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萬里,秦始皇很滿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的江山,但他肯定沒想到自己曾經引以爲傲的疆域,會在一個叫做漢武帝的皇帝的手裏有了更進一步的擴張。漢武帝是一個不甘平庸的皇帝,而北邊的匈奴不斷來騷擾自己的子民,讓他感到非常不滿,上位之後便開始對抗擊匈奴,同這些外族人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拉鋸戰。

這個地區被稱爲歐亞大陸東部的“腰眼”,中國是如何牢牢控制的?

在古代,河套地區對中原王朝意義重大,得之則關中、河北穩如泰山,失之則整個北方震動,歷來是中原政治轉換的“命門”地帶。中國學者程廣中所著《地緣戰略論》一書中說:在陸地疆域中惟有內蒙古高原從大興安嶺西麓至新疆盆地的東部平原,形成一個半月形開闊地勢,其中大部爲沙漠、草原,易攻難守。邊界線形狀易於敵中間突破、兩翼卷擊,是中國陸地防禦的重點。

這一“半月形”地帶中的河套及其兩翼則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中國歷史上疆域最遼闊的幾個王朝,包括兩漢王朝、唐朝、明朝和清朝,都曾把這一地區部分或全部控制在手,而宋代沒有控制河套,導致中原王朝處於被動防禦的劣勢。因此,河套也被稱爲歐亞大陸東部的“腰眼”。

這個地區被稱爲歐亞大陸東部的“腰眼”,中國是如何牢牢控制的?

拉鋸戰局面被打破發生在元朔元年和元朔二年,分爲兩個階段。這一次,衛青成功奪取河套地區,讓西漢取得了同匈奴作戰以來的第一次勝利。河套地區指的是黃河中游“幾”字彎及附近,包括依託狼山、大青山、賀蘭山形成的後套、前套、西套三個平原,以及關中以北的鄂爾多斯高原。秦朝滅亡後,匈奴趁機佔據整個河套。

第一個階段開始時,漢朝受制於匈奴,因爲匈奴率領着手下的軍隊,偷偷兵分三路,跑來侵略中原。公元前141年,匈奴從河套出發、一天一夜奔襲數百里、焚燬長安附近的甘泉宮而還。此次入侵讓漢朝君臣決心不惜代價收復河套。左路匈奴軍攻陷了軍事要地遼西郡,中路匈奴軍攻入了另一個很重要的地方,右路匈奴軍則是一路高歌猛進,打到了雁門附近。朝廷得知這件事後,立馬派衛青率領三萬精兵,火速前往從雁門關,抵禦外敵,成功將匈奴趕回去了。

這個地區被稱爲歐亞大陸東部的“腰眼”,中國是如何牢牢控制的?

第二個階段纔是重頭戲,因爲匈奴又按耐不住他們的小心思,跑來進攻上谷和漁陽。漢軍將領衛青提出要用正面牽制、外圍包抄的方式來狙擊匈奴,於是由韓安國帶着七百多人馬打開城門,正面迎擊匈奴,然後由衛青帶領其他人從右翼偷偷接近匈奴。然而韓安國不敵匈奴,正面戰場的失敗,讓側面戰場也暴露在匈奴眼前。匈奴瘋狂虐殺漢軍的將士,擄走了很多糧食,繼續向東前進。

在這種生死存亡之時,衛青巧妙提出要從黃河北岸繞到河套地區,切斷盤踞在河套地區的匈奴同他們本部的聯繫,出其不意地打擊他們。衛青的軍隊成功渡過黃河,進入到河套地區,發動了突襲。河套地區的匈奴壓根沒想到漢軍會繞到他們的背後,被打的措手不及,倉皇逃離河套。這是一次壓倒性的勝利,讓漢朝徹底從匈奴手裏奪回了失去已久的河套地區。

這個地區被稱爲歐亞大陸東部的“腰眼”,中國是如何牢牢控制的?

漢朝收回河套地區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完成了戰略轉換,不斷擴大自己的疆域。從此之後,漢朝在河套的統治穩如泰山,匈奴則在不斷消耗中走向衰微。河南之戰真的是一場贏得漂亮的戰役,漢武帝和衛青的英明決策讓河套地區的人民不再受到匈奴的控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