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以下僅站在家長的角度,提出自己不成熟的幾點意見。

愛上語文,更多的是愛上閱讀。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並愛上寫作,是越早越好。孩子閱讀量不夠,寫的作文就像擠牙膏一樣,寫不出什麼東西,也沒什麼語感。那麼,促進寫作能力提升=良好氛圍+善於閱讀+生活體驗+激發興趣+不斷鼓勵+……。

良好氛圍。在夫妻恩愛、家庭和睦的前提下,營造「書香家庭」氛圍,精心打造一間溫馨的書房,工作休息之餘,家庭成員放下手機、拿起書籍,積極形成一家人共同喜愛閱讀、喜愛學習的濃厚氛圍。

善於閱讀。要讓閱讀成為悅讀,通過孩子自己選書閱讀、和孩子一起去閱讀、參加某個閱讀活動等方式,談心交流閱讀體會,只要「三觀」正確,不必要去糾結具體的對與錯,並把心得體會大膽地說出來、寫出來。同時加大閱讀量,同時與孩子一起定時、定量完成閱讀,效果會更好。

生活體驗。多帶孩子走出去,外面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等都是我們寫作的現實題材,通過互相發表觀點,大膽提出意見,回去大膽寫出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只有先寫得出來,再慢慢規範解決如何寫得好的問題。

激發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一切等於空談。可以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將孩子的作文投放到朋友圈、QQ、微博等社交媒體,家長暗地邀請自己的好友或家人,給孩子留言、鼓勵、點贊,這樣對增強孩子寫作的自信心是很有幫助的。同時幫助孩子在網上投稿或參加作文比賽等方式發表文章,通過給孩子潤色,當孩子自己寫的作文發表後,收穫的心情可想而知,效果是很明顯的。

鼓勵尤為重要,別人的鼓勵就是你前進的動力,家長要注意一個眼神、一句話的力量。同時掌握基本的寫作方式,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一步一步走,循序漸進,相信提升孩子的寫作水平,將一生受用無窮。


說句實話,如果不是將來想從事相關專業工作,只為了考試,那沒有必要非得愛上這一科,認真學習,多拿分數,和喜歡不喜歡其實是兩回事。

何況,喜歡一個科目往往是從考出高分或者取得進步開始的。


其實我覺得學語文是很有趣的。這個科目不像數學需要大量計算大量刷題。而且你會有時玩一些文字遊戲也是很有趣的。

比如當初文理分科時 我就常常套路我同學:

我:你喜歡文還是喜歡理?

同學:喜歡理(你)

有時也一起玩玩對對聯,或者文言互懟

而且喜歡語文與閱讀量也很有關係。當然,我這裡說的閱讀不是一定要去看唐詩三百首之類的,看自己感興趣的,小說也可以。不一定要什麼中外名著。小學可以看看楊紅櫻,初中可以看看曹文軒,沈石溪,高中可以看看劉慈欣,張愛玲。

最後,既然是語文興趣,肯定是和成績掛鉤。其實語文成績想要提高,主要是語文選擇題盡量對,閱讀和古詩理解都是有套路的。網上查查各類題的答題模板,記一記,再從文章中找答案,古詩把意象和情感詞圈出,在分析。作文想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講真,想提高作文不如多看點滿分作文。當你成績提高,興趣自然也會提高。
一直都覺得,喜歡一個科目,無非兩種情況,要麼真的喜歡,要麼喜歡那個科目的老師。你可以都試一下。
喜愛上自己所幻想出的人物

震驚於自己所設計出的事件

有想要表達的思想

個人認為在學習的初始時間,有一位好的老師帶領很重要。可以是學校老師,也可以是身邊任何一位可以影響到自己的人。

我從小喜歡上語文課,因為我的第一位語文老師是一位很溫柔,耐心,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她對我們班同學的影響是春風化雨式的。她帶了我們小學六年,一直是班主任,我們小學同學相比其他班同學都很優秀。她對我來說,是奠基了階梯的帶路人。

初中時,有一位老師只帶了我們一年,但她熱情,創新的教學模式給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她鼓勵我們做札記,寫周記,不拘於內容,只要是生活中每一個令你銘記於心的瞬間,她對我來說,是打開了文學世界的大門。高中語文老師是一個和「意識流」的老師。她的教學不侷限於課本,上課給我們放《曉松奇談》,《巴黎聖母院》和《辛德勒的名單》等經典電影,她說高中語文已經不是在交內容了,應該是培養我們的語文素養的時候當你愛上語文,愛上閱讀,愛上文學,那你的作文也不會差
理由和上一位大兄dei一樣。我初中的語文老師是個頗有民國教書匠的老頭,固執又和藹,和我爺爺認識。我高中的語文老師是個特有氣質的女人,漂亮又有學問,嗓音清脆。所以我喜歡語文,為的就是他和她的一句表揚。我就是這麼膚淺,哈哈!

首先,喜歡你的語文老師。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