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在我們那裡也是這樣的,不可能用向收水稻那樣脫離菜籽。我們那裡冬天基本上都是地裏種油菜。夏季都是種花生啊,芝麻呀,大豆啊什麼的。油菜一般長到八分熟就可以收割。不能等到全部成熟才收割,那樣就會有一部分爆裂,損失就可大了。之所以收割了以後要放在田埂上曬是因為收割的時候油菜還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說收割就把他脫粒下來是很容易浪費。而且也不容易脫粒,因為有水分,它會粘在油菜殼上。不能完全脫落,就是曬幾天,也不能全部把油菜籽脫乾淨。在收油菜籽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是用一塊很大的油布。癱在地上,然後把油菜桿放在上面,人在上面挨個使勁的踩,最後把桿上的油菜籽抖乾淨,然後用篩子把它的殼篩出來。下面就是油菜籽了。儘管這樣,仍然要把它重新曬好。因為好多時候是不可能一次性把它抖乾淨的。因為收割的時候是很難把握狀況,不是老了就是嫩了,總有一些沒有抖下來的油菜籽。我們還要第二次。來把它抖乾淨。不想浪費是很麻煩的,所以說用收水稻的方法來收割油菜籽是根本不行的。這跟我們收穫芝麻是一樣的情況。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滿意就請關注吧,更多精彩內容等你來看。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如果油菜用小麥收貨方式就損失大了,油菜在我們農村仍是主要的油料農作物,價格多在2到3元上下浮動,整體波動呈下降趨勢,這也與近幾年菜籽油用量減少,用油偏小眾化,而且油菜正處大量種植期,且收購商積極性一般造成。

它的收割由於各分枝和主幹的成熟時間差異,極難控制收割時間,一直是農民關注的問題!當然不能用小麥的收割方式,小麥現在多採用聯合收割機,在小麥蠟熟期中末期或完熟期一次性收割完成。油菜如果等到這個時期,即會果夾自然熟裂菜籽脫落地面,損失過大,易在8至9分熟時收割。也不能使用小麥那種聯合收割機,那種機器偏大,收割時極易造成果夾的飛濺散落,需要使用專門的油菜籽小型收割機,但較人工碾打浪費仍較多。

一般油菜成熟不同於小麥,以先幹後枝,先下而上的順序,有句俗話講:取粒辯收,早晚會丟!要觀察主幹中部和中部分枝,各取8枚果夾,共計16枚,如發展果夾內褐色與半褐半紅色各佔一半,則適合收貨,收貨後將油菜顆分多處小堆地裏堆放,最少4天最多一週時間,提前觀測天氣預報選擇晴天,迅速攤曬碾打,揚皮取粒。如果用機器收割可適當將收貨延後。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三農信息,請關注「瞳影簡生」!


你好,京博農業很高興被邀請回答問題。

油菜收割需要晾曬的。經充分後熟的種子粒大飽滿,產量和含油量提高。脫粒後的種子不宜馬上裝袋堆放,否則容易發熱黴 變,應採用晾曬、烘乾等方法,使含水量低於9%時裝袋 存放。


感謝邀請,水稻可以直接脫粒,是因為熟透了,油菜也不同,不能等睡透了再收割,因為熟透了,果實就脫落啦,所以要擺在田裡曬乾脫粒。

油菜是油料作物,主要榨油,曬乾也為了蒸發水分。


每年最痛苦的就是收油菜和高粱


一個是直接收稻穀,一個是收殼裡面的顆粒

因為如果油菜殼過於幹,就會一碰就炸開,導致在收割的時候大量油菜籽就會損失在地裏,所以收割油菜要在沒有它的殼還沒完全乾的時候把它割下來放地裏曬,等殼一干就要馬上脫粒。


油菜完全莢乾枯了,機器收割一碰就會撒落一地,相對浪費較多。所以長期傳統以來先割曬曬,曬乾後輕輕抱到塑料布上踩油菜。現在也有油菜專門收割機,收穫時期要求嚴格,過早籽粒難脫莢,過遲撒落較多。


油菜籽不比稻穀,稻穀成熟後,籽粒在稻桿上的符著力強些,輕易不會脫落,油菜籽卻不一樣,等他熟透,一碰就掉了


是這樣的,油菜,如果割下就能脫離,那麼在割的過程中,就會有很大損失。油菜殼過於幹了,一碰就炸開,在收割的時候,肯定有碰撞的情況,這樣菜子粒全部掉地上了。所以收割油菜要在沒有它的殼還沒完全乾的時候把它割下來放地裏曬,等殼一干就要馬上脫粒。很多就會問,殼沒幹油菜籽應該沒老吧,這個籽是老了的,外麵包菜籽粒的外殼,不能等它全部老了再割,這樣在還沒割的時候粒就易經掉地上了。


關於油菜的收割問題:我們農村收油菜都是等到季節到了有點黃時割到鋪在田裡等曬乾了才採的,如像小麥一樣收是決對行不通,剛割的油菜是有點青,等曬兩天又易炸,收時格外注意避免撒在地裏,如有其它見解請多指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