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戶籍制度對於樓市去庫存不會有顯著的效果

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戶籍制度的存在,人為框定了落戶的限制,縮緊了供給端,進而推高了北上廣深這些熱點城市的房價。

建立在戶籍制度之上的房子往往是和相對應的教育、醫療、基礎設置、公共服務資源配套的。而作為我們普通人想要享受到這樣更加優質的資源就需要為此付出更高的代價去購買昂貴的的房子。

所以戶籍制度的存在本身反而對於房價的上漲是有利的,而落戶限制的放寬不僅不能幫助去庫存,還會拖累房價的維穩。

其實就現在而言,該買房的家庭也早就購置了房產,居民財富的 80% 都集中在了房子之上,我們剩餘的房屋購買力又還能剩下多少呢?

落戶限制的放開不過是促進了各省市之間人員的自由流動,對於那些買不起房子的家庭來說終究還是買不起房呢!不少二三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 2 萬起步了,購買一套不太大的房子都需要 200 - 300 百萬,普通家庭哪裡能具備這麼多資金呢?

房價大幅度上漲?這是天方夜譚。難道北京、上海動輒 1000 萬的房子再次翻一倍變成 2000 萬不成?幾千萬的數字說說是輕鬆,在人均幾千的工資面前又顯得如此誇張,這需要普通人不吃不喝多久才能攢夠如此多的資金?或許真的得「向天再借五百年」才夠用。

房子只是用來住的,肚子餓了沒辦法吃,無聊了沒辦法用來玩,而且一旦買了房子,我們活動的範圍就會很大限度地被鎖定在方圓百里之內。與其說房子給我們提供了安全感,不如說給我們的精神和肉體綁上了枷鎖,讓我們失去了追逐自由的羽翼。

總結

樓市漲價去庫存真是個偉大的「發明」,讓供過於求的商品不僅僅價格翻倍,銷量還猛增,可惜的是很多人到現在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戶籍制度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會放寬的,這對於樓市和大城市的原住民而言是巨大的利益挑戰,意味著大城市孩子的高考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意味著優質的公共資源將面臨更多人的瓜分,既得利益群體是不太可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謝謝邀請:

落戶政策放開後,肯定未來10年政策不變的情況下,一些大都市圈和周邊沒大城市群3-4線的城市。肯定會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

其實參考日本,韓國。這些已經提前進入都市化的城市群。 你會發現 日本國家總人口1.2億左右,其中超過75%分布在三大都市圈,分別是(東京大都市圈,名古屋大都市圈,大版都市圈)其他一些人口散布在零零散散的城市, 韓國首爾都市圈集中了韓國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口。

都市圈就像抽水機,小的城市>中型城市>大型城市>都市圈城市!

最後重點: 房價會不會有影響?

投資房產3大要點: 短期看金融 中期看政策 長期看人口

雖然國家「房住不炒」 但長期來說,以後得物業一定會是集中在大都市圈的才稀缺。最能保值!

謝謝觀看??


一句話,現在的老百姓對來自官方和某些代言人的忽悠司空見慣了,所以對各種忽悠也沒有太多的熱情了,放開二胎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不論是你放開二胎,還是戶口,人民沒有太多的熱心,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只學到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皮毛,總是天真的認為我們用四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二百年的歷程,可是很多人沒想過,資本主義百年的發展,已經不是原始的資本主義了,在這漫長的發展中逐步完善和修復,逐漸建立起了西方強大的保障系統,我們連一個強大的保障系統都沒有,你放開戶口,就業,就學,你能享受這個城市的最低保障?答案是否定的,接下來國家也有可能取消一切僅有的一點福利了!


看到關於發地址的話題就感覺泡沫快破了!看看現在的城市和縣城有多少的房子在閑著。可以是有三分之一的房子沒人住。但是為什麼房地產還是不停的在建呢?真的會有這麼多人去買房嗎?而且因為上世紀的計劃生育的規劃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或是二孩家庭。難道這些家庭都沒有房子嗎?一個家庭兩套房也處處有餘了。就算是炒房客也是有限的經濟來源啊!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死了連墓地都找不到人人還在替房子的銷路在惆悵?


肯定有利於去庫存!

放開落戶的城市,房價上漲不可避免!


落戶放開後,給空置房一個釋放的空間。凡有空置房的炒房客,在規定時間內必須轉手,不轉手的空置稅招手。


漲是肯定的了!還用問嗎?


夢該醒了……


城市落戶政策的放開,是社會的進步,是為這些城市發展需求,同時也為想進入這些城市的人口,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即便是落戶政策的放開,我認為也不會出現大量人口湧入某個城市的現象。比如你現在某個地方工作生活,會因為落戶政策的放開,而去另一個地方重新創業或者找工作嗎?能在某個城市落戶的人,是因為自己在這個城市裡有自己的工作或者事業。農村人口也不會大量湧入某些城市,進入後如何生活的問題困擾著他們。能在城市裡買房子的,基本都已經購買,放寬落戶政策也不會使買不起房子的人就有購買能力了,所以我覺得這種政策不會對去庫存,推高房子價格,起很大的作用。


上漲是必須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