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上課笑場,我經常笑場啊!今天下午就笑場了,正講著課呢?看見最後排的一個男生睡的香啊!看著他睡的香,想起了動畫片中的人物,笑場了。學生起先一臉懵逼,我一說,大家哈哈一笑,課堂更融洽了 ,學生也不打盹了,效率不更好嗎?我經常會被學生逗樂的,學生在課堂上永遠都會有一些讓你防不勝防的答案。放自己的架子,融入到學生中去,自己的教學工作變得有趣,也變得輕鬆。每天板著臉的老師好多,也沒見他們的成績有多好,在課堂上關鍵抓住學生的心,吸引著他們,比你嚴厲的要求效果好很多。


在教育教學實際中,「笑場」其實並不是小概率事件,對於有些笑點比較低的人來說,可能,還會成為大概率。但「笑場」事件一旦發生,處理不好,就可能打擾教學進度,破壞教學氛圍,甚至引發師生矛盾;而處理得當的話,「笑場」就是很好的師生關係的潤滑劑,教育教學效果的催化劑,良好情緒的保鮮劑。

而這個處理,其實就叫做教育智慧。

一般來說,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笑場」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來自與教師,一個是來自於學生。

先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一年,我上公開課,那個時候剛剛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中,我自己也是半生不熟的,而學生,則都非常期待。

我花了很長時間,和計算機老師一起,製作了ppt,反覆演示之後,就準備上場。

上課之前,聽課的老師和學生,把教室擠得滿滿當當的,特別是一些老教師,滿頭的銀髮配合期待的眼神,頗為讓人感動。按照要求,我需要將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展示出來。於是,我熟練地點擊電源按鈕,打開電腦——打開電腦——打開電腦。

我們那個時候用的電腦,配置都不高,有的時候,開機都很慢。但沒想到,今天尤其慢,關鍵是,屏幕上出現了一條貪喫蛇慢慢爬行的畫面,那條蛇,就一直爬,一直爬,電腦,起碼2分鐘1而那羣可惡的孩子們,那腦袋,就隨著貪喫蛇的方向,搖啊,搖啊,嘴巴還像要喫東西一樣,一張一合的。

終於,有一個聽課的老師笑了,然後,若干老師笑了!

但隨著大家的笑聲,但鬧也終於啟動了。

我急中生智,第一句話就是「在我們等待電腦開機的過程中,我在想,如果沒有飛一般的速度,我還不如使用粉筆。如果你們能夠在將來,將電腦的運行速度提高,我會感到驕傲。」結果,一個學生大吼了一聲「我可以!」在大家驚愕之際,一個老師鼓起了掌,其他老師和同學,自發把掌聲送給了他。

現在,那個學生,是一個IT精英——他沒有能夠提升計算機的速度,但精通網路。

我還遇到過一個笑場的事。我剛工作的時候,普通話不標準,最大的困難,就是「f」「h」不分。情緒平和的時候,比較注意,不會。但一著急,情緒一激動,語速一塊,就會露出馬腳。有一次,我給學生朗誦辛棄疾的一首詞《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就把「fen」讀作了「hun」。這沒什麼,關鍵是最後最後一句,感情低昂,情緒低沉,包含人生之感慨,未能建功立業之遺憾的一句「可憐白髮生」被我聲情並茂地讀成了「可憐-白-話-生」!

本來目的是想讓同學體會辛棄疾詞的悲壯,沒想到,噗呲噗呲,同學們笑得前仰後合!你看,所有的氛圍都沒有了吧!

我也很尷尬啊!怎麼辦呢?笑場之後需要救場啊!幸虧我還算機靈——轉移話題,是救場的重要方式,於是,等他們笑的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時候。我說你知道我為什麼要讀成「白話生"嗎?由於和學生關係非常融洽,有的就說「你讀錯了嘛」「你不是講過你fh有時不分嗎」。「錯!」我斬釘截鐵說,「這是有原因的!」

於是,我就給他們講辛棄疾出生在北方,少年時到了南方,後來長期在江西福建做官,而福建有些地方fh不分,有個小品裏就說「 我是胡建人啊」!

請注意,錯了就是錯了,學生心裡明白著呢。

你猜,我最後說什麼,來化解這個笑場?

我說,「什麼叫知識,什麼叫文化,什麼叫水平,就是明明錯了,都可以找個理由來敷衍」!最後還要調侃一句「有本事像我一樣!」一直到現在,那班學生,見到我,還會津津樂道這件事。有的當年調皮的,見到我,遠遠就會大叫我一聲,然後「可憐白話生」!


師生上課笑場是經常遇到的情景,笑場可能來自於學生的惡作劇,比如學生偷偷挪走站起來回答問題同學的凳子,學生答完題直接坐在了地下等,也可能是一個有趣的錯誤,更多可能是老師的一個小小的失誤,或者是一個笑話。至於怎麼處理,就要看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智慧了。像學生惡作劇等,只要不是故意擾亂課堂,教師就調侃或善意的批評,既保持氣氛,又繼續上課。

一般來說,笑場正是調節課堂氣氛的好機會,教師多半會利用這個機會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讓後面的教學環節更容易進行,教學效果往往更好。

我給大家講一個笑場的故事:那時我在讀高二的時候,有一天上語文課。語文老師提問我們背誦蘇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只聽一女同學站起來背誦到:…「故國神遊,應笑我多情,早生華髮」…當大家聽到「應笑我多情」時,全班鬨堂大笑,老師和同學們笑成一片……

這在今天看來就是一個典型笑場的故事,「多情應笑我」其實它的現代漢語的意思就是「應笑我多情」,但在高中男女青年學生特別敏感的年代,提到「多情」二字,能不樂嗎?後來老師和大家笑過也就拉倒了,課還是繼續上了,總之那節課至今覺得還很有意思。

當然,笑場如果處理不好,引起老師和學生的尷尬和反感,甚至影響課堂效果,那就不好了,所以老師們一定要注意。


上課笑場,我曾經也遇到過。給你提供3個解決辦法供你參考:

1. 轉過身在黑板上板書。板書時可以稍微慢一點,假裝一邊書寫一邊凝視黑板上某一點並一邊思考的樣子,趁機穩定一下自己的情緒。

2. 向學生承認自己忍不住笑場了。然後讓他們配合你不要笑了,否則你沒法講課了。大膽承認笑場,有時候反而更會贏得學生的好感,讓學生覺得你和藹可親。

3. 藉口上個廁所。的確控制不了的時候,可採用這個辦法。去洗個手,用冷水擦一下臉,往往就有效果。

但願你看到我的建議時,已經沒有笑了????。


只要是「我本抱著一顆赤誠的心而來……」那就沒有關係……我有位同事教語文的,聽學生說他上課就幾乎是照著參考書唸的,所以課貌一般比較平淡,但同時聽說有個現象他會有時嘗試在課堂上給學生講笑話,而經常學生沒笑可他自己卻猶自笑個不停……這裡面或許有著個人講課「茶壺裡煮餃子倒不出的」因素,但與此同時呀,最起碼說明他還可能知道自己講課不是很生動但還是有意識去講笑話去嘗試活躍課堂去激發學生興趣的……從這方面講他還是有著責任心和使命感的,而另一方面哪怕那些笑話都已經被他講得不好笑學生都不笑而只有他自己笑了,那也證明他那些個時刻還可能是真正進入了角色而且可能當堂的自我感覺還真是不錯的,而那也有利於他在現有水平上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自己的水平給學生上課,而於學生們來說,可能長期聽他照本宣科是有點乏味,但不時看看他講笑話大家不笑而他自己卻笑得很來勁這場景也不失為對相對平淡課堂的一點調料添入,而且從學生都會課後說出那樣的場景,那就證明那場景也不一定就全是壞事,甚於言之,由於那個老師自己做班主任要求比較嚴厲他班成績還是不錯的,所以,對於老師笑場這件事就可等同於某些娛樂明星笑場一樣,只是增添了舞臺或者是課堂上的快樂空氣而已,那一切就權當茶餘課後的談資也還是不錯的……


上課笑場不見得是壞事啊,我覺得課堂氣氛活躍一點,有助於師生互動,促進課堂教學。

只要不是個別學生故意擾亂課堂秩序,我覺得老師應該微笑面對,然後迅速把話題再轉回到教學內容上來。就當做和同學們開一個小玩笑罷了。

笑場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起承轉合,迅速收場,如果能做到收放自如,也是課堂教學掌控能力強的表現。


挺好的表現,沒必要這麼介懷。

我們都是普通人,不都說了嗎,師不必賢於弟子。而且哭笑本來就是人的正常情緒,只不過上課時這樣做的人少了一些,才顯示有點不合適。

但是你能笑場,起碼證明你對你講的東西認識很深,笑話也是需要認真聽才能笑的。而且你這也是真性情的表現和抒發,做為老師,能把真的一面展現給學生,應該是他們的運氣,何況他們也會很開心。

希望你擺脫傳統教育一本正經的囹圄,發乎本心,任其自然的方式我由衷的欣賞和喜歡。當然了這種事情你也沒必要常態化,就順其自然挺好,別太放心上。


笑場最好還是不要出現。萬一出了,只好分情況隨機應變吧,比如裝蒜不當回事了,比如幽默貶損自己了,比如玩笑嫁接於他人了,比如正兒八經地道個歉了,等等。謝謝??


隨機應變,發揮智慧幽默的風範。


真性情哈!如果是因為學生的搞笑回答讓你笑場,笑完趕緊跟學生道謝提供這麼好玩的回答,然後跟學生一起探討有沒有更好的回答;如果是自己給自己的表現逗笑了,笑完後及時止住,不留痕跡為自己打圓場,告訴學生很喜歡與他們一起上課,心情愉悅,笑口常開,盡量快點轉移剛才笑場的關注點,讓學生投入下一個教學環節。

但是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嘲笑學生的回答或行為,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保護學生的心靈。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