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正確理解智能製造。智能製造中的“智能”還處於Smart階段,智能製造(Smart manufacturing)系統具有數據採集、數據處理和數據分析的能力,能夠實現閉環反饋。智能製造的未來趨勢是實現“Intelligent”,實現自主學習、自主決策和優化提升。智能製造融合了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智能製造中的“製造”指的是廣義的製造,並不僅僅包括生產製造環節的智能化,而是包括製造業價值鏈各個環節的智能化。企業信息化和工業軟件的深化應用,是推進智能製造的基礎和前提條件。

2.正確理解和應用智能製造使能技術。智能製造使能技術主要包括:物聯網、增材製造(3D打印,包含設備、材料、工藝)、雲計算、電子商務、EDI(電子數據交換)、PLC、DCS、自動識別技術(RFID、條碼、機器視覺)、數控系統、大數據分析(包括工業大數據)、 虛擬現實/增強現實、Digital twin(數字映射,包括產品、設備、車間)、工業安全、工業互聯網、傳感器、雲製造和信息集成(EAI、ESB)等技術。需要明確的是,部分技術還處於發展的初期階段,製造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產品特點、生產模式和運營模式來綜合考慮應用方式。

3.必須理解智能化與自動化的本質區別。那些將機器人應用和無人工廠說成是工業4.0的說法是錯誤的。企業在建設智能工廠時,要整體考慮智能裝備的應用、生產線和裝配線的數據採集方式、設備佈局和車間物流優化、在製品在工序之間的轉運方式、生產工藝的改進與優化、材料的創新等,而不僅僅是某些工位的“機器換人”。智能化生產線能夠實現柔性的自動化,快速切換生產多種產品,或者可以混線生產多種產品,能夠實現生產數據、質量數據的自動採集,並實現自動化系統與質量分析系統、MES系統的信息集成。

4.必須做好整體規劃,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實施方案,有效規避風險。推進智能製造需要解決更加複雜的、縱橫交錯的信息集成問題,例如IT系統與自動化系統的信息集成、供應鏈的數據交換;推進智能製造需要處理來源多樣的異構數據,包括各種來自設備、產品、社交網絡和信息系統的海量數據,需要確保基礎數據的準確性;推進智能製造需要企業的IT部門、自動化部門、精益推進部門和業務部門,甚至供應鏈合作伙伴之間的通力合作。因此,製造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推進智能製造的複雜性、艱鉅性和長期性。製造企業應當做好相關技術的培訓,選擇有實戰經驗的智能製造諮詢服務機構,共同規劃推進智能製造的藍圖。在整體規劃的指導下,選擇對於企業最有可能迅速見效的突破口優先實施。比如,推進基於物聯網的預測性維護服務,促進企業已銷售的產品的配件銷售,提高客戶服務滿意度;或者通過實現生產線的智能化,提高設備的整體績效和產品合格率;通過建立企業級BOM平臺,實現產品的在線定製等。

5.企業需要建立自己的專業隊伍,並選擇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推進信息化是個系統工程,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是一個更大的系統工程,而推進智能製造更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諸多工業軟件的集成應用,涉及到智能裝備應用、設備聯網、數據採集、數據分析和業務流程優化,並且需要與推進精益管理結合起來推進,因此,製造企業需要建立自身的專業隊伍,融合信息化、自動化和管理人才,並選擇若干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包括諮詢服務機構、智能製造的整體集成商、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等。製造企業在推進智能製造項目時,必須注意選擇在企業所在行業具有實施和服務經驗,產品具有開放性和可擴展性,具有本地化服務能力的解決方案提供商,選擇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和豐富行業經驗的項目經理。在推進智能工廠項目時,尤其需要考慮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否具備軟件、硬件和自動化的綜合實力。

總之,推進智能製造,既要積極佈局前沿技術的應用,又要夯實基礎,務實推進。縱觀中國製造業推進信息技術應用三十多年的歷程,經歷了一個又一個的“工程”,從“會計電算化”、“甩圖板”、CIMS工程、“兩甩(甩圖紙、甩賬表)”到製造業信息化工程;產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熱潮”,從財務軟件、CAD、ERP、ASP、雲計算、電子商務等,既有政府的積極推進,也有國內外主流廠商的推波助瀾。不少製造企業在條件還不具備、對新興技術認識還不清晰的情況下,就盲目上馬應用一些技術尚不成熟的信息化單元系統,實施與應用也不到位,最終形成了很多信息化孤島,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甚至多次推倒重來。因此,不論市場上有哪些“熱詞”(Buzz Word)或者熱潮,製造企業都不能再盲目跟風,而是應當保持冷靜與理智,以免事與願違。希望廣大製造企業參考上述五項基本原則,在提升基礎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循序漸進,積極、穩妥地推進智能製造,從而真正取得實效!


製造企業推進智能製造應該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i4CN(工業4.0中國-簡稱),是中國最系統化、最全面的工業4.0、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無人工廠領域的第三方諮詢公司。;公司整合華爲、博世、騰訊、美的等專家,首家提供工業4.0整合方案,包括i4技術項目、i4四大管理體系、十大思想變革的三層金字塔式諮詢架構;能夠指導企業實施專業化的工業4.0變革和無人工廠規劃建設與運營管理。助力國家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宏偉藍圖。

製造企業推進智能製造應該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樑卓業 i4CN首席諮詢顧問中國工業4.0、智能製造、無人工廠、工業互聯網專家,華爲ISC、IPD體系專家華爲ISC+項目組成員,智能製造標杆車間項目經理工業4.0十大思想變革、無人工廠建設體系首創人中山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雙MBA,廣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本科歡迎需要導入華爲ISC、IPD體系,實施工業4.0無人工廠的企業與i4CN合作。

(請搜索i4CN樑卓業老師相關課程視頻並進一步瞭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