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零食第一股——來伊份,發佈了2018年度財報,財報情況可謂是不容樂觀。

  據財報顯示,來伊份公司營業總收入38.9億元,同比增長7%,營業利潤卻只有2879萬元,同比大跌82%,淨利潤1026萬元,同比大跌89.9%。

  對此,來伊份公告稱:“行業競爭環境趨緊,公司爲了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及未來更好地發展,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重點加強了全渠道建設、新市場的佈局、信息及管理技術投入、各領域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的引進,從而使相關費用有所增加。”

  不過,來伊份給出的解釋略顯蒼白。來伊份深陷業績困境由來已久,儘管財報顯示,來伊份營業收入仍在增長,但營收增速在2017年達到頂峯後開始逐步放緩。並且在2018年上半年的財報中,來伊份扣非淨利潤44.14萬元,同比下降99.42%,幾乎處於一種不盈利的狀態。

  爲什麼伊份深陷的業績困局呢?結合來伊份的財報來看,2018年總營收增速7%,而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休閒食品的規模預計由2018年的10,29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2,98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29%。

  由此可見,來伊份的營收增速已經遠遠趕不上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這應該是來伊份業績困局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來伊份多次將利潤大幅度下跌歸因於全渠道的建設,這應該也是其財報不好看的一個重要原因。截止2018年6月,來伊份的線下門店達2628家,其中直營門店總數爲2352家,較2017年同期增長275家,加盟店工276家,較去年同期新增94家。

  除了拓展自營門店和加盟店之外,來伊份還開拓了經銷商和KA渠道。僅KA渠道,上半年公司拓展了17000個銷售網點。但是,大客戶團購、經銷商、KA這三個渠道,2018年上半年實現的營業收入僅爲9906.10萬元。

  這些全渠道的建設,特別是線下渠道的拓展,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昂,從而佔用了大量的資金,後續的業績回報卻不盡人意,也難怪來伊份的利潤要下滑的如此厲害了。

  對於來伊份重點投入的電商業務,也面臨着淘品牌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品牌的競爭,增速更是放緩。財報顯示:2018年1-6月份電商收入增速34.12%,1-9月份增速降爲24%。不過整個電商業務僅佔總業務的不到10%,對整體利潤的影響應該不是決定性的。

  綜合來看,來伊份目前的困局和自身的盈利能力及多渠道的建設回報效果不明顯有關。世事變遷,中國零食品牌第一股來伊份,正逐漸被後來者逐漸超越。

  特別是依託於阿里新零售成長起來的良品鋪子,雙十一期間,全渠道銷售超4億元,雙十二繼續佔據口碑銷售榜單食品類目第一。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42.9億元、54.2億元和30.3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05億元、1.18億元和1.13億元。

  同樣是依託於線上+線下的打法,良品鋪子能夠藉助線下門店的增長,爲線上導流,從而帶動線上銷量的上漲,並且開拓了高端零食領域,而來伊份線下渠道大力拓展的同時,線上銷量卻不增反減。其中原因,來伊份還是應該多多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