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傳,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左傳,此書講的是列國的興亡,霸權的變遷,生動描寫出春秋時代各階層人物的形象。左傳的正式名稱,一般人認為是春秋左氏傳,即左氏對春秋這本書加以注釋解說的意思,書的格式,是在春秋本文之後,接著寫,傳,的解釋,共計三十卷。左傳是所有注釋春秋的書籍中,最為古老,同時也是最基本的,人們通常把左傳和公羊傳、穀梁傳,並稱為,春秋三傳,左傳與其它兩傳不同的地方是,左傳是系純從歷史的立場注釋春秋,著書者根據豐富的歷史資料,詳細述說經文。春秋的本文,背後的故事,插入許多與經文沒有直關係的旁支故事,使左傳全書的字數,在其它兩傳的四倍以上。學術界公認左丘明是左傳的作者,但有關此人的事迹,生平不詳,書的寫作年代也是眾說紛紜,目前的說法則認為此書是於魯哀公27年(公元前468年)以後,司馬遷(公元前145年——190年)以前完成的。這些太遙遠的史書,也許根本無法在考證!??????


穀梁傳

《春秋穀梁傳》是《春秋》三傳之一,是一部解釋《春秋》經義的著作,又稱為《穀梁春秋》,簡稱《穀梁傳》。由於《春秋》在儒家經典中的重要地位,解釋《春秋》經義的《穀梁傳》也成為經典,列為儒家《十三經》之一。《穀梁傳》經過了漫長的口頭流傳、增刪修訂的過程,所以關於《穀梁傳》的作者眾說紛紜,傳授更不清楚。最早提及的是《漢書·藝文志》,認為是穀梁子,但具體名字不詳。而後世學者卻不知何來所據,給穀梁子取了六個名字。比較不同的文獻一記載,記有喜、嘉、赤、淑、俶、寘六種不同的名字。穀梁子究竟是誰已不可考,但唐人楊士勛《春秋穀梁傳序·疏》明載「穀梁子受經於子夏之門」,也有人懷疑穀梁子並非子夏門生,清人鍾文傑《穀梁補註·論傳》所論「蓋穀梁受業於子夏之門人,因遂誤以為子夏門人」,可《穀梁》也還是子夏所傳的。其實,只要作傳者有參考子夏所傳的《春秋傳》,就可算是源於子夏的。而從可證《公》、《谷》同源的材料進一步分析,二傳作者很可能都是以子夏的《春秋傳》為主體加以改編的。

穀梁子與《穀梁傳》的關係,就好比孔子跟《春秋》的關係一樣,在誰是作者這個問題上很難說清楚。他很可能是《穀梁傳》的重要傳經者之一,主要是對子夏所傳給後世的《春秋傳》文本作過一番修補和刪定工作,以致後世學者把著作權歸給他。關於其成書時間也很難確定,但既然穀梁子是《穀梁傳》的刪定者,在穀梁子之前已存世。從這個意義上說,《穀梁傳》至少早它是作於穀梁子所處的戰國時代之前。


謝謝頭條的邀請:

《春秋》三傳有《左傳》、《公羊傳》還有《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至隋代,盛行《左傳》,其於《公羊傳》《穀梁傳》漸漸衰竭。

1、《左傳》原名《左氏春秋》,到西漢班固時才改稱《春秋左氏傳》。

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大約成書於戰國初期.全書六十卷,以《春秋》為綱,並仿照春秋體例,按照魯國君主的次序。

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間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中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秀的散文著作。

在史學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後代史家梁啟超推崇《左傳》的出現是「商周以來史界之革命」。

2、《春秋公羊傳》乃儒家經典之一,舊題公羊壽撰.

重在闡發《春秋》經中之微言大義,而略於敘事,可謂訓釋之傳.漢儒總結其有「三科九旨」之說,謂春秋上本天道,中用王法,而下理人情.天道者,一曰時,二曰月,三曰日;王法者,一曰譏,二曰貶,三曰絕;人情者,一曰尊,二曰親,三曰賢.

《公羊傳》訓釋《春秋》,頗多牽強附會之處,當代學者楊伯峻甚至稱它「不是空話,便是怪話」.不過由於《公羊傳》中所表述的「大同一統」思想,迎合了封建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故公羊學屢興不絕.

3、《春秋穀梁傳》也是儒家經典之一,舊題穀梁赤撰,現代學者一般認為《穀梁傳》比《公羊傳》晚出,

屬今文經學,其宗旨亦在闡發《春秋》經中之微言大義,只有少量敘事,間或有長篇對話.可能由於師傳不同,《穀梁傳》所釋之大義與《公羊傳》略有出入,但在曲解經文為己所用上,二者倒是不謀而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