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今(4)日中午實施「萬安41號」演習,模擬交通部辦公大樓及中華電信仁愛綜合大樓遭到飛彈攻擊,市區內部分通訊中斷,短短10分鐘的時間內,有關人員快速疏散傷患,並重新搭建緊急通訊系統,確保訊息傳遞順暢。消息傳到大陸後,引起許多當地網友討論,「打下來容易,管理比較麻煩,所以要多費點心思」。

▲陸網曾流傳出一張解放軍「東風15 」飛彈陣地照片。(圖/翻攝自陸網)

▲陸網曾流傳出一張解放軍「東風15 」飛彈陣地照片。(圖/翻攝自陸網)

大陸網友今天在網路留言喊話,「解放軍還沒打過來就開始慌了嗎?」、「我勸灣灣不要那麼幼稚了,大陸真要打你的時候你以為還會給你發射導彈的機會嗎?」「都知道大陸在等一個藉口,所以再來得猛烈些吧」、「反中復臺」、「多演練一下全島停電該怎麼辦吧,對岸脆弱的電力系統一旦開戰可比交通部捱打的可能性高多了」。

據瞭解,大陸解放軍對臺飛彈部署,大多屬於火箭軍第52軍,少部分屬於其他部隊,司令部位於江西樂平,包含射程可到臺灣的地對地東風-11短程彈道飛彈與東風-15短程彈道飛彈,一旦發生軍事衝突,可用於非直接性的封鎖,也可打擊臺灣防空設施、空軍基地和C2通訊體系。

▲萬安演習柯文哲視察,仁愛路淨空▼。(圖/記者屠惠剛攝)

▲▼萬安演習。(圖/記者徐文彬攝)

▲萬安演習。(圖/記者徐文彬、屠惠剛攝)

1995-1996年臺海危機時期,解放軍1995年曾從江西鉛山導彈基地瞄準富貴角北方,先後發射6枚東風-15短程彈道飛彈,並且宣稱都擊中距臺灣富貴角北方約70海浬處的目標區;1996年,解放軍在福建永安和南平導彈基地進行「聯合九六」演習,發射東風-15導彈,2枚落在高雄外海;1枚落在基隆外海。

根據美國國防部和國家航空暨太空情報中心2017年報告,若包含中程彈道和巡弋飛彈在內,人民解放軍針對臺灣部屬的「短程彈道飛彈(SRBM)」數量,可能達到2000枚或以上。

東風-15是大陸第一種正式裝備的戰役戰術地對地彈道導彈,被大陸軍迷稱為「臺海快遞」,是一種單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近程彈道導彈。射程600公里,發射重量6.2噸,戰鬥部為500公斤,圓概率誤差(CEP)根據射程在150至300米之間。使用一輛8X8越野底盤的運輸-起豎-發射三用車(TEL)。

九三閱兵展示東風15與東風16導彈。(圖/翻攝自環球網)

▲東風15導彈參加閱兵。(圖/翻攝自環球網)

為了提高東風-15導彈的打擊精度,解放軍在2000年後發展出更為精準的東風-15乙型導彈(DF-15B),據推測可達30米,射程仍為600公里,戰鬥部重量增加至920公斤,導彈具有細長的雙錐外形,彈頭尾部有四片小型穩定翼,結構與美國的潘興II導彈十分類似,能夠使用雷達區域相關末制導或紅外圖像末制導。

萬安41號軍民聯合防空演習,將在4日至7日間進行,共分北、中、南、東部、澎湖、金門與馬祖地區,採分區方式每日下午1時30分至2時實施。,在警報發放之後,民眾不得在外逗留,若有違規將處3萬元以上,最高15萬元以下罰鍰。

家庭、公共場所人員,必須關閉門窗、水電、瓦斯,並關閉燈火,前往防空避難場所;至於行使於交流道車輛則要熄火停放,並依引導進入附近避難場所。不過高速公路車輛、捷運、臺鐵、高鐵、機場班機都正常行駛與起降;但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旅客,在到站之後,演習期間不得出站,需在站內依引導實施避難。

▲▼淡水警花協助拍攝萬安演習宣導片相當吸睛。(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萬安41號軍民聯合防空演習。(圖/記者陳豐德翻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