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妥协派,从来都是能妥协就妥协…」

在最近的媒体采访中,任正非提到了自己做事的风格就是妥协,而40岁之前的任正非不是这个样子的。

2001年,任正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

》里简单说过自己的思想改变过程。他说自己从小接受的教育和价值观是做李元霸、宇文成都、项羽这样的盖世英雄,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彻底的个人英雄主义。

这样的人生价值观激发了任正非在学习上的上进心,但也正是这种个人英雄主义让他碰到头破血流,后来他对这种价值观定性为「不知事的人生哲学」。正是这种人生哲学让任正非「处处都处在人生逆境,个人很孤立」。在四十不惑的年龄阶段,任正非才终于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的政治内涵」,他说,「想起蹉跎了的岁月,才觉得,怎么会这么幼稚可笑,一点都不明白开放、妥协、灰度

呢?」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社会动物,社会的意思是群体,是集体主义。它跟个人英雄主义是相对的,人要想在社会上做事,就必须要懂得开放、妥协和灰度。

开放、妥协和灰度三个词其实是彼此关联的,你要想开放就必然要妥协,而你要想做好妥协,就需要掌握好灰度。

2000年的时候,华为差点把公司卖给了摩托罗拉,因为任正非已经预见到了未来的大冲突,所以他想要妥协,」一群中国人戴著一顶美国『牛仔帽』打遍全世界。「他甚至准备拿公司卖了后的钱去开发旅游、做拖拉机。当时合同文件都签完字了,就等摩托罗拉董事会批准,结果「摩托罗拉很傻」,摩托罗拉否掉了这个天大的交易。

于是,华为重新讨论「要不要继续走这条路,还是卖掉?」

我是一个妥协派,从来都是能妥协就妥协。但是,少壮派们说还想继续干下去,他们都是技术出身,如果不干下去,他们去搞旅游,拿个旗子当导游,他们觉得自己不擅长,他们还要搞技术。

幸好,任正非和少壮派达成了新的妥协,又继续奋斗了18年,成就了现在的华为。

这个世界是多维度的,可以说是错综复杂,人要做点事情,不妥协是不成的。你觉得自己很厉害,可别人也很厉害,大家都是一样的人,你要是不懂得妥协几乎会寸步难行——个人英雄主义的本质就是只强调自己厉害,自己比别人更高一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其实是自绝于社会群体。

个人英雄主义的老板没有办法做好组织者,因为集体主义的本质是均衡思维,是团队协作,让大家各展所长、都做英雄。

创立华为的时候,任正非领悟到一个人生的真谛:个人才是历史长河中最渺小的。

只有组织起数十人、数百人、数千人一同奋斗,你站在这上面,才摸得到时代的脚。我转而去创建华为时,不再是自己去做专家,而是做组织者。在时代前面,我越来越不懂技术、越来越不懂财务、半懂不懂管理,如果不能民主的善待团体,充分发挥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将一事无成。从事组织建设成了我后来的追求…

任正非经营华为的历史,就是他不断同客户、市场、竞争对手和下属妥协的历史。

当年思科告华为,钱伯斯一心要置华为于死地,但最终华为还是同思科和解结束了官司,后来,任正非同钱伯斯还成了朋友。

另外,华为同爱立信、诺基亚等国际巨头同行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华为对竞争对手都称之为「友商」,这两个字完美体现了任正非、华为妥协的智慧。

要知道,竞争不是为了搞死对手,竞争的目的是赢取利润、赢得未来,一个行业是一个生态,一枝独秀不算什么,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要是苹果不在前面撑著「伞」,要是苹果的手机价格降到小米的水平,其他的手机品牌还有什么活路?(国内很多公司好打价格战,实际上是一种低维的竞争手段)

所以,妥协意味著高度。

华为的权力中枢机构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和轮值CEO制度的核心也是一种彼此妥协的智慧。

也许是这种无意中的轮值制度,平衡了公司各方面的矛盾,使公司得以均衡成长。轮值的好处是,每个轮值者,在一段时间里,担负了公司COO的职责,不仅要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要为高层会议准备起草文件,大大地锻炼了他们。同时,他不得不削小他的屁股,否则就达不到别人对他决议的拥护。这样他就将他管辖的部门,带入了全局利益的平衡,公司的山头无意中在这几年削平了。

做企业领导人是要无喜无怒的,他可以生气,可以骂人,但头脑必然是要冷静的。三个和尚没水喝,何况是18.8万人的大公司,做这么大规模企业的掌门人,一意孤行肯定是行不通的,必须是要妥协、平衡和忍让。

古代有个皇帝去一个五世同堂的家族做客,他问家主做这么多人的家长有什么秘诀,这个家主沉默半响,一连写了一百个「忍」字。忍就是妥协的智慧,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领导人要是不懂忍字,何以带领队伍?

曾国藩也有段话,「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佛家之所以成佛,所争皆在大难磨折之日,将此心放得宽,养得灵,有活泼泼之胸襟,有坦荡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妥协之时,也是养心养性之时。

有利益就有江湖,公司不管大小,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对此,管理者要知道情绪是无用的,真正有力量的人必然拿得起放得下。

很多时候,世界上都没有黑或白,我们都是活在一片灰度当中。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他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一个清晰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的,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里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黑白是对抗,灰度是妥协,无论事业还是感情,不懂得灰度、妥协智慧的人都是走不远的。

所以,在你面对问题的时候,永远不要忘了妥协这两个字。妥协是坚持原则基础上的变通,是调和矛盾、打破僵局。有时候,妥协本就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世间万物,「一即整体,整体即一」,我们要共赢、多赢,而不是对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