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度的“315晚會”關注焦點已經不再侷限於普通的民生安全事件,隨着近些年科技水平的不斷髮展,涉及到消費者權益的行業已經不再侷限於食品安全和藥品安全,新科技帶來的新型詐騙對於消費者的財產安全也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而在2019年的315晚會上,直接關係到消費者財產的銀行卡成爲新的關注焦點。

通過央視記者調查發現,用戶在辦理銀行卡時會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自動開通“閃付”功能,這項功能有些類似於智能手機的NFC功能,通過銀行卡與POS機的碰觸實現支付,而且這種支付在一定範圍內的金額是不需要用戶輸入密碼的,這也就意味着一款支持“閃付”功能的POS機可以不需要密碼即可從一張銀行卡完成取現,雖然“閃付”功能每日的消費額度是有限制的,但默認情況下每天的消費額度也能達到5000元左右。

同時央視記者也親自測試將開通“閃付”功能的銀行卡放在口袋或錢包內,POS機可以在不接觸銀行卡的情況下實現“隔空刷卡”,而現實生活中也確實存在有用戶因爲這項“閃付”功能而被盜刷銀行卡的案件發生,既然這項功能的風險看似如此高,那麼爲什麼這項功能無法關閉,而且在用戶開通銀行卡時也不會有任何提示呢?

中國銀聯迴應沒有在開通“閃付”功能前告知用戶的原因是因爲在中國銀聯以及商業銀行的官網公告、手機銀行、短信通知以及領卡合約等多條渠道對用戶已經進行過通知,只是用戶可能忽略了這些信息,不過目前中國銀聯也表示將會與商業銀行共同改進這項服務,很快將會允許用戶自行關閉或開通“閃付”這項功能。

在談到“閃付”功能存在被盜刷的風險時,中國銀聯風險控制部總經理郭琦表示,自中國銀聯在2015年推出“閃付”這項功能至今,因爲這項功能而被盜刷的風險比率僅爲千萬分之二,而對於被盜刷的持卡用戶,中國銀聯和商業銀行也將會進行全額賠付,如果距離被盜刷時間超過72小時再掛失銀行卡的用戶,中國銀聯及髮卡銀行在確認用戶損失財產確實系被盜刷,官方也將會在第一時間進行全額賠付。

因爲“閃付”功能而被盜刷的風險雖然很低,但羽度非凡認爲其主要原因還是在於多數用戶的安全防範意識比較強,同時目前的POS機體積都比較大,如果將支持“閃付”功能的POS機做到智能手機,甚至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一樣大小的體積,相比這種風險比例將會有所上升。不過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不僅僅是用戶可以自行關閉或不開通“閃付”這項功能以及銀行全額賠付的服務,而且還包括那些非法交易的POS機究竟來自哪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