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 16:00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同性婚姻議題爭論已久,伴侶盟今提出經421位精神科醫師所發表的公開聲明,內容包括同性婚姻和包含同志教育之性別平等教育,他們認為,現今台灣社會對於同性婚姻和性別平等教育中的同志教育有諸多誤解,基於精神醫學專業,他們呼籲應保障同性婚姻,並於於國民教育各階段內進行完整的性別平等教育。

此項連署以台灣精神醫學會和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前理事長、教授,包括林信男、宋維村、胡海國、陳正宗、王浩威、楊添圍、張學岺、杜佳軒、顏正芳等醫師共同發起,目的是有感於現今台灣社會對於同性婚姻和性別平等教育中的同志教育有諸多誤解,所以希望能以精神醫學的專業,提供具有科學證據力的觀點,來促進社會大眾對於同性婚姻和同志教育之了解和支持。

關於同性婚姻,他們呼籲,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族群的權利和平等受到保障,該族群的精神疾病罹患率就會下降;而過去研究證實,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及相關的權益政策獲得保障,能有效增進同志族群的健康,同性戀或雙性戀者若能依法結締婚姻,心理層面的痛苦亦能隨之減輕;此外,女或男同性戀家長所養育的孩子與異性戀父母的孩子,在發育、適應力或整體福祉上並無明顯差異,亦無證據顯示同志家庭會影響子女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支持政府應提供多元性別、性傾向者在法律與社會上的平等保障,包括醫療照護、反霸凌、反歧視、合法而完整的婚姻等權益,並給予多元性別家庭在生養、領養、撫育小孩上有完整的法律義務及權利,這將對同志家庭中的孩子提供重要的保護。

關於性平教育,他們呼籲應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於國民教育各階段內進行完整的性別平等教育;完整的性別平等教育內容,應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升情感表達和互動能力、預防性相關歧視與霸凌、降低不安全性行為和性傳染疾患之風險;而性、性別、性別氣質、性傾向相關之霸凌至今仍盛行於校園、職場、家庭和社會各處,對於霸凌受害者造成嚴重且長遠之身心健康影響,所以政府應重視並督導各級學校確實進行涵蓋情感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的完整性別平等教育,以減少此類霸凌之發生。

  • 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爭論已久。(資料照,記者楊綿傑攝)

    同性婚姻合法化議題爭論已久。(資料照,記者楊綿傑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