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即將開始實行了,教師職稱與教齡是否也能並行?回答是肯定的,也是筆者一直以來的觀點,並一直在爲之呼籲。

衆所周知,教師職稱現在實行的是評審制,這種制度並不能全盤否定,但是,確實存在着不少弊端,這也是很多教師對於職稱吐槽不滿的重要因素。評審制確實能讓一些特別優秀的教師脫穎而出,但是,也會讓一些投機鑽營弄虛作假者不當得利,打擊大部分教師的積極性。

這個問題的解決渠道重要有兩條,一條是取消職稱制度,這是很多教師都希望的,但是,在現行的制度下,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是取消了,還會設計出類似的制度來代替,那個未知的制度就一定會令人滿意?大多數情況下,只會令人更失望。

另一個渠道就是改革,這是個很大的概念,怎麼改,有千萬條改法,各地都在試行,但是很少有讓大多數教師滿意的,因爲改來改去,還是在評審的框架下,弊端無法消除。

山東對於鄉村教師,是教齡達到一定年限後,可以不受單位崗位職數的限制,也就是說,沒有崗位也可以申報,但是,教師並不滿意,因爲申報不等於評上,往往是評不上,還是在評審的框架下的改革。

縱觀全國,寧夏的改革讓教師的滿意度提升不少。寧夏對連續在農村中小學工作15年、25年且目前仍在崗的6674名教師,不設門檻和職位限制,直接晉升中、高級職稱。這雖然是對鄉村教師的,但是這是一個信號,教師職稱是可以直接按教齡晉升的。

寧夏的這個做法,只要適當推廣一下,面向全體教師,就是職稱制度改革的一個質的飛躍,這已經跳出了評審的框架,但是又沒有廢除評審制度,是在評審制度之外,設立了有一條晉升渠道。

如果,這個改革能夠推廣,成爲同行的做法,那麼,職稱制度也就走向成熟了。教師職稱晉升渠道有了兩條腿:

一條腿,特別優秀的教師,通過申報評審,較快實現職稱的晉升,跟公務員的職務晉升是同一個道理。零一條腿,大多數的教師,按照教齡,從教時間達到一定年限,就可以直接晉升高一級職稱。這樣兩條腿走路,職稱自然也就穩起來,真正發揮職稱的激勵和評價功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