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開示如對聖顏  恭敬經典續慧命

 

不敬法會障道,應如何恭敬?真如上師說,每聽一遍,每一次面對師父的錄音帶,就要像他老人家坐在你對面一樣──如對聖顏!每一次聽師父的帶子,就是值遇師父的法音的一次因緣,千萬不要由於輕忽、不恭敬、前行做得不夠,反而招損。真如上師說,如果聞法的動機不對,初一若錯,乃至十五,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如天成魔。

 

講到聞法動機,真如上師直接點出,我們為什麼要來聽聞廣論,就是為瞭解救芸芸眾生的痛苦,我必須速疾成佛。真如上師說,如果目的不是跟佛陀教我們的一樣,到最後怎能走在佛法的成就的路上?所以一開始就要調準內心的方向,不要用一些非常下劣的動機來聽聞廣論。打開廣論,教典值遇了,師父說法都值遇了,那麼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心來聽法?而且一旦養成習慣之後,一上課就是這樣一個輕忽的、不敬重的心。

 

  真如上師也引用廣論二十七頁《三摩地王經》提到的有一種人只會稱揚栴檀香,實際上自己並沒有這種香。上師說,我們聞思廣論,就是要改變生命中所有的痛苦,要除苦就要知道取捨處,依教而行,好好持戒。所以這邊的栴檀就好比是戒律,如果只是希求多聞,然後讚美廣論有多好,大家快來學呀!自己卻不依教而行,這樣就是「彼等無屍羅」。真如上師希望大家常常拿這句話警策自己,從聞法動機開始,結合心續,如法而行,一定要對佛法生起難可值遇的定解。

 

  說到這裡,真如上師憶起師父諸多敬法的行誼。譬如,師父跟大家上課時,都會非常殷重地用雙手捧著廣論,就像捧著無價珍寶,看過師父這種神情的人,都會肅然起敬,不敢怠慢。

 

  真如上師說他看到師父手捧經典的樣子,「覺得──像我自己智慧已經下劣成這種樣子了,如果再不好好地恭敬教典,恭敬能說法的善知識,在能聽聞佛法的時候,不對於法生起敬意的話,這就是一個壞慧的因!如果再壞下去,再繼續笨下去,真的已經是無法再接受自己了。」

 

  反觀我們上課時浮浮泛泛、馬馬虎虎,真如上師叮囑,為了自己的慧命,希望大家每一次、每一次聽聞佛法的時候,不管是拿經典、放經典、翻書⋯⋯所有的動作都要用一種恭敬、珍惜的心,因為這是造業,也是一個修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