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2月12日,裕隆皇太后臨朝稱制,並以太后的名義發佈了《退位詔書》。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正式退位。

由於傳承了幾千年的封建帝王制所造成的慣性思維,因此,當時有不少老百姓實際上並沒有受到革命的影響,他們依然把溥儀看作是皇帝。民國政府爲了防止意外發生,特別允許了溥儀留在紫禁城裏繼續生活,並且還承擔了他的所有生活開支。

(溥儀舊照)

這也就是說,雖然溥儀不再是皇帝了,但其實只是名頭上發生了變化。他過的,依然是皇帝的生活。

1924年,馮玉祥發動了北京政變,溥儀和太監宮女們都被趕出了皇宮。

第二年,溥儀移居天津,開始了長達7年的天津生活,再後來,他就被日本人弄到了東北,成爲了“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東北被蘇聯攻陷,溥儀也被蘇軍拘留。一直到1950年,溥儀才又重新回到中國,被關押在了撫順戰犯管理所。

在溥儀接受改造的9年中,他利用空閒時間,寫下了“反省式”自傳《我的前半生》。

溥儀披露了不少在紫禁城居住時,不爲人知的祕密。他在書中寫道,以前的他,對太監和宮女們都曾充滿了恨意。

(隆裕太后舊照)

溥儀對宮女有恨,可以理解,畢竟他自身的生理問題,正是因宮女導致的。那麼,他爲什麼會對太監有恨意呢?

由於溥儀自小患有胃病,裕隆太后便對溥儀的飲食特別上心,尤其講究膳食均衡搭配。有一次,裕隆太后命令太監給溥儀帶去了一袋板栗。當時的溥儀年紀小,從沒見過板栗,三下五除二就喫了個精光。身旁的太監雖然知道暴飲暴食不好,但也不敢阻止小皇帝這樣做。

結果板栗喫完後,溥儀當時就肚疼難忍,疼得在地上直打滾。

裕隆太后知道這件事後,將太監狠狠地處罰了一頓。並且要求溥儀接下來一個月,只能喝稀粥養胃。

在對溥儀提出要求後,裕隆太后還特別囑咐太監,千萬不能再出現類似的情況,一定要盯好溥儀,不能再讓他亂喫東西了。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裏,溥儀頓頓喝稀飯。每次吩咐太監去給弄點油腥,太監都以裕隆太后有令,給推脫掉了。後來有一天,溥儀實在是忍不住了,便偷偷跑去偷了個豬肘子。結果還沒來得及喫,溥儀就被太監按在地上,手裏的豬肘子也被搶走了。

這件事,給溥儀帶來了很深的陰影。

(清末太監,圖取其意)

後來,溥儀一旦在飲食上出現了肚子疼、脹氣等現象,太監們害怕受到太后的懲罰,便常常讓溥儀蹲地,或者砸手,用這種土辦法來解決腸胃問題。

久而久之,溥儀就愈發憎恨太監。他後來略微長大之後,便經常毒打太監和同樣憎恨的宮女來出氣。

到了1959年,溥儀被特赦出獄。經過長期的改造後,溥儀對之前做過的很多錯事充滿了悔恨。爲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溥儀曾專門到一個大雜院中,探望了一羣當年服侍過自己的太監。

由於沒有子女,再加上常常受人歧視,當年的太監們幾乎都生活在這裏,相互照應着。當溥儀走到他們面前時,太監們差點沒有認出他,等溥儀親切地呼喚他們時,太監們霎時間熱淚盈眶。他們顫巍巍地跪在地上,齊聲高呼“萬歲爺”。

一句“萬歲爺”,頓時讓溥儀心中積鬱多年的陰雲徹底消散。他迅速扶起一衆太監,告訴他們,現在是新社會了,早就沒有什麼“萬歲”了,人人都是平等的,應該叫他“同志”纔對。

可是太監一時改不過來,有的甚至喊“萬歲同志”,搞出了這麼個啼笑皆非的稱呼。

(參考資料:《我的前半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