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科普。


1)在交易上,人和人的區別可能是很小的,不管你在其它行業是努力的還是成功,在交易上,就都拉平了,在一個起跑線上。所以我們都不能說,在交易上,你是個成功者,還是個失敗者,這個概念用在交易上是錯的。

2)因為一般的知識用在交易上不再有效,所以並不是知識越多越好,學得多了也不一定有優勢,學得時間長也不一定有優勢。

3)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用在交易上是錯的,因為有許多交易是不保本的,收益高風險也大,所以有時候就算你很積極地去理財,還不如不理財好呢,至少不會大額虧損。

4)打破階層,成為更富有的人,理財是必修課。這句話也不對,還不如老老實實地996來得實在,這句話雞湯味太濃,我們要反對下。

5)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這句話有問題,在交易理財上,大部分情況下,狼沒逮到,孩子也沒了。

6)努力必有回報,靠賭一把是掙不到錢的。這句話是雞湯,許多情況下,花在交易上的時間越少越好。

7)理財是實現財富安全穩健地增長。只有低回報的理財產品才可以穩定回報,高回報的產品必然伴隨風險,那種又安全又高效穩健的理財根本不存在。

8)越窮越要理財。其實理財確實是富人的事情,和窮人沒幹系,這個要想開點,窮人進去市場一般是要被割韭菜的。


1.錯誤地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沒錢不用考慮理財

實際上,越是年輕、資產規模比較小的朋友,才越需要儘早的建立理財觀念,學習如何理財。

一般來說,從零開始學習理財,大概率要踩各種坑,交點「學費」不可避免。

資產少,意味著你試錯成本低,可以用很少的錢對市面上常見的理財方式有一個深入的了解。

哪怕因此造成虧損,損失的金額大概率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等你有一定資產了再去嘗試「排雷」,萬一有所閃失,損失就會讓你肉疼不已了。

2.錯誤地認為:有收益高、風險小、門檻低的理財產品。

一般不太正規的銷售會大力宣揚他們的產品符合以上特點,而我稱之為理財產品「不可能三角」。

門檻低收益高的理財產品,比如知名基金公司的主動基金,必須要承受股市每年的劇烈波動,做不到風險小。

風險小門檻低的理財產品,比如銀行賣的理財,預估收益率一般都不會超過6%,比不上每年M2增速。

收益高、風險小的理財產品,比如知名私募對沖基金,一般都是百萬起投。哪怕是A股打新穩賺不賠還要求有持倉股市值。

如果有同時符合以上三點的理財產品,金融機構們一定會加足槓桿衝進去搶份額,哪兒輪得到普通人參與呢?

3.錯誤地認為:理財就是炒股票

理財本質上是學習如何根據自身情況對資產進行合理的配置,而股票只是我們常用的一種理財工具而已。

比如一個年輕人,事業和薪資處於上升期,沒什麼負擔,那他就可以嘗試主要投資股票、基金,剩下的錢存銀行準備買房或者給自己買一份保險。

比如一個中年人,事業遇到天花板,家裡上有老下有小,那花很大的精力去看盤追蹤股票走勢就不太現實。

他可以選擇申購優秀的主動基金或者指數基金,讓專業的人幫他打理資產,同時配置一些債券、保險以備不時之需。

時不時還可以跑跑樓市,看看有沒有置換房產的機會。

雖然股票是目前中國人理財最容易接觸到的大類資產之一,但它只是一個工具。

學會理財是讓你了解這個工具的優勢和缺點,然後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要不要用,怎麼去用這件工具。

4.錯誤地認為:交易費用不重要,那都是小錢

一般人在理財過程中容易看到收益而忽視費用。

比如基金常見的1.5%申購費和0.5%的贖回費,和股票普遍萬三的傭金加上賣出千一的印花稅

雖然單次費用看上去不多,但如果疊加上頻繁操作的習慣,有時候積累的費用支出會讓你大吃一驚。

比如一個總金額兩萬的賬戶,一周更新一次持倉股,一年滿倉交易50次(股票新手的通病,管不住手),總的交易金額就是兩百萬

要交給券商600塊傭金,還要再上交給國家1000塊印花稅

交易不虧不賺的情況下,費用已經讓你的資產縮水了8%。

有多少人能靠炒股每年穩定把這8%賺回來呢?

風險提示:本文僅為信息分享,不作任何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本人12年投資經驗,曾任某國有銀行高級經理,前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產品專家,雪球基金組合排名TOP3.

如果你不懂得任何理財知識,也沒必要擔憂,你可以試試下面這個由我主講的小白理財訓練營課程

從零到贏--理財小白訓練營?

www.zhihu.com圖標

1、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

雞蛋應大頭朝上,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內,溫度控制在2~5℃。??

2、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出門方知行路難。??

雜樹枝據說30元一噸,批發大米3元一公斤。??

出門有私家車、公交車、地鐵、網約車、共享單車…空運、海運、高鐵、高速、國道四通八達。??

3、放賬如賒賬,討債如修仙。??

又騙我!修仙哪有那麼簡單???

4、富從百合起,貧從不算來。??

搞百合就能發家致富?

5、婚禮鋪張,兩敗俱傷。??

酒店和婚慶是雙贏! ??


誤區1:學會理財就能實現財務自由

受很多財商課程的熏陶,理財往往會和「財務自由」這個詞聯繫起來。

「每個月1000塊,每年收益率15%,四十年後你就能成為2000多萬身家的千萬富翁。」

類似的說法你應該在很多地方都有看到過,這可能也是很多理財小白願意學習的動力來源。

從數學的角度,複利公式倒沒有問題,但現實中這樣的結果卻很難實現。

難點,就在於要如何保持「每年年化15%的正收益」。

要知道世界級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年化收益也才20%左右,而且他還是出生在美國發展最好的年代。

理想情況的財富增長曲線

理財並不能一夜暴富,理財是通過合理規劃你的資產,做好不同人生階段的資金適配,在保障財務狀況穩定的前提下,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在人生這場漫長馬拉松,能擁有更加從容的姿態。

誤區2:資金少就不理財,等有錢了再理財

很多人覺得自己目前的本金比較少,可以不用理財,等以後有錢再理財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合理規劃和安排,哪怕你擁有50萬、500萬甚至更多的時候,也還是會不知所措。

同時,當你本金少的時候就開始嘗試去理財,儘管可能會遇到一些坑,但是由於本金少,這個虧損還是可以承受的。

但是,當你充分積累本金後才選擇開始理財,因為缺乏經驗,踩坑所付出的代價就不簡單了。

理財是一個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的過程,管理10萬資金和管理100萬資金,兩者所需要承擔的壓力和考慮的因素也是不同的,這種駕馭財富的能力不是新手村自帶的,只能通過一路打怪升級才能點亮技能。

理財要趁早,不踩過幾次坑,誰也不敢說自己是一棵成熟又自信的老韭菜。

誤區3:理財需要買最好的產品

大多數人接觸理財時,會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挑選理財產品上。

但基金也好,保險也好,這些金融產品都不是普通的商品,不是喜歡的/好的/划算的產品,就能直接買買買。

對於金融產品來說,「好不好「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合不合適」才是做決定最關鍵的因素。

以某重倉科技行業的基金為例,雖然一天就可以漲8%,但隨後也可能會面臨-9%的跌幅,這樣刺激的波動,小倉位試試倒還可以,重倉這種基金就未必適合大多數人了。

保險也是這樣,當你花時間研究了海量資料,找到一款性價比極高的網紅重疾險,投保時才發現身體有個小毛病,健康告知不過關,那這個「好保險」也就未必適合你。

理財的本質是實現錢的有效配置。

資源配置是經濟學中一個核心原理,因為錢總是稀缺的,通過理財讓合適的錢做合適的事,我們才能讓手頭上稀缺的錢發揮最有效的作用。比如保命的錢不能用來做風險投資,退休養老的錢也不應該只存在銀行活期裡面。

因地制宜,因人善用,這些詞語和理財的本質也是相通的。

最重要的,就是「合適」兩個字。

靈魂挎問:理財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看到這裡,不妨想想,理財的最終目標到底是為了什麼?

剛接觸理財時,我們可能都喊過「一年五倍,每月10%收益」的豪言壯語。

但後來慢慢明白,這些機會可能存在,但必然不是常態。

即使存在,沒有歐皇的運氣、過人的勇氣或是獨到的眼光,也不是作為「普通人」就敢重倉把握的機會。

就像年輕時喜歡過的校花/校草,可能幻想過很多次相遇的場景,但現實卻是直到畢業時人家都沒記住你的名字。

儘管想像的種種美好沒有發生,但你依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找到願意和你「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那個人。

理財就是這樣一件事,它不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冒險,而是認清平凡生活的本質之後,依然努力靠近的英雄夢想。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 配置好能覆蓋疾病、意外等風險的保險
  • 讓自己在事業期保持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投入
  • 通過理財為不同時間屬性的錢,找到與之匹配的理財產品
  • 最終實現財富的積累和增值,擁有更多自由的生活選擇權

這才是我們普通人理財的終極目標。


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完善,理財這兩個字逐漸在大眾中風靡起來。但事實上,大部分覺得自己了解理財的人,都對理財的理解有著誤區。

誤區 1:我收入那麼低,理財有什麼用?

理財難道真的只是有錢人的遊戲嗎?當然不是。就算是普通的上班族,也能夠通過理財改變命運。那麼理財對於普通人到底有多重要呢? 一個普通上班族,如果理財能夠長期實現年化 10% 的收益率,那麼退休時總財富將額外增加 69%。想像一下:年入 10 萬和 17 萬的區別,年入 100 萬和 170 萬的區別

當然,這個結論是基於許多假設條件的,比如假設年收入增速 10%、儲蓄率 30%、工作 30 年等。不同收入增長率、投資收益率情況下,理財收益與工作收入的比值如下:

可以看到,當投資收益率能超過 15%,理財收益將超過工作收入。因此,這個表格基本可以量化地表達理財的重要程度了:理財收入可以接近甚至超越人一生工作所創造的財富價值

誤區2:我能夠通過理財實現一夜暴富

有人認為理財就是賺大錢,看著網路上各種大牛的神奇收益率,明明自身對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工具一竅不通,卻一咬牙,一跺腳,狠下心跟風殺入市場。最後的結果通常是這樣:

進入市場前幻想一夜暴富

進入市場後發現虧損慘重

理財從來都不是可以實現一夜暴富的手段,理財的目的是實現自身財富持續穩定增長。在理財前,投資者們首先應該考慮自身的基本條件:我的風險偏好如何?我的風險承受能力又如何?我的投資周期怎麼定?在考慮完自身條件之後,接下來才是依據自身的條件謹慎選擇於自己基本條件相匹配的理財方式。學習如何用理財思維去思考,有明確目標,做好規劃,保持理性以及有足夠的耐心,才能真正實現財富的增長

誤區三:基金定投 5 年翻10倍

這句話真的害人不淺,自從巴菲特說過指數基金賺錢後,網上很多人都在大肆鼓吹基金定投的魔力:更有甚者甚至放出了基金定投一定能實現財務自由的言論。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拿市場上最常見的滬深 300 指數為例子,根據定投計算器的計算,定投 5 年也才做到了 25.41% 的收益率,這顯然無法達到財務自由的標準。

當然,這並不是說基金定投就無法實現財務自由了。基金定投需要擇時,需要會挑選基金。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投資了 興趣趨勢這隻基金,並且我們學會了擇時,那麼,我們的絕對收益甚至可以高達 2000.69%,也就是,翻 20 倍!

說到這裡,理財不是瞎理,基金定投也不是亂投,如果你想要走出這些誤區,學會基金挑選技巧,實現財富持續穩定增長你可以試試這個「從零到贏——理財小白訓練營」

從零到贏--理財小白訓練營?

www.zhihu.com圖標

我說完了~還想看更多內容的話,關注我叭~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