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天生就带着好吃的标签。

  而深藏闽南,被夹在厦门与福州之间的泉州,却低调得有点不像话。以至于同外地人讲起“泉州的小吃也很有名诶”的时候,多数人的反应都是:

  嗯?在哪里??

  图片来源:@糖宝htb

  去过泉州的人,可能也说不上什么印象深刻的景点,大多数人只记得有一个路口的红绿灯竟然是一座钟楼耶,

  不过大家一定会记得以钟楼为起点往三面走,东街、西街、还有长长的中山路,一路嘴巴一刻也停不下来;

  图片来源:@魔卡黄

  还有人会说“泉州真是比我想象中还要旧”,不过别着急,下一句他就告诉你,

  你根本想不到那种古旧的巷子里,会藏着多少间要排队的老牌小吃店!真是将古早味三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用来蒸碗糕的瓷碗,看上去应该与我们父辈同龄;

  热热闹闹的商业街上,有个阿姨推着自行车卖芋头饼看上去一点也不显眼,谁都想不到她的粉丝遍布临近县市,她的手艺已经馋了大家几十年……

  图片来源:@deersong

  泉州的好吃,不是那种惊为天人的好吃,只有当你走近它时,才会发现藏在平凡料理中,最能引起共鸣的味道,他们日复一日做到了极致。

  也许48小时你就能把这座城市吃完,可你总会想着,要多停留几日。

  1.水门国仔老店

  推荐菜:面线糊+油条、猪血汤

  图片来源:@贪嘴的维尼

  泉州人的生活里不可能没有面线糊的,早晨一碗清糊加油条,是本地人心目中最落胃的存在;

  要论起清淡落胃,水门国仔老店是当地人心目中的王者。开在菜市场附近,从门口瞥不见店里挂满的荣誉奖牌,会以为只不过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快餐店罢了。

  图片来源:@玩心不死老男孩

  不同于别处,水门国仔的汤底很清甜,说是糊却少了些粘稠,一碗清糊两到三块钱,可以加点香菇提提味;

  对于女孩子来说,两个人一份油条就足够,切成小块泡进汤里,解锁泡豆浆之外的另一种美味。

  图片来源:@萨博先生的软妹子

  店里另一个必点的是猪血汤,卤过的猪血慢炖入味,入口爽滑,卤汁的味道满满渗出口齿留香,而汤却不至于过咸过油,加点胡椒粉,轻易唤醒还困倦着的味蕾……

  图片来源:@萨博先生的软妹子

  人均:12元

  营业时间:06:00-20:00

  地址:水门巷与中山南路交叉口西30米路南

  2.斯丹姜母鸭 涂门街店

  推荐菜:姜母鸭

  图片来源:@oceanfat

  来到泉州,不可不吃的一道大菜就是姜母鸭了。

  涂门街的关帝庙和清净寺常年是游人必打卡的地方,而在香火缭绕之中总不时会有姜的气味闯入你的鼻腔中,那就是斯丹姜母鸭在召唤你啦~

  图片来源:@看到请假装不认识我

  姜母鸭的做法类似于广东的啫啫煲,生姜垫在砂锅底,嫩鸭搁在上头,放在炉子上焖烧直至姜与鸭的香味完全缠绕在一起,掀开砂锅盖,扑鼻而来的鸭油和姜的香气会让你瞬间胃口大开。

  锅里的姜片也可以尝尝看,点单时记得按人头点上米饭,要自己去盛,把热乎的鸭油淋在米饭上,再配着姜,也是不逊于鸭肉本身的美味~

  图片来源:@-Fiam.metta.

  人均:55元

  营业时间:09:00-21:00

  地址:涂门街96-7号

  3. 侯阿婆肉粽

  推荐菜:干贝肉粽+肉燕

  图片来源:@笨笨鱼1974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全国都有,可会把粽子当作城市小吃名片的,泉州算一个。在这座海边小城,连肉粽都飘着海的味道,干贝、鲍鱼,通通可以入粽来。

  侯阿婆的店开在泉州景点之一——钟楼的附近,她从1978年就开始包肉粽了,是这座城市两代人共同珍藏的味觉记忆。

  图片来源:@QinouZhang

  招牌干贝肉粽,本地人地道的吃法是淋上拌饭酱吃,

  蒸得软烂糯米与花生酱纠缠在一起是化不开的香浓,而完整一颗大干贝的鲜甜就会在此时跳出来,把肉粽的味道带上了另一个巅峰。

  图片来源:@少冰MissZ

  除了招牌肉粽,侯阿婆现在也是个泉州小吃的集合店。肉粽配肉燕或牛肉羹,是常见的吃法,再来一份海蛎煎或萝卜糕就超饱足了。

  如果人多,或许还可以尝尝看名字摸不着头脑的拳头母?他们家的蘸料也是独一份的秘制配方!

  图片来源:@来两碗急支糖浆

  人均:20元

  营业时间:09:00-22:00

  地址:东街59号

  4. 五叔公土笋冻 西街店

  推荐菜:土笋冻

  图片来源:@菜花花

  土笋冻不是笋,是虫。多少本来兴致勃勃的游客都被这句话实力劝退过。不过说实话,如果能迈过去心里那道坎,这道泉州名小吃还是不要错过的好。

  五叔公是泉州的老字号,开了很多分店,大家选择就近的即可。

  图片来源:@Sammy明天吃什么

  土笋冻的主要原料是沙虫,只有沿海地区不被污染的滩涂才可找到,所以也叫海人参,是一种有嚼头,带点儿鲜味的虫子。

  五叔公家的土笋冻只用沙虫熬出胶后自然凝固成冻,不再有多余的化学添加,所以不那么Q弹,也容易化,趁凉吃口感最好;不过化开了也能吃,淋上蒜泥醋盖住腥味,就闭着眼品尝吧~

  图片来源:@郑太阳-

  人均:15元

  营业时间:09:30-21:30

  地址:西街109号

  5.桥仔头醋肉

  推荐菜:炸醋肉、炸鸡腿

  图片来源:@Crystal小胖墩

  泉州人对炸醋肉一定是有偏爱之心的;不止要三餐配着面线糊吃,还想拿它当零嘴吃。

  问过好几个泉州朋友,都说“你上我家来吃咯~”正准备咆哮时他们又会补一句:“要不就去桥仔头排队!”

  图片来源:@上海小丸

  桥仔头醋肉是个摆在迎津桥桥头的小摊,每天下午三点出摊、晚上七点左右收,经营了有三十几年了。

  前头摊子是一个年轻小哥在张罗,后面两个阿姨支着大油锅一锅接一锅地料理,还未走近就能闻到香味。

  图片来源:@苦涩对白90

  醋肉一定要吃现炸的,外皮酥脆包裹着蒜香,猪肉是瘦肉,醋味在口中越嚼越浓,冲淡了炸物的油腻。

  如果喜欢油炸食品,还可以再排队等等炸鸡腿和紫菜丸子,脆脆的紫菜有不一样的微妙口感~

  图片来源:@Dora

  人均:19元

  营业时间:15:00-19:30

  地址:迎津街迎津桥桥头

  6.康庄满煎糕

  推荐菜:红糖满煎糕

  图片来源:@小Zzz

  福建人对满煎糕并不陌生,大约很多人还听过它背后的故事——相传是左宗棠行军途中为士兵们发明的吃法,将闽南盛产的蔗糖与花生碎撒在煎饼之上,又扛饿又不乏味。

  所以大致上,大家可以把满煎糕理解为口感扎实的松饼,或是一个柔软的铜锣烧。

  图片来源:@泉州舌尖美食

  不过现如今用蜂窝煤炉烧的满煎糕已几乎不见了,要寻这份古早味,还得到泉州找康庄。

  康庄是一对老夫妻经营了近四十年的小店,烧煤,摊饼,待面浆膨胀出现空洞时,撒下冬瓜糖、红糖、花生碎,接着蒸熟折叠,阿公在炉子前永远气定神闲。

  图片来源:@溪溪也是阿君_

  热乎乎的煎糕带着一点点嚼劲,不粘牙,放冷了外皮可能会有一点点干,里头的馅料甜度刚刚好,还能咬到清脆冬瓜糖,有人说它是“温柔且厚重”的味道。

  阳光柔和的清晨,最适合漫步过老街,来一块。

  图片来源:@100zhi

  人均:10元

  营业时间:06:30-12:00(夏季提早一小时开门)

  地址:鲤新街与裴巷交叉口东北50米

  7.前黄学进浮粿

  推荐菜:浮粿

  图片来源:@A百里半九十

  浮粿是来自泉港的小吃,把海蛎、瘦肉、米粒裹紧地瓜粉里,下锅油炸,这也是海边人民才能创造出来的神奇美味。

  图片来源:@米兰_tan

  前黄学进也是本地人实名安利的一家小店,说是很地道的泉港风味。一定要趁热吃,地瓜粉皮软糯,海蛎鲜甜,蘸着醋别有一番风味。

  还可以配上一碗大肠羹、或是到旁边打包一份四果汤来,又是美滋滋的一顿了~

  图片来源:@米兰_tan

  人均:10元

  营业时间:09:00-21:00

  地址:逸涛商住城4栋111

  每次问起泉州朋友的家乡美食,立马吧啦吧啦给我表演一段报菜名:碗糕肉粽面线糊,牛肉鸡爪姜母鸭,蚵阿煎和葱灌肠,麻糍浮粿海石花……

  完了他还煞有其事地要补一句:你可别往外说,不然又得涨价了!

  图片来源:@oysterFIN

  也不知是不是每个泉州人都如此,带着对家乡美食的绝对自信,却不会想要大肆宣扬,仿佛只想说:你懂我的美,很好,不懂也没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