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上雲”是指企業通過高速互聯網絡,便捷地獲取雲服務商提供的計算、存儲、軟件、數據等服務,對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促進共享經濟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意義。爲落實《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十條意見》(魯發〔2017〕21號)、《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貫徹國發〔2016〕28號文件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魯政發〔2017〕17號)精神,採取“雲服務券”財政補貼方式推動我省“企業上雲”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和要求

立足山東製造業與互聯網產業基礎優勢,着力構建雲環境、雲開發、雲應用產業和服務體系,加快“企業上雲”進程,雲計算產業鏈和生態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企業雲計算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成爲鞏固製造業大省地位、加快向製造強省邁進的重要驅動力。

力爭到“十三五”末,一是“企業上雲”意識和積極性明顯提高,企業主動利用雲服務降低信息系統構建成本,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着力培育發展新動能。二是“企業上雲”數量和應用深度大幅增加,全省上雲企業達到20萬家,“企業上雲”的信息化投入每年超過30億元,節約信息化建設成本每年超過60億元。三是培育和引進一批國內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商,形成“企業上雲”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其中培育國內領先的綜合雲平臺服務商5家、行業雲平臺服務商50家、雲應用服務商200家,搭建省級體驗中心30個。

二、重點內容和任務

根據企業對雲服務的不同需求,“企業上雲”的重點內容和任務主要是推動企業基礎設施上雲、企業平臺系統上雲、企業業務應用上雲。

(一)企業基礎設施上雲。一是計算資源上雲。重點推動企業按照業務需求,彈性快速使用雲平臺的各種雲服務器,實現計算資源集中管理和動態分配。二是存儲資源上雲。重點推動企業分類使用存儲資源,根據數據屬性種類針對性選擇雲存儲,提高數據存儲的經濟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網絡資源上雲。重點推動企業通過虛擬私有云、虛擬私有網絡、彈性負載均衡等服務高效安全利用雲平臺網絡資源,自由選擇多種靈活可調的互聯網接入帶寬和IP地址服務,實現時延更小、更快的網絡接入。四是安全防護上雲。重點推動企業數據安全、業務安全及網絡安全等上雲。通過防攻擊、密鑰/證書管理、運行程序認證等手段來保障企業信息安全;通過雲備份和容災等手段來保證數據安全,防止丟失。五是辦公桌面上雲。重點推動企業使用雲平臺提供的虛擬桌面與應用服務,隨時隨地接入雲桌面辦公,幫助用戶打造更精簡、更安全、更低維護成本、更高服務效率的雲辦公系統。

(二)企業平臺系統上雲。一是數據庫平臺上雲。重點推動企業使用雲數據庫系統,幫助企業實現不同業務產生的各類數據跨平臺、跨業務統一部署和管理。二是大數據分析平臺上雲。重點推動企業利用雲端大數據平臺進行數據採集、分析、挖掘、存儲和協同應用等服務,推動企業數據資源集聚,加快發展工業大數據。三是物聯網平臺上雲。重點推動企業將海量物聯網終端設備,利用雲平臺實現高效可視化在線管理。四是軟件開發平臺上雲。重點推動企業開發人員藉助雲平臺進行開發流程全生命週期管理,方便地獲取軟件開發環境、測試環境、運行環境以及中間件、分佈式服務框架等專業工具,規範軟件開發流程、降低開發成本、提高開發效率。五是電商平臺上雲。重點推動企業降低電商平臺建設運維成本,利用雲平臺大數據資源提高精準營銷水平。

(三)企業業務應用上雲。一是協同辦公應用上雲。重點推動企業辦公、協同、會議等應用上雲,提高工作協同能力。二是經營管理應用上雲。重點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等應用上雲,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的科學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運營管理應用上雲。重點推動企業採購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客戶資源管理等應用上雲,提升企業運營管理水平。四是研發設計上雲。重點推動企業計算機輔助設計、產品開發等上雲,通過在雲端部署開發、設計環境,讓產品開發和設計者方便獲取雲平臺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提升企業研發效率和創新水平。五是其他應用上雲。重點推動根據企業個性化需求定製的其他服務上雲。

三、“雲服務券”實施

各級財政採用補助方式,向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雲服務券”,作爲購買雲服務的財政補貼憑證,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快上雲步伐。

(一)發放範圍。雲服務券發放對象是在省內註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方向並且企業上雲部署在雲平臺服務商目錄範圍內的中小微企業,主要面向我省新舊動能轉換10大重點產業和《中國製造2025山東行動綱要》確定的“10+10”產業的中小微企業,優先面向科技型、創新型、高成長型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國家及省各類試點企業、重點培育企業。

(二)上雲目錄和評價機制。根據實際需要分批次遴選確定雲服務商,共同制定“企業上雲”服務目錄。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由第三方機構制定“企業上雲”評價標準,對“企業上雲”的過程進行量化和科學評價。“企業上雲”的評價結果作爲財政補貼支持的重要依據。

(三)財政補貼。建立“上雲企業出一點、雲服務商讓一點、各級財政補一點”聯合激勵機制,堅持“總額控制、先上後補、先到先補、補完爲止”原則。財政補貼以市縣投入爲主、省級綜合獎補爲輔。各級財政將“企業上雲”列入產業扶持資金重點支持範圍,用於“雲服務券”財政補貼。省財政統籌考慮各市上雲企業戶數比例、雲服務券兌現規模、上雲工作考覈績效等,對各地“企業上雲”給予綜合獎補,對全省試點標杆企業、優秀體驗中心等予以獎勵。鼓勵雲平臺服務商實行優惠折扣等形式,共同推動“企業上雲”發展。

(四)申請兌現。雲服務券採用電子券形式,在“企業上雲”公共服務平臺上進行註冊和申請,用於購買服務。使用雲服務券,採取事前申請登記備案、使用過程記錄、事後覈實補助辦法,“雲服務券”採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監管,確保數據的真實可靠。兌現由雲平臺服務商統一申請,由指定的第三方機構評估認定後領取。各地應結合各自實際,明確雲服務券的申領、使用、兌現程序和額度。

四、實施方法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7年9-10月)。制定“企業上雲”參考目錄、分類推進策略和政策措施,分解任務指標;召開啓動大會,加強宣傳發動和組織協調;雲平臺服務商聯合雲應用服務商開展相關業務培訓。

(二)全面啓動階段(2017年11-12月)。在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選擇一批應用企業開展試點,由雲平臺服務商幫助試點企業實施“企業上雲”改造。由各市牽頭、以縣(市、區)爲單位組織發動企業與雲平臺服務商對接,落實上雲計劃。

(三)規模覆蓋階段(2018年)。落實各項舉措,全面推進“企業上雲”工作,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覈評估和總結,並依據考覈結果,給予適當鼓勵。

(四)拓展應用階段(2019-2020年)。擴大“企業上雲”規模和應用深度,統籌全省雲服務應用和產業重點,實現區域間雲平臺資源整合和功能融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建立省、市、縣(市、區)聯動工作機制,共同推進全省“企業上雲”。建立技術產業聯盟,爲“企業上雲”提供技術服務支撐。制訂“企業上雲”任務分解目標,統籌協調解決“企業上雲”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各市要建立相應推進機制,研究制訂本區域“企業上雲”實施方案,加大工作力度,落實目標任務,有序推進“企業上雲”。

(二)做好資金保障。各級經信部門科學確定“企業上雲”量化指標,覈定“雲服務券”兌付額度。各級財政部門加大資金籌集力度,科學制定兌付流程,確保“雲服務券”補貼資金落實到位。雲平臺服務商合理確定優惠政策,既保證讓利上雲企業,又避免業內惡性競爭。

(三)開展試點示範。圍繞重點行業篩選一批試點企業,由雲服務商開展點對點扶持工作,爲企業提供上雲評估、雲診斷,制定上雲方案,配合企業落實上雲改造項目。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總結成功經驗和典型案例,打造上雲標杆企業,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動廣大企業上雲。鼓勵雲平臺服務商會同各市、應用企業共建“企業上雲”體驗中心,開展相關實踐、培訓和服務。

(四)加強宣傳培訓。統籌制定培訓計劃,聯合雲服務商、體驗中心、行業協會等分區域、分行業開展“企業上雲”專題培訓。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及“互聯網普及大行動”“兩化融合深度行”“工業電商百縣行”等活動,加強政策宣講解讀,強化典型推介和輿論引領,最大限度凝聚共識,營造“企業上雲”良好氛圍。

(五)加強考覈督查。建立“企業上雲”公共服務平臺,強化工作調度和在線服務。各市、縣(市、區)要定期開展工作評估,及時報送進展情況。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財政廳對“企業上雲”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考覈監督,對弄虛作假、截留、挪用、擠佔、騙取補助資金等行爲,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依法追究有關單位及其相關人員責任


山東省實行“雲服務券”財政補貼助推“企業上雲”實施方案

i4CN(工業4.0中國-簡稱),是中國最系統化、最全面的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無人工廠領域的第三方諮詢公司。;公司整合華爲、博世、騰訊、美的等專家,首家提供工業4.0整合方案,包括i4技術項目、i4四大管理體系、十大思想變革的三層金字塔式諮詢架構;能夠指導企業實施專業化的工業4.0變革和無人工廠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助力國家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藍圖。

山東省實行“雲服務券”財政補貼助推“企業上雲”實施方案

樑卓業 i4CN首席諮詢顧問中國工業4.0、智能製造、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專家,華爲ISC、IPD體系專家華爲ISC+項目組成員,智能製造標杆車間項目經理工業4.0十大思想變革、無人工廠建設體系首創人中山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雙MBA,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本科歡迎需要導入華爲ISC、IPD體系,實施工業4.0無人工廠的企業與i4CN合作。

(請搜索i4CN樑卓業老師相關課程視頻並進一步瞭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