在像天通苑那種地方。不管房子質量如何,他覺得只要貸到就是賺到,但是實際上這個核心是有問題的。他女朋友瓜瓜不還評價說,理論特別棒,然後越到實踐的地方,路走得越歪。”金曉陽說。

作爲一個在西城部委大院長大的“北京土著”,金曉陽打小不愛讀書,就熱衷鑽研怎麼賺錢,大學剛畢業他瞄準了樓市,就敢瞞着家裏人、揣着刷信用卡套來的5萬塊去售樓處定房子。

2016年初,金曉陽看到了歐成效用“拆骨法”唱衰學區房的文章,覺得觀點新穎有趣,便加入了水庫體系,還成了一個外圍社羣的羣主。但隨着自己購置的房產越來越多,實戰經驗豐富的金曉陽發現水庫論壇的問題也不少。

“歐的每一篇文章我都看過,核心理論在2016年以前就講得差不多了,到中後期講到落地的時候就已經有點問題了。再後來呢,他開始鼓吹什麼重慶瀋陽了,開始間接推新盤,和他的馬仔們聯合開發商割韭菜了。”金曉陽覺得這一兩年來,水庫論壇的氛圍明顯發生了改變。

歐成效2016年底在水庫論壇公衆號上喊出“上海生機有限,重慶纔是未來”的口號,號召水庫粉絲將投資目光轉向二線城市,尤其是重慶、瀋陽。

對此,死槓歐成效的夜雨評價更加犀利:“投機派的資金成本會倒逼他去不斷尋找收益極高的新興市場。無論yevon_ou認爲那是重慶,還是瀋陽,反正他得要一個。只有新興市場才能夠滿足他的借貸成本,這是他的命門。但是反過來說新興市場是什麼樣的?新興市場是具有巨大的不確定性的。”

夜雨認爲,一旦發生風險,產生習慣性損失,歐成效之流必須不斷擴大融資規模,如果房子長期不漲,資金退出困難,甚至會演化成一種龐氏騙局。

曾多次試圖調解歐夜二人矛盾的房圈老友“地圖”,也逐漸站到了歐成效的對立面,公開發文表示房圈“已經漸漸爛掉”,裏面流行的是“黃鼠狼和雞”的韭菜式故事。

面對外界嘈雜的攻擊聲,歐成效表示自己根本不在乎,“我一直都是有仇家的,他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年復一年地罵了我十幾年,我已經完全習慣了。”

對於異見者們,他的評價只有一句話:“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我說哪個城市好,就是真的好,水庫從來都是我看準了,我自己先投,真金白銀砸下去,真金不怕火煉。”歐成效從不認爲自己手握割“韭菜”的那把鐮刀,反覺得自己傳播的樓市財技,點燃了普通人的財富曙光。

在一篇公衆號推文中,歐成效用一個故事隱喻了水庫論壇存在的意義:

“當歐洲人第一次來到非洲,他們一手舉着《福音書》,高傲地對原住民說:‘孩子們,我爲你們帶來了福音。’

此後,‘福音’席捲了整塊大陸。

今天,你們來了,你們看見了。”

歐成效眼中的水庫心法,就是那本引導普羅大衆開掘金與蜜之地的《福音書》。

“歐神”現金流吃緊,不是什麼罕見的新聞,在房圈江湖上還流傳着不少歐成效向朋友借貸的聊天截圖。2018年,因離婚造成35處夫妻共有房產產權離析和新增五千餘萬個人債務,歐成效一度還傳出了“斷供”的消息。

盜火者與取火人

加入水庫快三年,林娜的很多觀念都發生了變化。幾年前她曾有個條件不錯的追求者,男方是個文藝青年,堅稱自己“這輩子不買房”,還拉着林娜計算租房比買房能節約多大一筆錢。

“只有立志說要買房的,哪有立志不買房的!”林娜覺得兩人不合適,拒絕了男方。

但在已經擁有五套房的今天,林娜卻覺得自己的結婚對象有沒有房子,沒那麼重要,“其實我接受沒有買房的對象,因爲我比較有自信我可以影響他,讓他跟着我一起來做這件事,大家一起買房。”

幾本產權證帶給了林娜足夠的安全感,很多事情變得不那麼重要,她甚至發現就連愛情帶給她的快樂和傷痛感都被削弱了。

去年,林娜成功說服了表妹多辦了幾張信用卡,她也拿這些信用卡來償還自己的部分債務,“我其實不太需要她的卡,就是在慢慢幫她養,等以後卡的額度高了,她也能在成都買套房子。”

2019年2月18日,水庫“知識星球”提早開放了新一年的會員續費。5500元的年費,爲了買房已經杜絕所有高消費的林娜交起來眼都沒眨,她覺得自己“要爲信仰充值”。

官方數據顯示,“歐神”在水庫“星球”裏已經回答了超過12萬個問題,他基本有問必答,提問範圍除了和樓市相關,還涵蓋經濟學、職場和兩性情感……

“其實網紅不賺錢,我在自媒體裏面賺的錢不到房地產的零頭。但在漫長的十幾年中,我一直都很孤獨,自從我開始做網紅,把水庫心法告訴了很多人以後,我多了一大羣跟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能理解我的痛苦悲傷,我覺得很快樂。”

歐成效每天要花至少五個小時在“知識星球”裏,工作要安排得多,凌晨四五點,粉絲們還能發現他活躍在圈子裏答疑。

“我幫助到了很多的人,你可能對整個社會的窮人的數量之大沒有概念,在我接觸到的人裏面,95%是連1000萬都沒有的。對於最廣大的粉絲用戶來說,發家致富纔是他們最核心的需求。”

修正這個世界的不合理是歐成效賺錢的原動力,現在他覺得,自己至少帶來了一些改變。

哪怕覺得歐成效不懂房價、熱衷割韭菜,金曉陽也不得不承認,水庫論壇主張的“買房論”,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人生,“房子是一種財富的積累,也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人生,可以說每一個過得好的家庭是因爲房子,每一個過得不好的家庭也是因爲房子。”

金曉陽和我聊起他的一些經歷,他曾協助解決過很多住房遺產的繼承分配糾紛,慢慢發現,引發糾紛的房屋越老舊、越狹小、越不值錢,子女們搶得就越兇,完全不顧親情人倫,因爲他們來自社會的底層;他也曾帶一個家境較差的租客參觀過一個高檔小區,一圈走下來,對方完全沒有在意小區的各種人性化設計,只和他感慨:國家怎麼變這樣了,有錢人怎麼能這樣花錢,一部嬰兒車3萬塊!

“現在的人類社會相對文明很多,沒有殺戮,但有無數方式消滅掉那些賭性、懶惰、笨拙的‘沒錢基因’,而財富的積累,能讓你在優勝劣汰的社會中更好地存活下來。”金曉陽說。

在採訪最後,得知我先後拜訪了夜雨和水原等人,金曉陽有點好奇:“你見了歐成效的朋友還有敵人,你是想說他厲害呢,還是不厲害呢?”

“我從沒有想要去審判他,非要評價的話,”想了想更適合的措辭,我補充道,“我覺得歐成效更像一個不純粹的盜火者,而你們,都是取火人。”

誰的財富自由之路?

歐成效最終決定在2020年徹底關掉水庫的“知識星球”。2017年後,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經濟和政策環境都發生了重大轉變,水庫派能用上的招數,也不多了。

“人和整個市場活動相比,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渺小,你是改變不了這個世界的,沙漠的那邊還是沙漠,孤獨的外面還是孤獨,這件事情是沒有盡頭的,而我有點累了。”歐成效想,自己或許該退休了。

關於未來,歐成效覺得自己可能會開輛SUV先去新疆轉一圈,然後找個好地方建一座山莊,過上最高品質的“宅男”生活。他還有點想當個作家,曾經的少年時光被瓊瑤小說填滿,他覺得自己可以寫本都市言情小說,還計劃把男主角寫死,他幻想幾萬讀者在屏幕那頭一半目瞪口呆,一半如喪考妣。

在一篇總結歐成效近年動向的文章中,作者提到,在今天這個時候,水庫祕籍被推送至百萬人眼前,這恰恰意味着房產投資的黃金時代毫無疑問地過去了。

“房子就是一個A7數量級的財產。我們父母那代人,要花幾年的工資,五六千塊去買一臺彩電。上世紀90年代末,十幾萬的汽車又變成了一個非常重要和體面的財產。今天,一套五百萬的房子成了女生擇偶的標準、成不成功的重要分界線。但中國人在不停地變得更富裕,五十年之內,我們的社會財富或許會進化到億萬級,到時候買套房子就像買一輛車這麼容易,人們會開始考慮一些千萬級的財產,像宇宙飛船、私家飛機。”

歐成效將房子定義爲特定時間的特定產物,當下社會處於百萬數量級的財富時代,房子被賦予了很多的意義,但隨着經濟高速發展,他判斷,人們將房產視爲財富標誌的時代,再有二十年就會結束。

面對中國當下的政治經濟環境,歐成效也意識到,他曾經能大放異彩的時代已經提早奏響了尾聲。當然,對更多普通人來說,這個黃金時代其實從未來過,也無談離去。

其餘的入場玩家卻並不承認這是一個即將關閉的賭局,他們身後還有越來越多的淘金者在奔來的道路上,雙目赤誠如旭日,似乎屬於他們的財富奇遇纔剛剛開始,也永不會結束。

在每次採訪中,我都向受訪者拋出了同一個問題:房價未來會跌嗎?

“怎麼會跌呢?以後中國進入老年人社會,沒人交稅啊,不印鈔票我們未來的養老金怎麼辦,一印鈔就會通膨,房子就會繼續漲,”林娜雖然眼神有些迷茫,但隨後又堅定了語氣,“這麼多年了,房價它也沒有跌過。”

水原的答案是:“在貨幣超發環境下,房價會跌的唯一原因,我們說只能是因爲漲太多了。”

談到自己的樓市導師“歐神”提出的“房產投資收益5億見頂”,水原覺得這是“很保守的說法”,“他說的是今天的5個億,在未來這個數字可能意味着20個億、50個億!”

金曉陽倒是不對房價的漲幅報以絕對判斷,但卻告訴我:“你知道我們這個圈子的人都在焦慮什麼嗎?就怕房子漲太快,自己沒趕上機會。”

講究組合投資和風控先行的夜雨則認爲,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裏,因爲文化傳統、經濟政策和複合屬性的多重因素支撐,房子依舊是中國最具保值功能的資產,也是始終能被銀行承認的優質抵押物。

“中國有句話是說‘財富之道,以末斂之,以本守之’。工商業是末業,而本業就是我們說的房地產。”夜雨將房子作爲自己投資組合裏抵抗風險的底層基石,如無意外,未來他不準備拋售手頭的任何一處房產。

當下,房子的價值好像毋庸置疑,持有者們似乎已經登上了那艘能抵禦所有風浪的諾亞方舟,但事實,卻又並非如此。

2019年全國兩會召開。3月6日,新的“政府工作報告”出爐,相較往年提出了“改革完善房地產市場機制”和“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新指導方針。

水庫論壇裏不少粉絲認爲這是房地產市場“鬆綁”的信號,但隨之而來的“房產稅法落實制定”的消息,又在蠢蠢欲動的投機者頭上澆了一盆冷水。

紛雜的信息讓林娜變得焦慮,已經在成都、重慶和瀋陽購置房產的她正糾結於一個新問題。

國貿街頭的咖啡館裏,林娜撐着臉,看着馬路上如水的車流,向朋友苦惱道:“你說我到底要不要在北京買套房?”

“趕緊買,你都來北京漂這麼些年了,還住那租的破屋子。”

“可是,真的太貴了啊。”她想了想,輕聲說。

採訪、撰文 楊雨池

編輯 Chryseis

攝影 趙三炮(人物)/高洋(風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