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文能對你理解共產主義有所幫助。

《共產黨宣言》:「現代的資產階級的私人所有制是那種建築在階級對抗上面,即建築在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剝削上面的生產和產品佔有方式的最後而又最完備的表現。」生產的佔有是形式,產品的佔有是目的。

考慮以下兩種情況:(甲)資本家僱傭勞動者生產,最後勞動者從資本家那裡獲得傭金,產品歸屬於資本家。(乙)勞動者向資本家租用生產設備,最後資本家從勞動者那裡獲得租金,產品歸屬於勞動者。以上兩種情況中,獲得傭金/租金的一方不具有產品所有權,是無產階級,他們只與僱傭/租賃合同方發生關係,而與產品不發生關係。對無產階級而言,要素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了他們的價格水平。相對的,產品所有者,即資產階級,既承擔生產要素的支出,又享受產品的收入,資產階級所提供的生產要素的價格與該生產要素的要素市場供求關係無直接關聯,而是取決於其他生產要素的支出價格和產品的收入價格。

在奴隸制社會,勞動力和資本並無區別。奴隸制瓦解後,勞動者獲得自由,不再有人掌握複數的勞動力。正因為勞動力所有者過於分散,由勞動力所有者佔有產品往往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同時,資本的積累卻沒有上限。因此,產品所有權常歸屬於資本家,資本家也就往往是資產階級。只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成為資產階級的資本家所掌握的生產要素也在發生變化。

封建時代的帝王也是資產階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和現代沒有本質區別。企業的一切都屬於股東,而企業的員工都在為股東打工。

剝削是相對的,資產階級可以剝削無產階級,無產階級也可以剝削資產階級。

由於產品所有權歸屬於資產階級,資產階級的生產要素價格與同類生產要素在要素市場的價格無關,甚至可能大相徑庭。比如企業的股本收益率與銀行對同類型行業的貸款利率肯定是沒有關係的。股東承受這部分富餘或缺損的價格,並不是由於他們提供了生產要素,而是由於他們佔有了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他們並沒有提供比其他融資形式更多或更少的幫助。

由於資產階級作為生產的中間人掌握了企業的經營權,有時候,企業的利潤也包含了對資產階級(企業家)經營活動的回報,這種回報有時候並不是通過工資、而是通過利潤支付。即使如此,企業家的經營也屬於勞動的一部分,其價格是可以通過勞動力市場來衡量的。去除這部分資產階級的勞動收入,剩餘的股本收益率如果高於資本的市場價格,那就是資本家剝削了勞動者,反之,則是勞動者剝削了資本家。《資本論》描述剩餘價值「表現為產品價值超過它的各種生產要素的價值總和而形成的餘額」,就是在描述產品的佔有所導致的剝削關係。

列寧提出國家資本主義的概念。在國有企業和集體所有制企業中,就常見勞動者剝削資本家的情況,因為這類企業的資本家過於分散。

所有制形式下的企業,是資產階級的所有物,是資產階級私有財產中參與生產的部分(包括產品)經過獨立覈算後的產物。資產階級對企業具有所有權,而所有權是可以繼承的。在過去,封建王朝走向衰落,往往就因為世襲制,企業也是一樣。由於所有權包含了經營權和收益權,而繼承人如果不具備經營才能,企業也就會走向衰落。《共產黨宣言》就曾針對這一現象提出「廢除繼承權」。即使企業的經營者選定了其他有能力的經營者,但股權是他的個人財產,無法直接讓渡。結果,一個資本家想要尋求繼任者來接手企業時,他只能找另一個資本家。

《共產黨宣言》:「共產主義的特徵,並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資產階級的所有制,就是資產階級通過企業對生產和產品的佔有。如前所述,資產階級佔有生產和產品,並將它們獨立覈算,由此形成了企業。對產品的佔有(同時也是對剩餘價值的佔有)導致了剝削。對生產的佔有(同時也是對經營權的佔有)導致了世襲。

如果要廢除資產階級的所有制,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廢除資產階級對企業的所有權。有才能的勞動者將獲得企業的經營權,資本家則有權監督資本的使用,並獲得符合資本市場價格的收益。剩餘價值不會分配給任何人,而是留在了企業,成為了企業財產,可以為再生產服務,也可以沖抵未來可能出現的風險。於是,剩餘價值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共同財產。沒有人佔有產品,人人都是無產階級。這就是共產主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