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應該抗金的人是誰?岳飛韓世忠李綱吳玠陳東?還是千千萬萬背井離鄉的北方難民?包括千古才女——李清照

其實這些人全部加起來都不如一個人更應該抗金,這個人就是趙構。趙構爲什麼應該抗金?

趙構劇照

原因有三:

1、天下本是他趙家的,現在趙家的江山被女真人搶走了一半(或者一小半),還建立個什麼“僞楚”和“僞齊”來和他的殘宋對着幹,趙構不抗金抗誰?

2、趙家的宗廟和器物,包括趙構的妻兒老小全部被金朝擄走,而且境遇悲慘,趙構和他們有不共戴天之仇,趙構不抗金誰抗金?

3、趙構因爲金人的一再窮追猛打而喪失了生育能力(根據事實的推斷),導致絕後,放着大好江山只能傳給其他人的兒子,他不抗金誰抗金?

然而,事實卻是:趙構是最不想抗金的人。

相反,那些和女真看似沒有深仇大恨的人們,比如後來的范成大、胡銓、辛棄疾、陸游、楊萬里這些文人,他們始終不忘恢復故土、重振河山。

胡銓

於是我們就納悶兒了,趙構爲什麼不想抗金呢?

原因有二:

1、打仗讓他不得安寧。

就算坐擁半壁江山,也足夠讓趙構享之不盡、用之不絕。但前提是不打仗,因爲一旦打仗,就沒有那麼多清福可享了。

你想想:打仗那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財力呀?整天忙着搞這些,哪有清閒日子可過呀?說得好像金朝打仗就是靠天兵天將一樣,還是自備乾糧。

有一種謀略叫只能謀己,而有一種謀略叫可以謀人。就像下象棋,只能看到自己的棋的人永遠只能被動挨打,並最終輸掉比賽;而能看到對方棋的人,才能克敵制勝。

所以,戰或不戰,在於眼界,而不在於自身的能力。當你滿血復活的時候,金朝那邊還不已經開掛了?

只能說,趙構的想法就像李清照寫的那樣:江山留與後人愁。

李清照《題八詠樓》

2、打仗會讓武將坐大。

這是大宋歷代皇帝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宋朝因此積貧積弱了100多年。在宋朝皇帝的眼中,什麼楊家將啦?什麼折家將啦?什麼種家將啦?只不過是他們的看門狗罷了。需要的時候給點骨頭,不需要的時候殺了吃肉。

出現這種情況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們的這種制度叫做作繭自縛,一旦遭遇強大的外部作用力,大宋帝國將瞬間崩塌。

趙構也無法走出這個困境,所以他寧願自剪“三大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和金議和,也不願冒險北伐。只不過他忘了:他纔是和金朝不共戴天之人。

由於以上兩點原因,讓趙構從一個最應該抗金的人變成了一個最不想抗金的人,所以,岳飛算是瞎操心了。

岳飛

有時候,無恥之徒不可怕,無恥之徒進入了上層建築,纔可怕。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