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熱搜着實讓人氣憤。

  在短道速滑世錦賽男子500米決賽的賽後採訪中,中國名將武大靖面對鏡頭時幾度哽咽、失語。

  “我只想說,能不能讓短道速滑的場地乾淨一點兒?……乾淨一些……”

  讓這個東北漢子欲語還休的,既有錯失第一名的遺憾,有對韓國選手黃大憲“惡劣動作”的不滿,更有對裁判零判罰的不解。

  這是一場充滿戲劇性的比賽。因爲前兩槍均有選手搶跑,比賽進入了第三輪。

  就在身穿紅色運動服的武大靖一路領先時,白衣韓國選手黃大憲強行插入,在不具備條件時強行超越,結果帶倒了武大靖,兩人重重摔出賽道。

  但讓人意外地是,裁判並沒有對這一爭議性舉動做出任何判罰,而是宣佈再次重賽。

  最終的第四槍,黃大憲如願以償地奪冠,武大靖以微弱劣勢屈居第二。

  韓媒深受鼓舞,歡呼“黃大憲拿下武大靖”,把黃大憲爭議性舉動一筆帶過爲“兩名選手在搶位過程中發生碰撞”。

  好一齣“贏了使勁吹,輸了使勁推”,在韓國隊的眼裏,這賽場上還沒有推不倒的對手。

  “讓短道速滑的場地乾淨一點”並不是武大靖爲自己找的開脫之詞,看過韓國選手黃大憲的比賽,你就會明白,跟他同場比賽得冒多大的風險。

  比如,先來一個右手後揚,當場剝掉日本選手的護目鏡:

  又比如,在衝線時伸手把俄羅斯選手攔翻在地:

  把短道速滑賽出了一種近身肉搏的效果,這可能並非黃大憲一人專屬。

  如果有機會與韓國運動員同臺競技,請一定記得先閱讀以下這篇《運動員赴韓安全參賽指南》。

  韓式短道速滑:

  練好銅牆鐵壁再來

  短道速滑強調速度與激情,肢體觸碰有時不可避免。但如果要與韓國隊競爭,可能得先跟義和團練練“鐵布衫”,不刀槍不入,怎麼敢參賽?

  在知乎上搜索“韓國”+“短道速滑”,出來的結果似乎與“小動作”、“作弊”分不開

  去年2月,中國隊就曾在平昌冬奧會上體會過韓國冰場的寒冷。

  在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賽上,韓國隊摘金,而第二個衝過終點線的中國隊和加拿大隊都被判犯規,取消了成績。

  賽後,範可新哭着說:“我們根本沒有做任何阻攔、觸碰對手的動作,不知道怎麼犯規的……連一個成績都沒有,裁判就把我們否定了,無法理解。”

  這讓人看不懂的判罰,已經不是第一次讓人對被韓國隊主宰的短道項目失望了。

  2008年世界盃日本站1500米決賽中,鄭恩珠在不可能完成內道超越的情況下將中國姑娘周洋推出賽道。

  巨大的慣性下,周洋撞上護牆,雖然她第一時間做了一個護住頭頸部的動作,卻還是被撞得頸椎錯位。

  2010年保加利亞世錦賽1000米半決賽,樸升智用手拖拽周洋,導致周洋重重摔倒,撞上圍擋,後來直接被擔架擡出場地。

  同一年的短道速滑世界盃上海站500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韓佳良被韓國選手金炳俊的犯規幹擾,二人摔出賽道。

  金炳俊非但沒收起冰刀,反而正對着韓佳良,直接迎了上去。

  韓佳良當即血染賽場,腹部、手臂、手腕三處被冰刀劃傷,被擔架擡出場地。而韓國選手迅速爬起來離開了事發地點。

  縱觀韓國短道速滑隊的花式犯規大法,“沈石溪崔敏靜犯規姐妹花”組合無疑是這一非物質體育遺產傳承人。

  從世錦賽到奧運會,這兩位選手一路奉行着一生一世一起走的原則。有時候,還不惜坑起了對方。

  比如,即使是我的隊友,也不能阻礙我衝刺的腳步:

  比如,我拿不了獎牌,你也別想拿:

  貼心的網友們還爲這對永遠摔在一起的“塑料姐妹花”製作了專屬表情包。

  喫瓜羣衆早已從她倆相愛相殺的過往中,讀出了一整部韓劇。

  國足踢球要錢,韓足踢球要命

  國足2002年世界盃出線是幸運的,更大的幸運是沒有在比賽中遇到韓國隊。

  畢竟,國足踢球要錢,韓足踢球“要命”。

  爲韓國體壇黑歷史奠定堅實基礎的,當屬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

  當年擁有着夢幻陣容的意大利隊,敵不過腳上小動作不斷的韓國隊,以及多次無視韓國球員犯規行爲的主裁判莫雷諾。

  這場八分之一決賽,就是一場韓式犯規動作集錦,其犯規密度之高簡直都能省掉剪輯這一步,原片直出。

  綽號“屠夫”的加圖索被飛腿直踹胸口,

  馬爾蒂尼被用膝蓋頂後腦勺,

  贊布羅塔被從身後蹬翻,

  皮耶羅被肘擊,整個人似乎都愣了一秒鐘,

  託馬西進球卻被誤判越位,

  最“慘”的還是托蒂。他帶球時被韓國球員撞倒,卻遭裁判直接無視;

  他被韓國球員一腳掃倒,反而被判假摔,喫到了一張紅牌,最終被罰出場外。

  弗朗西斯科·科科硬生生被撞成了這樣。

  肘擊、飛鏟、放倒、推撞……這哪裏是足球啊,明明就是自由搏擊。

  對犯規行爲採取放水態度的主裁判,更是被吐槽爲“韓國隊第12人”。

  意大利隊並不是唯一一支壯烈出局的球隊,西班牙隊也沒能從東道主韓國隊的“全方位攻擊”下倖免。

  四分之一決賽中,西班牙隊的兩粒進球均被裁判吹爲無效,韓國的一記烏龍球被判爲西班牙球員犯規。比賽最終以奪冠熱門西班牙出局收場。

  那年,韓國隊一舉拿下了第四名的歷史最好成績。真想對主裁判莫雷諾唱一句:軍功章也有你的一半!

  《羅馬體育報》後來曾藉着國際足聯賄選醜聞翻舊賬,直接在頭版刊出“他們操縱世界盃”。

  正中間的圖片正是2002年世界盃韓國對意大利比賽中,意大利球員與主裁判溝通的畫面。

  那一屆世界盃對中國球迷來說,是有關”國足出征世界盃“的最後記憶,也是對韓國足球路人轉黑的開始。

  韓式羽毛球:

  學會風系法術再來

  韓國的冰場夠冷,球場夠黑,羽毛球館夠靈異。

  如果沒有提前學習風系法術,沒有熟練掌握御風術、破風術、風之刃等一系列魔法,很容易就會在韓國場館裏詭異的風向前敗下陣來。

  2014年韓國仁川亞運會上,中國隊打順風的時候,空調風突然變大,讓中國運動員的力道失去把控;而第二局韓國隊打順風時,空調就關了。

  擅長控底線的中國名將諶龍在怪風前,完全發揮不出自己的技術風格。

  不止中國運動員被場館裏奇怪的風向打亂陣腳,日本隊和馬來西亞隊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

  日本媒體的報道中也提到了場館內空調帶來的風向變化

  比如日韓對戰時,右邊日本球員打出的網前回球在最高點突然直線下落。

  這麼順應東道主心意的羽毛球館,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日本媒體報道“空調事件”

  面對外國媒體的炮轟,韓國媒體稱,亞運組委會是本着“節約省電”的出發點,纔多次反覆啓動後又關閉空調電源。

  亞運組委會也附和,說日本選手們感覺到的“風向變化”是因爲空調突然送風導致的。

  韓式體育精神:

  文體兩開花,樣樣都要抓

  在跟韓國隊比賽前,不把競技項目的相關規則翻爛、熟記於心,你都不好意思上臺。畢竟,考不過科目一的理論課程,很容易在實操中抓瞎的。

  比如,2010年廣州亞運會圍棋混雙賽第2輪接近尾聲時,韓國組閤眼見形勢不力,開始巧妙利用規則來“攪局”。

  他們在沒必要下棋的地方不斷落子,足足下了2、30手,目的就是讓中國隊先用完時間,被判“超時負”。

  這種“曲線救國”的操作讓其他棋手和裁判們都驚呆了,裁判長直接叫停比賽,兩名韓國棋手後來宣佈認輸。

  但據韓方解釋,這純屬選手對規則有誤解。

  而實際上,填子攪局的方式,連業餘棋手都拉不下臉去用。

  你看,即使是沒有肢體接觸的項目,他們也總能找到打擦邊球的方法,實現文體兩開花。

  韓國的體育精神到底有多野?

  《運動員赴韓安全參賽指南》的最後一個要點,是呼籲大家給韓國隊多一些“憐憫”和“關愛”。

  畢竟,他們輸了之後的殺傷力,可是會把對手打上社會新聞的。

  遙想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拳擊比賽上,因爲多次犯規被扣分,輸給保加利亞拳手,韓國拳手的教練、助理教練等一干人員直接進入比賽場,追打圍毆當值的新西蘭裁判。

  韓國觀衆也騷動不已,空中酒瓶、座椅亂飛,整個拳臺亂成一團。

  整段畫面通過直播傳遍全球,不知道驚掉了多少觀衆的下巴。妥妥的把體育賽事直播,變成了社會頭條新聞。

  事實證明,韓國隊贏了比輸了好,因爲他們輸起來,誰抗得住啊?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