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城施策,地方城市在調控樓市上有很大的自主權。不過形勢所迫之下,地方城市往往也是昏招頻出。

澎湃新聞的消息,江西贛縣住建部門向當地房企發出通知“停止特價房銷售”,所有項目必須嚴格按照申報價格來進行銷售,低於申報的預售價是不被允許的。此消息已得到當地住建部門內部人士的確認。

房企每平米降價1000元,住房質量問題也同時爆發,引發老業主不滿,兩股壓力同時來到,這得到了當地住建部門相關人士的確認。雖然當地沒有明確表示上述現象是文件出臺的原因,但不言自明。

贛縣的房價現在是什麼情況呢?2018年前11個月整體都是在不斷走高的,但到了12月份環比下跌0.09%,爲7925元/平米,但今年2月份,當地房價又重新上漲,環比漲幅爲0.66%,爲8215元/平米。

按照贛縣的說法,這次降價是當地房企爲了抓住返鄉置業的需求而推出的而且也不是全面打折,只是部分房源而已。很顯然,這是一種很正常的營銷策略。所謂引發老客戶不滿顯然是自欺欺人罷了,全國這麼多城市,樓盤降價引發的老客戶不滿的例子還少麼,又有多少房企也對這些所謂的老客戶讓步,給補償呢?又有多少地方城市的主管部門站出來替他們代言呢?顯然沒有。

對於中小城市來說,普遍的邏輯是,只有房價上漲,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因爲在棚改逐漸萎靡的當下,房企降價銷售很容易引發示範效應,給人一種套現離場的感覺,老百姓也不傻,買漲不買跌,你降價我就觀望,市場徹底涼涼。擔心房價下跌,希望通過文件的形式來穩住房價,這對地方城市來說的確很重要,大量的小城市,特別是縣城這種,除了房地產幾乎沒有什麼像樣的產業,要搞新城,要搞基建,哪裏都要錢。這恐怕纔是地方城市的真實想法。

通過文件來限制房企賣特價房也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顯然這隻能是一廂情願。房子既然是商品,它就會有漲有跌,由供需決定。

現在市場是很敏感的,特別是三四五六線城市,整體預期是必然往下走的,今年棚改的具體指標都已經不提了,還認不清現實麼?

城市是鐵打的營盤,開發商是流水的兵,他在你這開發房地產項目只是爲了賺錢,強行不讓賣特價房,房企資金收不回來,後續工程爛尾,開發商完蛋了,後來的開發商也不敢進來拿地了,地方城市也必然受損。

說到底,棚改支持了這麼多年,減輕了地方城市很多負擔,但地方城市在搞城鎮化上面依然沒有轉變思路,反而更加慵懶。

現在的現實是,房企開始逐漸將主戰場轉移至二線城市,哪裏有人,纔會在哪裏賣房子,這個道理不言自明。更何況這些城市房貸利率也是逐漸下調,手裏有錢,哪裏的房子不能買?

像贛縣這種五六線的城市,房價高達8000多,真的合理嗎?城裏的老百姓缺房子嗎?農村進城的人真的買得起嗎?它真的穩得住嗎?

恆大在全國每年都搞特價大促銷,春節剛過,恆房通就掛出全國690個項目,住宅產品全部給予9折優惠,商鋪直接給到8折,也沒見遇到什麼阻力。對於房企來說,搞促銷無非是以價換量,穩住現金流,方法太多了,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通過直接降價來實現。文件對於這些方式是無能爲力的,反而會加劇樓市預期的波動。

2019年,樓市分化將會提速,一二線城市有人進來,樓市大環境向好,而大量中小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更加不容樂觀。類似不讓賣特價房的城市,贛縣當然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我想說的是,只要不讓賣特價房的,不讓降價備案的城市,肯定沒前途了。這種城市的房子,持有時間越長越燙手越沒價值,早點置換纔是出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