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零食第一股——来伊份,发布了2018年度财报,财报情况可谓是不容乐观。

  据财报显示,来伊份公司营业总收入38.9亿元,同比增长7%,营业利润却只有2879万元,同比大跌82%,净利润1026万元,同比大跌89.9%。

  对此,来伊份公告称:“行业竞争环境趋紧,公司为了保持行业领先优势及未来更好地发展,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重点加强了全渠道建设、新市场的布局、信息及管理技术投入、各领域高级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从而使相关费用有所增加。”

  不过,来伊份给出的解释略显苍白。来伊份深陷业绩困境由来已久,尽管财报显示,来伊份营业收入仍在增长,但营收增速在2017年达到顶峰后开始逐步放缓。并且在2018年上半年的财报中,来伊份扣非净利润44.14万元,同比下降99.42%,几乎处于一种不盈利的状态。

  为什么伊份深陷的业绩困局呢?结合来伊份的财报来看,2018年总营收增速7%,而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休闲食品的规模预计由2018年的10,29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2,98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29%。

  由此可见,来伊份的营收增速已经远远赶不上整个行业的增长速度,这应该是来伊份业绩困局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来伊份多次将利润大幅度下跌归因于全渠道的建设,这应该也是其财报不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截止2018年6月,来伊份的线下门店达2628家,其中直营门店总数为2352家,较2017年同期增长275家,加盟店工276家,较去年同期新增94家。

  除了拓展自营门店和加盟店之外,来伊份还开拓了经销商和KA渠道。仅KA渠道,上半年公司拓展了17000个销售网点。但是,大客户团购、经销商、KA这三个渠道,2018年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仅为9906.10万元。

  这些全渠道的建设,特别是线下渠道的拓展,房租成本和人力成本高昂,从而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后续的业绩回报却不尽人意,也难怪来伊份的利润要下滑的如此厉害了。

  对于来伊份重点投入的电商业务,也面临着淘品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的竞争,增速更是放缓。财报显示:2018年1-6月份电商收入增速34.12%,1-9月份增速降为24%。不过整个电商业务仅占总业务的不到10%,对整体利润的影响应该不是决定性的。

  综合来看,来伊份目前的困局和自身的盈利能力及多渠道的建设回报效果不明显有关。世事变迁,中国零食品牌第一股来伊份,正逐渐被后来者逐渐超越。

  特别是依托于阿里新零售成长起来的良品铺子,双十一期间,全渠道销售超4亿元,双十二继续占据口碑销售榜单食品类目第一。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2.9亿元、54.2亿元和30.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5亿元、1.18亿元和1.13亿元。

  同样是依托于线上+线下的打法,良品铺子能够借助线下门店的增长,为线上导流,从而带动线上销量的上涨,并且开拓了高端零食领域,而来伊份线下渠道大力拓展的同时,线上销量却不增反减。其中原因,来伊份还是应该多多思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