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答,奈何官方直接系統通知邀請答題。

我便淺俗說幾句。

南懷瑾,我並沒有拜讀過他的書,他的講壇看過一點,對他了解並不深,所以也不敢妄加定論!

如此我便以自身角度來答題!

不管善惡,一切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天道便是如此

你要做的並不是批判,而是引人向善

凡是讓你三觀正的教育理念不能算好的教育理念,但一定不算差的教育理念!

真正頂級的教育理念,是讓你思其言,悟其本!而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這點佛經道經古經古書倒是演繹的淋漓盡致!

古代詩人很多,文采妙到巔峰。

是因為古人知道每個字的由來!比如水為何三筆,為何這種形狀。正因知其所以然,所以才能妙到毫巔!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死板硬套。

我建議以他為模具,創造出屬於你的你,在繼續成長。

也許這會讓很多高智商的望然卻步,但一定會讓頂級智商的妙到巔峰!


南懷瑾的教育理念:身心修養,才是教育的根本。中國式的教育就是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同時注重生命科學、人文科學教育。結合中西,古今文武。具體的實施渠道就是朗誦經典、練習書法、學練武藝等等。

學校融合東西方教育方法,以生命科學為基礎,實踐人文融匯的精神理念,讓經典教育與生活結合。希望培育出藝德兼修,心胸寬闊,體魄健全的孩子。

由此可見,南懷瑾的教育理念,是借鑒和汲取了古今中外的人文、道德、教育、科學精華之教育為一體,是古今結合,中外吸收的全面開放的教育理念,內容是博採眾長、古今貫通,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方法是從生活點滴細微學起,注重學生的參與動手實踐。可謂是實際意義上的素質教育。

中國的傳統文化,淵遠流長,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寶庫,其中無不蘊含著無限的智慧和修身齊家的歷史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思想上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開放自由的展現,是華夏最早的文化思想的啟蒙源頭。

孔子的弟子曾子著有一本書叫《大學》,顧名思義,大學是大人之學、成人之學。這本書的內容講的就是身心修養,是中國教育的基本。一百年來,教育沒有方向也沒有目的,想把孩子教成什麼樣子,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什麼是教育的目的,《大學》告訴我們,先教做人。從心性修養開始,作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培養的孩子是怎樣的,國家就是怎樣的。現在傳統文化逐漸被重視起來了。學習傳統文化,若從內心切實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所在,就會信任傳統文化,這是作為老師必須先行的一步,然後帶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這樣教學相長,師生融匯,學起來更會產生實際效果。同時讓學生知道,我是中國人,中國人就要傳承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師生都找到了中華文化的根,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展和深入,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就會有質的飛躍,隨之,中國情懷、心之靈魂、思維方式,自然而然的趨於回歸。

我們需要清楚教育最終的目的之一,就是能引導人向善,而不是向惡。人性本善,還是本惡,這是誰也說不清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的教育把人給變壞了,變得不純凈了,或者是沒有辦法把一個人引導的由壞變好,這明顯是教育的問題,證明我們教的東西都是沒有用的,只是知識而已。應該反思。而當今教育現狀,多被詬病,這是有目共睹的。

實踐證明,南懷瑾的教育理念得以正確的實踐之後,收到了較好的社會信譽。

有一位在太湖大學堂上學的孩子家長,是這樣評價大學堂的,「開發了孩子的靈智,提升了孩子的思維,擁有了日後衝刺的巨大潛力。完全可以接受各種挑戰,能夠成為一個擁有幸福成功人生的孩子。感恩南懷瑾老師和大學堂的老師,給我們的孩子和中國的素質教育一個範本,大學堂是實現中國素質教育的理想殿堂。」


南懷瑾,當他隨國民黨撤出大陸,到台灣去的時候,已經決定了他的佛法修為始終存有瑕疵。至於,他後來看著中國國內形勢的改觀,通過種種關係,又回到國內,搞這搞那,更是另一番破敗。何況,他回大陸後的所謂教育,只是他回來後混日子的籍口。我尊他,所以如此說,因為他確實做了很多事。但這些事,與其初心不無差池。故,最末後時,被做了研究的產品。而他所謂的「得意門人」,根本沒得其意,只承其財。我常會供養恭敬南懷瑾,但我也會跟他談不足。


謝邀,教育的目的就是首先要做個人,會做人,做好人。讓受教者認識這個世界是怎麼回事,知道怎麼樣做人了,然後再出去做事。人都做不好,事情也很難做到好。賈寶玉的父親説過一句話:「事事洞明皆學問,人情達練即文章」,「學而優則仕」,學問好,有脩養,對家庭,對社會,有責任感,敢擔當的人才,這就是南懷瑾先生的教育理念。但目前的教育是被物慾化的應試教育,完全偏離了教育的正確理念,以至學生的壓力很大,博士生輕生的越來越多,犯罪的越來越多,這就是教育的失敗。


先大概說明南老師的教育理念,好讓人理解,分析與學習。


南懷瑾的教育理念繼承了中華古典的教育理念——育人。育人,首先是教人如何做好人,然後是教人多懂知識,發揮人的才能和潛能。


轉贊與分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