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辰

#俄羅斯篇-7#

親愛的小夥伴們,感謝您一路支持、跟隨“走遍世界博物館”從文明古國系列的埃及、印度、墨西哥以及亞洲系列的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土耳其一直走到今天的歐洲系列。現在,2019重頭戲“歐洲系列(一)——俄羅斯篇正在進行中。小夥伴們,速度圍觀啦!(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

前面說到:冬宮博物館曾經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皇宮;1852年冬宮作爲藝術博物館向公衆開放;現如今它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一。

今天,我們將要參觀的是有着冬宮心臟之稱的“聖喬治大廳”(上圖),其獨具特色的裝飾藝術堪稱是建築史上的傑作。

聖喬治大廳又被稱作“大金鑾殿”,因爲在大廳“主席臺”的中央擺放着女沙皇安娜·伊凡諾夫娜的寶座,它是整座皇宮的核心所在。

(安娜·伊凡諾夫娜:俄羅斯帝國女沙皇,1730—1740年在位。她是彼得大帝的侄女)

安娜·伊凡諾夫娜的寶座爲專門從英國定製的鍍金銀質座椅,其椅背上有用金絲銀線繡成的俄羅斯帝國雙頭鷹國徽,而椅背的後面則是用無數顆寶石鑲嵌而成的當時的世界地圖(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

聖喬治大廳建於俄羅斯歷史上唯一被冠以大帝稱號的葉卡捷琳娜女皇時代。自1787—1795年,建造時間共持續了八年之久。因爲女皇認爲怪誕華麗的巴洛克式裝飾風格已不符合當時的時代精神,因此,聖喬治大廳完全是以古典主義風格進行建造,整座大廳給人以莊嚴隆重、肅穆典雅的崇高儀式感。

自葉卡捷琳娜時代起,羅曼諾夫王朝所有正式的慶典儀式都在此大廳舉行。

寬大的聖喬治大廳擁有上、下兩層巨型大窗,這樣的建築設計在當時曾引起巨大轟動,被視爲建築史上的傑作。整座大廳的牆壁以意大利卡拉拉白色大理石進行裝飾,莊重且大氣,而地板則是以16款不同花紋的優質樹木互嵌拼花而成,進一步彰顯了大廳的高貴與富麗。

聖喬治大廳的天然木紋拼花地板(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所有)。

聖喬治大廳天花板上美輪美奐的鍍金裝飾。

別具風格的是,聖喬治大廳拼花地板上的圖案與天花板上的鍍金圖案爲“天地”對應關係——除了天花板圖案兩側的國徽圖案外,其他圖案都一一對應(俄羅斯人認爲國徽不能被踩在腳下)。

在寶座的正上方,是“聖喬治屠龍”白色大理石浮雕,該大廳因此取名。

聖喬治屠龍”的英雄形象是西方文學、繪畫與雕塑常見的題材,在歐洲很多博物館以及公共雕塑中常能見到它的身影。聖喬治被看作是正義與勇敢的化身。而俄羅斯人對他也是崇敬有加,視他爲國家與軍隊的保護神。

聖喬治屠龍故事

利比亞某地有一條惡龍,它常年在水泉邊築巢,而這水泉是全城唯一的水源。人們爲了取水,每天都要向惡龍獻祭兩隻綿羊。後來綿羊獻光了,只好用活人少女代替。城裏的人每天通過抽籤的方式決定哪位少女作爲獻祭的犧牲。

這天,國王的女兒被抽中。當公主走向泉邊時正好聖喬治途經此地,他手執長矛殺死了惡龍,爲民除了害。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聖喬治屠龍的故事是西方經典故事之一,裏面的惡龍形象婦孺皆知。因此,在西方人心中龍是邪惡的代表,與我們中華民族對龍的圖騰崇拜正好相反。因此,當范冰冰某年電影節走紅毯時穿了一款帶有中國特色元素的“龍袍”時,立刻引來了一些西方媒體的熱議。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微信公衆號、企鵝號“走遍世界博物館”,跟M·辰一起走遍世界博物館。謝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