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來到魏無心的實驗室

  這裏生產你的人生防腐劑

  我在西班牙旅行的時候,又去了一次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

  這裏主要收藏了畢加索青少年時期在西班牙學畫時的作品,我們耳熟能詳的畫作並不多。

  不過,這座博物館我還是很推薦大家去一次。

  它位於巴塞羅那的哥特區。在中世紀的狹窄巷子裏,彷彿掉入時間的隧道。轉來轉去,就來到一座規制恢弘的大宅院。曾經的貴族故居,如今變成了畢加索博物館。

  館內大部分地方不可拍照,我用手機略拍了一點點,剪了條小視頻給大家看。

  在視頻最後,無心問了一個問題: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畢加索心中的偶像是誰呢?”

  這個問題,我也是到了這個博物館,才明白的。

  在世界藝術史上,畢加索絕對是個寶藏男孩。

  他在生前就獲得了巨大聲名,賺得盆滿鉢滿(想想可憐的梵高,一輩子只賣出了一張畫)。

  在私人生活方面,他可謂世紀大渣男,禍禍了不少女性。關於這點,無心之前還寫過一篇文章,《

  談藝錄 | 出軌無數次的真·渣男畢加索,最終是被驚才絕豔的這個女人給綠了

  》(點擊左邊標題即可回顧)。

  在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我順着展館一個個看過去,當進入最後最大的兩個房間時,看到迎面巨大的一幅畫(下圖)。

  emmmm,怎麼看着感覺這麼眼熟呢?

  這不是《宮娥》(Las Meninas)嗎?!我立馬拿出手機,百度出了原作。

  《宮娥》大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畫作之一了,雖然名氣沒有《蒙娜麗莎》那麼大,但是在歷代畫家們的心中,大概比蒙娜麗莎受歡迎多了!

  畫家委拉斯凱茲,正是畢加索的同鄉,西班牙史上最著名的畫家之一。而他的這幅《宮娥》,大概養活了幾個世紀的藝術史作者和美術評論家吧!

  這幅畫創作於1656年,畫中的地點,就是當年備受西班牙國王喜愛的宮廷畫家委拉斯凱茲的宮中畫室。

  整幅畫的中心,是小公主瑪格麗特。其他人物則環繞着小公主。

  關於這幅畫,歷來有很多有趣的討論。

  比如,委拉斯凱茲當時到底是在給誰畫像?

  有的認爲,當然是C位的絕對主角——小公主瑪格麗特!

  也有人覺得,從人物的 pose 和角度來看,當時的場景或許是這樣的:畫家正在給國王夫婦繪製肖像,不料小公主突然跑了進來,兩位宮娥立馬圍繞着她,照料着可愛的瑪格麗特。

  這種推測,無心還是蠻同意的。

  再比如,這幅畫爲啥叫《宮娥》?

  小公主左右兩邊的那兩個宮女,既不是身份最高的,也不是畫面最中心的;甚至,這倆人都沒有面對觀衆,只露了個側臉。根本就不大起眼嘛!

  關於這個問題……至今也沒有什麼讓人信服的標準答案。

  至於這幅畫中的主咖到底是誰?

  除了小公主之外,還有人認爲本畫的靈魂人物應該是鏡子裏的國王與王后夫婦。畢竟,他倆不但地位最高,而且剛好在整幅畫的中心處。

  其實,與國王夫婦平分秋色的還有一位,就是他!門外那個神祕的男人。他可能是國王的隨從侍衛、宮廷管家,也或許是畫家的親戚。

  男人回眸,以高深莫測的笑容,注視着每一個欣賞這幅畫的人。

  還有一些專業人士另闢蹊徑,研究了一下畫面上部黑黝黝的兩幅畫。

  利用現代的科學手段,將畫面上部進行提亮之後,有了一些新的發現。

  描寫女神的《彌涅爾瓦懲罰阿拉克尼》(Minerva Punishing Arachne)掛在靠王后一側,而阿波羅的傳奇故事(Apollo's Victory Over Marsyas)則放在靠國王的一側,這應該是畫家精心安排用來恭維國王和王后的。

  看,大師的諂媚,都是這麼有格調。

  關於委拉斯凱茲的不朽之作《宮娥》,就先說到這裏吧。原作收藏於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

  僅僅憑藉委拉斯凱茲和戈雅的衆多名作,普拉多美術館就值得專程去一次哦!

  普拉多美術館內景

  前面我們就說到,《宮娥》這幅畫,是最受偉大藝術家們垂青的一幅不朽名作,這些大師熱情地創作了不少“同人作品”。

  在“同人作者”的級別方面,《蒙娜麗莎》恐怕都比不上。

  比如畢加索,他在1957年的時候,以自己的理解和技法,一口氣創作了58幅另類版本的《宮娥》。是的,你沒看錯,足足有58幅!

  其中包括45幅原作的變體畫、9幅鴿子圖、3幅風景畫,和1幅他妻子Jacqueline的肖像。

  給大家看看其中的幾張。

  它們看起來風格都很狂野,構圖和技法不盡相同。

  不過,這些變體畫幾乎都完整地包含了原作《宮娥》的要點:

  比如11個人物+1只狗;再比如,牆上掛着的兩幅畫、天花板上的兩個鉤子,以及畫面最右邊的兩扇窗戶……

  畢加索還畫過小公主瑪格麗特的單獨畫像。

  仔細對比原作,嗯,還是有神韻的……

  另一位西班牙老鄉,達利,當然也是委拉斯凱茲的迷弟。同樣畫過許多次《宮娥》。

  前面的畢加索,雖然筆法狂野,但其實大致上還是遵循了《宮娥》原作的內容來進行的。達利就比較天馬行空了。

  下面這一幅呢,把原作裏的場景、人物簡化了一下,變成了懸浮於夕陽與海面之間的一塊畫板。作品之外的觀衆,則彷彿手持畫筆,正在創作這幅傳奇之作。“畫中畫”的結構,讓原來《宮娥》的嚴謹宮廷氛圍,變得溫柔浪漫了起來。

  達利的另一張《宮娥》就更出名了。

  這一次,他玩的是極簡風。僅僅用了深淺不同的黃色,就完成了整幅畫,甚至還很有立體透視感哦!

  畫中,以1-9個數字分別代表原作中的9個主要人物以及狗狗(鏡子裏的國王夫婦就省略了)。

  你還別說,這9個歪歪扭扭的數字,居然相當符合原畫中的人(and 狗)的姿態!還挺傳神!

  如果仔細看,你還會發現,7這個數字出現了三次。分別代表了:畫家、畫板以及中間小門裏的侍衛。

  據說,達利是以這三個7,代表了他自己、摯愛的藝術,以及7歲時夭折的小弟弟。三個7,可見手足情深,他從未忘記自己早逝的親人。

  除了上面兩位西班牙大畫家,波普藝術代表人物理查德·漢密爾頓(Richard Hamilton)在1971年的時候,受德國媒體《Propylaen Press》的邀請,爲紀念畢加索的九十誕辰創作了一幅“變體之變體”。

  這幅畫很有意思,在保留了委拉茲凱茲原畫結構的基礎上,有機結合了畢加索的繪畫風格,還對畫中的各種形象作了有趣的改編。

  比如,畫面最前方橫躺的狗成了一頭公牛,模仿自畢加索早年的作品《瀕死的牛》(Dying Bull);公主身邊的宮女、隨從以及侏儒,都以畢加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代替。

  鏡子中的國王和王后改成了漢密爾頓和他的妻子;牆上的兩幅神話作品,則神不知鬼不覺地被置換成畢加索的《L’Aubade》(《裸女與音樂室》,1942),和《Three Mucisians》(《三位音樂家》,1921).

  而委拉斯凱茲當然就變成了畢加索本索。就連委拉斯凱茲胸前佩戴的紅十字標誌也變成了“鐮刀斧頭”(畢加索曾加入過法國GCD)……

  總之,越看越有意思!相信畢加索本人應該也會很喜歡這幅畫。

  繪畫史上模仿過《宮娥》的還有西班牙的戈雅、法國的德加、美國的薩金特和惠斯勒等等,統統都是名垂千古的大畫家,可見《宮娥》簡直就是幾百年來的藝術家靈感之源,厲害了 word 委拉斯凱茲!

  就連攝影藝術家也模仿過這幅作品。

  美國的Joel Peter Witkin是一位哥特風格攝影家,他擅長拍攝侏儒、畸形人、同性戀等等在當時社會比較“異類”的人物,營造出有些暗黑的畫面氛圍。

  他也創作過一幅《宮娥》,你們品品……有那麼點驚悚感吧?

  總之,58幅畢加索版《宮娥》統統都保存在巴塞羅那的畢加索博物館,絕對彈眼落睛。

  下次去巴塞羅那旅行的話,不妨去感受一下,畢加索對那個男人的愛吧!

  談藝錄 欄目

  讀讀書談談藝術

  魏無心 · 心式生活

  新浪微博:@魏無心

  個人微信號:weiwuxin20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