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上一代人一輩子掙得的東西死後都歸於孩子,愚以為,這是教育的失敗。

不在孩子年少時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而到老讓孩子繼承家業,你又憑什麼指望他一定有些許作為,超過老一輩呢?猶如賭博,賭孩子不會變差不會玩物喪志。

補充一點,我所說的混,指的是沒有上進心,比如就知道打遊戲,每天干著普通的活,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今年,明年,後年,沒有什麼區別。

一個成功的教育,就是哪怕只給孩子一點錢物就可以成功,雖不至於100%,但概率也是極高的。

只給錢物,不教精神,不是中國家庭的可悲嗎?到頭來怨孩子不爭氣,嗚呼哀哉。


增加一下我對以後錢物的做法(如果以後我有的話),我只會給他一些,至於一些有多少,可能會十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我沒想好,到時候再說,也許到時候我又改變了想法也不一定。

但我會教育好他,如果他以後依然渾渾噩噩不學無術整天混,那是我的失職,我教育的失敗,我愧對於父親這個稱呼,只是一個合格的扶養人而已。


女兒剛7個月。

第一眼看到題目時,我的反應也是彷彿這樣做不對。但看了第一個回答者Wendy爸爸的答案,和提問者的追問,仔細考慮一下,如果實際情況下孩子真的需要我還是會給的,哪怕是我的所有。當然我希望她不需要。

所以我想我會把「自己實際會做的事情」用言語告訴女兒。告訴她想做什麼就去做,有爸爸媽媽做你的後盾,在精神上和物質上都支持你,所以永遠不要害怕。然後把「自己希望的情況」默默放在心裡,用18年的言傳身教引導女兒走向正確的方向。

告訴她會給,是為了讓她有足夠的安全感。就像嬰兒時期喜歡粘著媽媽的「高需求寶寶」一樣,這樣的孩子到了分離焦慮期反而能夠更快更順利地克服分離焦慮。因為他們已經建立了足夠的安全感,就更容易大膽地去接觸新的事物。

而言傳身教,我覺得纔是家庭教育中更重要也更難做到的部分,需要父母花很多時間和精力,不僅僅是說教就可以的。

蒙特梭利說教育的本質是給孩子創造合適的「外部環境」,孩子通過與生俱來的內在的精神力吸收環境中吸引他們的部分。

這個「外部環境」,在家庭教育中,可以說就是父母的身體力行,待人接物,為人處事,和生活方式。一句話概括,就是孩子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更多是父母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

所以我覺得提問者說的,「不在孩子年少時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而到老讓孩子繼承家業,你又憑什麼指望他一定發揚光大呢?猶如賭博,賭孩子不會變差不會玩物喪志。」這種情況現實中其實不會是大多數。

畢竟大部分家庭沒有足夠孩子混世一生的財富,所以會很重視孩子的教育。而富裕家庭,只要錢不是大風刮來的,那麼孩子看著父母如何努力工作積累財富,這本身就是一種再生動不過的教育,加上父母提供的各種優質資源,這些孩子大部分也會很優秀(至少在我目前為止的教師生涯裏遇到過的「二代」們都非常優秀,擁有超越同齡人的見識和受教育程度)。我們印象中的二代三代混世魔王們,可能一部分來自影視綜藝作品,一部分來自無良媒體的胡編亂造,真正現實中遇到的很少很少,如果有的話我猜是不是父母的財富也是歪門邪道來的...


會。家庭有積累,一代會比下一代站的起點高,西方的貴族,中國的鄉紳,都是這樣積累著起步。「三代纔出貴族」,不是嗎?

當然很多人可以嘴上說說「捐出去」,這就好比一家企業,它只要努力生存和發展,自然對社會有越來越大的貢獻,就業、科技、提供商品和服務等等。如果動不動就「捐款」,把自己弄得後勁不足,反而失去了它原本應有的定位和價值,所以個人很反感「逼捐」。同樣,我把遺產留給孩子,也是為了他能更好地發展,發揮個人價值,這樣對社會的益處,或許比捐那麼點錢要高。

至於題主說什麼「只傳財富,不傳精神」,似乎非黑即白。恰恰相反,現實中很多(沒說多數)案例是「財富精神都豐富,一起傳」和「財富教育都貧乏,皆沒傳」。例如國外幾百年的家族企業。而去批判把遺產都留給孩子,就和「逼捐」一樣,也是一種道德綁架。

(當然,因為我只是一介草民,教育好孩子經濟壓力已經很大,預計將來遺產也寥寥無幾。只能盡量讓自己和孩子能得到最好的發展。至於特別有餘力,撫養孩子只有一點兒經濟壓力的高端人士,我只能仰望。)


我想過這個問題,我認為我只需要幫助他完成個人積累階段,確保他本人能夠獨立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如果條件再好點的話,我要確保他能夠擁有一定的能力素質以及物質基礎去幹自己喜歡的事。

而其他所謂的物質真的只是物質,我要讓他們發揮最大用處。我會選擇五六十歲退休(具體看我小孩的獨立能力),帶著自己多年累計經歷以及學識遊歷世界,考察當代國際共運,如果時事由我的話,我會把多餘的家財用來購置武器和學習語言文化、招募人手等,然後到某個戰亂地區和當地的共產黨人會合


謝邀。

從字裡行間中,顯然認為大多數父母在教育上,都是不合格的。

「一個成功的教育,就是哪怕只給孩子一點錢物就可以成功」

如果教育的目標是「成功」,和大多數父母有什麼區別呢?

「但我會教育好他」,抱有這種決定論的觀點,和大多數父母有什麼不同呢?

當父母希望孩子成為武術高手,有的教孩子使劍,有的讓孩子用刀,有的給孩子耍槍....

教孩子使劍的父母厭惡,讓孩子用刀的。

讓孩子用刀的父母嘲諷,給孩子耍槍的。

給孩子耍槍的父母鄙視,教孩子使劍的。

孩子指著所有父母說:去你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我不想練武。


現在我家大姨65了,外婆80多,身體倍棒,大姨倒是身體不是太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孩子沒把身體照顧好,自己身體又太好,還說不定說走在誰前面呢。

另,我現在30,父母56-7歲,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經濟獨立了。而我的父母現在看來有一定積蓄,但是馬上也是退休了,按照他們現在的用錢方式,我沒有奢望過得到他們留下來的一份錢,反倒覺得他們現在的積蓄能夠讓他們足夠養老就已經很不錯了,畢竟他們身體倍棒,還有運動習慣,再活個40年已經沒啥問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