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六君,我長期穿高跟鞋,會直接導致拇外翻嗎?

一雙高跟鞋

對於女人來說總有種莫名的吸引

它似乎有種難以抗拒的魔力

即使它一直高不可攀

卻還是忍不住想要駕馭它

女人愛高跟鞋

更重要的因素是可以增加魅力

穿上它,便能改變女人的步態

有很多人說長期穿高跟鞋

會導致拇外翻(俗稱“大腳骨”)

今天中六君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大腳骨”

什麼是拇外翻?

拇外翻,民間俗稱「大腳骨」,在醫學上也被稱爲拇囊畸形,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畸形,即:第一蹠骨內翻+拇指外翻。其中,女性發病率大於男性,並且多發於中老年婦女。

主要表現爲第一趾骨外偏與第一蹠骨的夾角大於 15°,常伴有旋前畸形。通俗的說就是,如果你的大腳趾往外偏超過了15°並且侵佔二腳趾的地盤跑到二腳趾下面去了。那麼很抱歉地通知你:拇外翻,沒跑了。

拇外翻怎麼來的?

拇外翻的原因很多,主要爲先天遺傳和後天錯誤受力。

遺傳是拇外翻發病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青少年患者;許多研究顯示拇外翻患者具有陽性家族史(即家族中患病的人不止一個)。

拇外翻的發生可能與穿鞋不合適有重要關係,拇外翻在穿鞋人羣中的發病率比不穿鞋人羣高,狹窄的尖頭鞋可能是導致拇外翻的首要原因。

拇外翻也常見於系統性關節病患者中,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由於反覆滑膜炎造成蹠趾關節囊破壞, 最終導致拇趾外翻畸形。

此外,扁平足由於足部受力不當也容易發生拇外翻。因爲穿鞋走路時,常不使用腳拇趾,使得腳底肌肉不發達,造成腳大拇趾彎曲。扁平足常併發拇趾外翻,就和足弓的肌肉無力有關。而老人家的拇趾外翻,究其原因也多是關節退化和肌肉無力。

也就是說,穿高跟鞋只是拇趾外翻的「加重因素」,而不是「導致因素」。

拇外翻有哪些表現?

足拇趾外翻畸形,局部疼痛、影響行走,甚至可能發生局部潰爛、感染。

足拇趾外翻、旋轉畸形,形成錘狀趾,前足變寬。

第二、三蹠骨頭處的皮膚因負重加大,形成胼胝(皮膚因長期受壓迫、摩擦而形成的硬而平滑的角質增厚,俗稱腳繭)。

第一蹠趾關節突出部皮膚增厚,甚至紅腫產生足拇囊炎(骨贅處軟組織因長期受鞋子摩擦擠壓而出現紅腫、積液)。

拇外翻要怎麼治療?

拇外翻的治療分爲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康復治療:包括手法治療、運動療法和物理因子治療。其中手法可鬆動近端趾間關節,增加其內翻的關節活動範圍和緩解疼痛;運動療法可以牽伸趾間關節外側的軟組織,降低了內翻的阻力,運動療法可以加強內翻肌肉力量,提高前足的功能穩定和鍛鍊踝足關節的本體感覺和運動控制能力;物理因子治療可以緩解疼痛,促進損傷的修復。

第二個階段是手術治療,如果康復治療不能緩解拇外翻畸形的症狀,建議行手術(包括傳統手術和微創手術)矯正拇外翻。手術方法有多種,但沒有一種手術方法適合所有的拇外翻患者。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法。

不管哪個階段,都應該穿着寬鬆舒適的、支撐力好的鞋子,以支撐足弓和減少前足的壓力。條件允許的話可佩戴訂製的矯形足墊。

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鞋子

選擇合適的鞋子,應儘量選用前部較寬、沒有高跟的鞋,以減輕鞋子對足部的壓力,使腳趾在鞋子裏自由活動。

有鞋帶的鞋子最好,以較大的一隻腳參考,鞋底不能太薄,最長的腳趾離鞋的最遠端需要有1-1.5釐米的空隙,大腳趾內側的骨突部位最好對應較軟質地的材料。

輕度拇外翻的患者可在第 1、2 趾間加啫喱墊,睡覺時在拇指內側縛一矯形器,以糾正拇指畸形;每日用手將拇指向內側搬動,以控制病情加劇。

本文指導專家

康復醫學科 王於領 主任

學術任職: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科 科主任、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康復醫學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導師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保健康復專業本科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碩士

香港理工大學康復科學系博士

澳大利亞Curtin大學訪問學者

中國康復醫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康復醫學會物理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康復醫學會康復醫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康復治療國際化教育物理治療學專家委員會主席

中國物理治療師資質認證考覈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骨科康復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社區康復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物理醫學與康復學分會常委

廣東省康復醫學會副祕書長、物理治療師分會會長、康復醫學教育分會副會長。

學術專長:從事康復醫學與物理治療臨牀工作23年,專長於骨關節疾病、頸肩腰腿痛、運動損傷的康復和物理治療。擅長中西式手法治療和運動幹預療法,運用姿勢控制理論和運動認知行爲幹預體系,整合現代主動康復理念,促進疾病的預防與康復。先後被評爲“嶺南名醫” 、“全國十佳康復治療師”、“羊城好醫生” 。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項目1項、教育部教學項目2項,主持“985”二期建設“博學工程”教學改革項目等基金15項發表科研論文及教學等論文30餘篇。

參與編寫衛生部《常用康復治療技術操作規範》編寫,物理治療篇副組長;《物理治療與作業治療教學指南》副主編;主編《運動治療》,《運動療法》、《手法治療學》,主譯Kinetic Control, Orthopedics Rehabilitation, Manual Therapy等多部專著,是全國本科規劃教材《康復醫學》、《康復功能評定學》、《神經康復學評定方法》的編委,全國高職高專規劃教材《運動治療技術》主編等。

任《康復學報》、《中國康復醫學雜誌》和Journal of Physical Medicine, Rehabilitation & Disabilities編委,是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and Medicine,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 Occupational Health和BMJ Open等14本SCI雜誌的審稿專家。

門診時間:週二全天、週五上午。

雅和門診:週四上午 。

致謝康復醫學科林武劍物理治療師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丁香醫生、廣州尋醫攻略

圖/銳竟創意,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