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悟空官方邀請!

吳昌碩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猶如長江黃河一瀉千里,勢如破竹而不可擋,勁如強弩而穿鋼甲之!

吳昌碩的行書及草書的用筆非常仿陸機《平復帖》的筆法,最明顯的標誌就是如錐劃沙,筆力頑強,筆氣厚重,筆勢強壯,特具強勁和滄桑感。

吳昌碩是第一個把大篆《石鼓文》臨出個性特點的人。他臨摹《石鼓文》幾十年,把《石鼓文》臨摹得生動有神,生機無限,活力四射,堪稱書法史上臨 摩《石鼓文》第一人,也是一個篆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人物。

吳昌碩的隸書用筆老辣,結字獨特,有力度,有厚度,有靈活度,字字有入木三分之感,字字彰顯著拙樸,厚重,大氣磅礴之勢!

簡言之,吳昌碩的書法是尚動尚美,天嬌放縱,無拘謹,無局限,幅幅都是渾然天成。吳氏書法的獨到之處就是強悍樸野,率放不拘,粗烈穠酣,從吳昌碩的書法中可以品到血性,咂到剛強,賞到風風風火火,體玩到有關生命的大放曠與文化的大樸質。由此,我不由得感到讚歎:吳氏之書,拙哉!壯哉!美哉!吳昌碩啊,您真是一個有民族氣節,有民族骨力的中國文人啊!

關於吳昌碩的篆刻和繪畫,不是本回答的重點,在此不在多述,望各位網友見諒。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

吳昌碩(1844-1927),名俊卿,字昌碩。浙江孝豐(今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國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他的書法中篆刻最為著名,他所臨石鼓文,參以兩周金文及秦代石刻,融合篆刻用筆,凝鍊遒勁,貌拙氣酣,有金石味道!

然後他的篆刻作品,無論是朱文還是白文,足漢篆。小篆或大篆,經過他的雕刻,都呈現出一種大氣,渾樸,厚重的感覺。

吳昌碩還有一個小故事,曾任江蘇安東(今漣水)知縣,但僅幹了一個月,不習慣官場,於是刻了「一月安東令」記之。

三面印,顧名思義就是一塊石頭三面都刻有印文了,我是這麼理解的,這樣的不多。白石老人就有這樣的作品,可以參考下,謝謝!釋文:「丁巳劫赤之餘,草間偷活,重遊京師歸後」。我所知道就這些了,如有不足,還望見諒!謝謝邀請!


吳昌碩書法的特點是一生專註於石鼓文,其行書中鋒行筆具有篆籀氣息,主要成就在於篆刻開一代印風。是為真正的大師!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