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晚,國內連鎖藥房巨頭一心堂披露2018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突破90億元,扣非淨利潤突破5億元。

最近3年以來,公司保持着20%的年均收入增幅,繼續大規模向全國擴張,不僅活躍在西南、華南兩地,華北和中原地區也有了它的身影。

與此對應的是,公司上市5年以來不斷融資,累計融資31億元。

截止2019年1月,一心堂(002727.SZ)在全國10多個省市擁有5872家直營藥店,公司再次宣佈今年計劃新開門店1200家。

伴隨這份野心的是,公司可能會繼續加大在資本市場的融資力度。

就在1個月前,公司收到證監會關於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6.03億元的核準批文。

自2014年上市以來,公司通過公開、非公開發行股份、發行票據及可轉換債券等金融工具瘋狂在資本市場融資。

斑馬消費發現,公司上市後,幾乎每年都有融資計劃和動作,累計融資金額30.97億元,是2018年公司總資產的4成。

2015年5月,啓動發行中期票據並獲批發行規模8億元,2016年全額到賬;2017年,非公開發行股份募資9億元;2018年5月,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不超過7億元,2019年1月核準6.03億元。

這些募資用到哪裏去了?

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的募資主要用於直營連鎖營銷網絡建設、信息化電子商務建設項目、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2018年6月,公司募資結餘0.39億元被劃轉作爲永久性補充流動資金,用於公司日常經營。

2016年到賬合計8億元中期票據,主要還是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2017年,公司募資9億元,主要用於中藥飲片產能擴建項目、門店建設及改造項目、信息化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此番獲批的6.03億元可轉換債券,主要投向中藥飲片擴能和信息化建設項目。

發行6.03億可轉換債券融資,是否必要本有不少爭議。

公司2018年財報顯示,期末貨幣資金13.52億元,其他流動資產6.47億元,合計19.99億元,公司短期借款爲0,即便在2019年2月和10月完成對8億元中期票據兌付,也足以支撐對中藥飲片等項目的支出。

值得警惕的是,經過幾年的擴張,一心堂已在規模上領先同行,但坪效、租效比等衡量門店經營的關鍵財務指標在同類企業中墊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