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9055.jpg

 

427參加嘉義市登山協會

草嶺古道之旅上午6點準時出發

一輛中巴載著興奮的登山客

從國道3號直奔貢寮鄉草嶺古道登山口

上午1050分我們已到達遠望坑親水公園

 

IMG_9063.jpg

 

草嶺古道是一條介於

臺北縣貢寮鄉遠望坑到宜蘭縣頭城鎮大里之間的山路

是先民開闢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之間的淡蘭古道中的一段

因為經過臺北縣及宜蘭縣兩縣分界山的「草嶺」

故稱之為草嶺古道

 

IMG_9070.jpg

 

路過遠望坑親水公園

沿著遠望坑溪往登山口前進

前行不久左轉入石板步道

即踏入草嶺古道

經過跌落馬橋舊址

從望遠坑親水公園到大榕樹

1.2公里走來輕鬆愉快

 

IMG_9068.jpg

 

淡蘭古道的開闢據說大約在清乾隆末期

經過多次修築到了清鹹豐六年完成

基隆經瑞芳頂雙溪到三貂嶺的路線

從此淡蘭通道即成為東西之間暢通的孔道

 

IMG_9073.jpg

 

順著古道蜿蜒而行的遠望坑溪

終年溪流潺潺水聲瀝瀝

沿途樹林蓊鬱梯田阡陌

彷彿世外桃源

 

IMG_9076.jpg

 

草嶺古道全長約八公里石磴如梯

當初初採用當地最常見的砂岩作為鋪設材料

後來歷經日人的拓寬

頭城鎮公所的修建

及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重新以砌石鋪設

而成為現今古意盎然知性與感性兼具的健行步道

 

IMG_9077.jpg

 

草嶺古道全程為石板步道

上圖是有名的仙跡巖

 

IMG_9079.jpg

 

聽說昨天古道有雨

今天老天爺特別照顧來此健走的山友

雨停太陽沒露臉陰陰的天候

最適合登山健行

 

IMG_9081.jpg

 

「雄鎮蠻煙」摩碣位於古道半山腰

海拔約240公尺

相傳是清同治六年(西元1867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

行至山腰之際大霧彌漫方向難辨

並聽說當地常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商旅

故就地題下「雄鎮蠻煙」四大字

摩崖刻勒在石碑上藉以鎮壓山魔

IMG_9083.jpg

 

 隊友漸行離我漸遠

腳程快的山友

老早就把我拋在後頭

 

IMG_9085.jpg

 

翻山越嶺古道行

蠻煙瘴霧澗邊昇

石階小徑任來往

笑看風雲訴我情

 

IMG_9088.jpg

 

虎字碑在接近草嶺隘口

海拔約330公尺

亦是劉明燈所寫於山徑步道旁的一石塊上

       以草書勒下「虎」字來鎮壓山魔

 

IMG_9091.jpg  

   

登上啞口附近的景觀亭

放眼草嶺風情

古道所經之處

沿途草木蓊鬱

生態豐富景觀優美

 

IMG_9101.jpg

 

所有隊員到齊

攝影留念 

 

IMG_9100.jpg

 

站在山巔瞭望

宜蘭美麗的海岸線一覽無遺

IMG_9106.jpg

 

 山外有山

嶺外有嶺

亭外有亭

站在高崗上

草嶺好風光

 

IMG_9107.jpg

 

 拾級而上

我欲乘風歸去

回到夢裡的故鄉

 

IMG_9108.jpg

 

 站在景觀亭

天氣晴朗時可以遠眺龜山島

俯瞰大里海蝕平臺及大里漁港

 

 IMG_9111.jpg  

 

 草嶺滿山遍野的芒草 

是臺灣水牛逍遙自在的生活空間

 

IMG_9117.jpg  

 

 下了鞍頂往大里前進

經過先民供奉的福德祠

我們再往海上眺望

欣賞霧雨迷濛的美麗海岸 

 

IMG_9115.jpg

 

從福德祠往大里走

我們選擇續走石板下坡道

景觀好又節省時間

 

IMG_9120.jpg

 

 這裡是淡蘭古道

先民經營客棧的遺址

部分石製欄杆還保存良好

 

IMG_9121.jpg  

 

原為林地護管所

興建於1970

防護森林發生火災、盜伐、濫墾之情事

1990年改建為旅遊解說服務站

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遊客需求

我們在此略為休息後

再往大里遊憩中心停車場前進

領對貼心準備的冰涼綠豆湯

向我們遙遙招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