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首先要恭喜大阪NAOMI首进大满贯决赛便成功夺冠,她也成为了继李娜之后亚洲第二位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球员。

今天大阪的底线、发球、失误控制等环节都表现得不错,而且在关键分的把握上也相当出色。反观小威整体状态不佳,尤其到了第二盘其情绪严重失控以及由此带来的主裁一系列判罚,进一步加速了比赛悬念的消失。

当然这场决赛的焦点已非竞技本身,小威和主裁的频繁冲突无疑将比赛的后半段变成了一场闹剧。然而单就本场比赛主裁的判罚而言,并没有任何问题,美网官方也给出了前后三次警告并做出相应进行罚分、罚局的声明,判罚依据的规则非常明确。

之所以会引起轩然大波,我想一方面球员被罚局这种情况确实罕见,而且发生的场合还是大满贯决赛,另一方面当事人是小威这位女子网坛地位极高,有著众多拥趸的巨星,但是归根到底要看这些判罚是否正确,而这场比赛主裁拉莫斯并没有出现什么错误。

另外本人并不觉得是拉莫斯沟通技巧不够灵活的问题,这三次警告都是因为有著相应的事实发生,跟沟通技巧无关。何况拉莫斯对于小威的言语上的侵犯还是有所隐忍的,并没有马上做出第三次警告,反而之后小威的言语攻击愈发升级,尤其是第二盘第7局打完后的局间休息阶段。

PS:其实就个人20多年看球以来的观感而言,小威其实一直不算是个情绪管理特别出色的球员,只不过很多时候她的硬实力够强掩盖了很多。

关于有人说主裁双重标准的问题:个人认为,双重标准是指在同一场比赛中主裁对双方球员的同一种行为作出相反判罚,这场美网决赛并没有出现这种状况。也许主裁拉莫斯在之前执法的比赛中没有做到这么严格,但这跟本场比赛的判罚没有直接关系。整体来说,裁判从严执法是好事,当然如何保证各位裁判在今后的比赛中判罚尺度贯彻得更统一,这是需要裁判协会、WTA等官方组织考虑的事情,否则这样的闹剧确实有可能增多。

关于有人说她不能代表亚洲的问题:从国籍来说,NAOMI就是日本选手,她所取得的成就当然也能代表日本网坛以及亚洲网坛的成就,不能因为她父亲是海地人就否认这一点;另一方面,NAOMI日海混血的人种以及由此带来的身体素质、包括她的整个打球的成长环境,使得她与土生土长的亚洲球员确实有根本的区别,所以对于亚洲球员的借鉴意义确实不大,这同样是不可否认的。

关于她是否能超越李娜的问题本人看到有回答说她的成就会超过李娜,也有很多人说她超越不了。本人觉得这两种回答都毫无意义。决定一名网球运动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因素有很多,NAOMI很年轻,她有非常多的机会去争夺更多的冠军,但同样历史上一满贯的女球员也非常多,比如米斯金娜、伊万诺维奇等等。所以这个问题在NAOMI职业生涯结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解答。

即便NAOMI或者亚洲其他的女子球员最终在大满贯的成绩上超越了李娜,李娜所取得的成就和在亚洲网球及亚洲体育上的地位以及里程碑式的意义都不会被遮盖、替代或者减少。


完完整整的看完了回放,小威表现的如同第一次进大满贯决赛;大阪直美,则完全像手握23个大满贯冠军一样冷静,镇定,充满自信,同时保有网球这项运动的尊严。

裁判,小威,观众,都做错了一些事,但那么多元素里唯一一个做好自己的大阪直美,却被迫流下来委屈的泪水。


历史在重演。

2009年美网半决赛,小威作为卫冕冠军,比赛中对日本籍司线裁判鹤渊志乃粗口相向,甚至发出「死亡威胁」。加上之前的摔拍,主裁判了罚分,小威也因此直接输掉比赛。

鹤渊志乃当时压力很大,赛后第二天就回日本「避风头」。而该年多哈年终总决赛组委会邀请她去执法都被拒绝,很大程度也是为了避开小威。

当时小威冲著鹤渊志乃吼,「我要把球塞你嘴里。」

下图中间两位,灰发男子是美网裁判长布莱恩·欧莱(Brian Earley),金发女性为比赛监督唐娜·凯尔索(Donna Kelso)。尽管小威同他们激烈争辩,裁判组仍相信鹤渊志乃的判断(经过回放,也确实是踩线了),并坚决执行了罚分。

「粗口门事件」后,小威无缘卫冕,失去重返世界一姐的地位;另外被被罚款82500美元,更像坐监犯一样「享有」了两年大满贯考察期(如果再犯累加罚款且禁赛);而半决赛战胜她的比利时姑娘克里斯特尔斯则在决赛赢了沃兹,拿到冠军。

十年后,2018年美网女单决赛,球场上打球的还是那个小威,场边依然站著的依然是美网裁判长布莱恩·欧莱、比赛监督唐娜·凯尔索。当年「粗口门」事件的三位当事者,除了各自年长了9岁,故事发展几乎如出一辙:判罚、抗议、摔拍、骂娘、罚分、输球、丢冠、罚款。

小威向主裁判拉莫斯申诉时,依然用了侮辱性词语

与十年前一样,裁判长欧莱坚定的再次支持裁判组工作。

直接成就的,是亚洲第二位夺得单打大满贯得主大坂直美。即便赛后对大坂直美大加赞赏和鼓励,小威依然认为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前一句不太对,大坂直美本场比赛的发挥和水准确实在小威之上,即便没有插曲,小威也未必能如愿夺冠。

无论十年前的司线裁判鹤渊志乃,还是今年的主裁卡洛斯·拉莫斯,他们的判断都没有问题,也尽了最合规的方式给予小威判罚。非常合理,毫无个人倾向性;

裁判长布莱恩·欧莱和比赛监督唐娜·凯尔索,也都极力维护了美网赛事对裁判和选手的尊重,找不出有失偏颇的地方;

——而一直在坚持要成为女子网坛历史第一人(GOAT)的小威,则毅然决然的第二次踩进了同一条泥潭中。哪怕她已经37岁,却依然如十年前般「犀利」甚至「暴戾」。

十年后,似曾相识的一幕又上演了

大坂直美拿下职业生涯首个大满贯,也成为李娜之后,亚洲夺得单打大满贯的第二人。这理应值得亚洲的网球迷们开心下,即便这姑娘看起来并不那么亚洲——大坂直美的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海地人,所以她其实算一位混血选手,从小也在美国长大,一直接受相当美式的网球训练。她甚至不太会说日语。

谈论大坂直美和李娜到底谁更「伟大」是一个有趣但意义不大的事。

就算20岁的大坂直美日后拿下更多大满贯,也未必有娜姐当年带给世界的震撼——这种震撼与姚明、刘翔在各自领域的影响是非常相似的。

20年前的美网混双决赛,小威首尝到美网冠军滋味,而那年大坂直美刚呱呱落地没几天。如今小威手握23座大满贯女单冠军,冲击第24座失利,击败她的人正是视她为偶像的小姑娘。

——而十年历史重新上演的桥段新人以击败偶像的方式称王,结合美网今年「用冠军点燃年轻的梦」主题,真的算的上是完美符合了。


一些有趣的运动科普:

  • 极限运动中有哪些炫酷瞬间?
  • 为什么说博尔特的200米纪录比100米纪录更惊世骇俗?
  • 谁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
  • 游泳选手比赛时佩戴的泳镜和我们戴的有什么不一样?
  • 你见过的「一项体育运动玩到极致的好」是什么样子的?
  • 为什么运动鞋的鞋底不是水平的,而是鞋跟比前掌更高?
  • 精心布局却被一下破局的故事,邢慧娜的万米夺冠堪称经典
  • 波士顿马拉松有什么令人叹为观止的细节?
  • 坚持跑步真的会让皮肤更好吗?
  • 职业运动员进入 30 岁后都有哪些转变?
  • 田径中的田赛和径赛,到底谁更难?
  • 为什么人到中年,很少有身材苗条的?
  • 「有氧运动须超过一定时间才能减脂」是真理还是谬论?
  • 同一个人体重 120 斤和 100 斤的世界是完全不同的吗?
  • 世界顶级中长跑运动员的100米大概可以跑多快?
  • 奥运会射击允不允许狙击手参赛?
  • 为什么 NBA 转播比 CBA 转播看著更有「质感」?

知乎机构号:运动分子 橙蓝文化

知乎专栏:运动分子


这场比赛没什么好说的,小威的表现以及赛后言论完全没有当世一姐的风度。推上Blake帮小威说NBA球员对裁判说过更威胁的话也没事,但他么网球要开始跟NBA比了么。。

而且,我想不出来比赛的事情,为啥总要扯上她母亲的身份。。加上之前法网制服的闹剧,小威真正令人信服的只有她的实力。估计Osaka以后可能也不会那么发自内心的把小威当作完美偶像的。Osaka含金量十足的大满贯被狗血的drama了一把,希望下一个大满贯很快到来。

有幸看过Osaka现场比赛,那时候还是青少年组比赛。当时感觉是这妞动作很诡异,发球和摆臂看著不够舒展,小臂的力量惊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时一起看球的基友说:从没见过心理素质这么好的女球员(那场比赛她挽救无数赛点最后拿下)。


小威欠Osaka一个美好的大满贯首冠经历 Osaka在决赛的发挥完全值得拥有这座冠军 且也表现得比自己的偶像更成熟 更冷静 但在举杯的那一刻却没有看到应有的那种兴奋 甚至表现得自己像是陪衬 说道 「我知道大家都在为她(小威)喝彩 我很抱歉最后是这样的结局」 多么懂事的孩子 然后她转身谢谢小威 「能在美网决赛和小威同台竞技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我很高兴我做到了"

小威的表现相比之下就显得没有风度了 赛后她的教练承认了自己有coaching signal 所以我个人认为裁判给warning也没有问题 但她却不停地纠缠于裁判应该道歉 从而引来了自己的情绪崩溃 和第二第三个warning 不能在球场上有效控制自己情绪的人 在我看来 也是对对手以及观众的一种不尊重

甚至后来提出的 男子选手说过比thief 更糟的话也没有收到warning 都已经是深陷自己情绪里了 那种别人作恶不受惩罚 我作恶凭什么受惩罚的心态 已经让她丢了风度 很抱歉发生在她身上的那一切 白送一分加一局 发生在谁身上都会很气愤 但作为一个37岁的老将 她本可以在赛后关于 「double standard」提出自己的意见 争取women right 本可以给Osaka一次没有嘘声的大满贯首冠体验 但她没有

希望聚光灯能更多的给到真正的冠军Osaka 对于一个新秀 对于日本 意义都更加重大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