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雅莉 編輯/謝維平


2014年9月,公安部新聞宣傳局找到老朋友陳育新,希望他能把前一年發生在廣東的12.29掃毒行動改編成電視劇。陳育新寫劇本一向很快,幾個月後,劇本完工,過審也很順利。渡過了原以爲最難的審查關,沒想到接下來的“破冰之旅”纔剛開始。五年裏,這個項目幾次易手,輾轉多家平臺,終於在最近開播,成爲第二季度唯一的爆款。


這部改編自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的緝毒劇,可以算作電視界的《紅海行動》:由公安部牽頭,民營影視公司和視頻網站操刀,在愛奇藝和CCTV8播出。


這樣的合作模式在此前還沒有先例。如果配合不好,難保不會生出網臺觀衆都不買賬的“怪胎”。所幸目前的結果還算讓人滿意。播出過半,《破冰行動》豆瓣評分高達8.4,在貓眼專業版上的熱度值穩居第一。據雲合數據,這部劇的有效播放市佔率也已連續多天登頂。



這樣的播放成績已經超出了製片人劉燕軍和導演傅東育的期待。和視頻網站合作,對這兩位年過半百的傳統影視人來說還是第一次。和公安部合作,不管是對他們還是對愛奇藝,也都是第一次。這樣一羣此前幾乎沒有交集的人,是如何拍出《破冰行動》這種硬核涉案劇的?


娛樂資本論的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深入《破冰行動》幕後,採訪了平臺製片人、承製方製片人、導演和編劇等多位核心人物,覆盤了整個項目從無到有的全過程。從籌備到播出,《破冰行動》經歷了三次產業上的破冰:一是拍攝真實的大案特案,二是網絡平臺在公安部重大題材上的參與,三是傳統涉案劇的創新表達。


第一道冰:拿捏真實大案的尺度表達


《破冰行動》要破的第一道冰,是對真實大案特案的表達拿捏。


做懸疑題材很重要的一點是真實感。越真實可信度越高,觀衆的代入感也越強。近年來由於政策原因,很多刑偵劇都選擇虛構背景,感染力大打折扣。但根據真實案件改編的《破冰行動》沒有這個顧慮。


“真實案件改編”在給《破冰行動》增加戲劇張力的同時,也加大了過審難度。好在這是公安部的“欽點項目”,從創作初期公安部就和編劇密切溝通,幫助編劇更好地把握尺度。2014年9月,編劇陳育新接下了這個艱鉅的任務。


和陳育新一同接下這個項目的,還有京默影視的總經理才治鈞。兩人幾次前往“雷霆掃毒”行動的發生地廣東,走訪了近百名參與過此事的幹警。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發生在2013年12月29日,當天凌晨廣東警方突襲博社村,一舉摧毀了十幾個特大制販毒犯罪團夥。在採訪過程中,陳育新獲得了大量生動的素材。但對於創作來說,還是遠遠不夠。



“在現實中,博社村是明目張膽地製毒。但在劇中,塔寨的製毒產業鏈一開始是在地下的。前期挖出販毒集團的過程得自己虛構。”陳育新告訴小娛,他拿到的素材大多是關於抓捕行動的,前期如何偵破,如何發展線人,如何定方案的部分素材較少,並不好寫。


另一個難改編的地方在於主角。選誰當主角呢?一方面,這個主角必須得是基層,因爲這樣才能深入製毒村。另一方面,這個主角還得連接公安局和香港線人這兩條線,貫穿全劇。爲了把塔寨製毒、公安審訊和香港線人這三條線結合起來,陳育新虛構了一個角色李飛,他是東山市公安局一名警員,養父是省禁毒局副局長,生父是香港線人。


這樣的人物設定頗具戲劇性。如何在這種戲劇性的設定下確保真實性,就很考驗編劇的功底。所幸還有大量真實案件可以化用。比如劇中林水伯爲了幫兒子戒毒,以身試毒染上毒癮,這在現實中很常見。林水伯的學生在家裏剝膠囊製毒,一個月能掙一萬,這也是發生的真實故事。



遇到不好拿捏的地方,陳育新會和公安部求證一下。一些真實故事並不適合表現,比如緝毒警察臥底的故事,還有詳細的製毒過程和偵破手段。創作上並不鼓勵描寫警察臥底的情節。這是港劇常用的戲劇表現形式,但不太符合內地的國情。陳育新表示,爲了便於過審,劇中沒有一個臥底,都是線人。這樣既可以有刑訊逼供的場面,也能有黑喫黑的情節,更有戲劇張力。


對反派的處理也需要格外小心,不能讓反派的魅力太大,蓋過正面人物。在涉案劇被嚴控之前,陳育新寫過一部劇叫《征服》,所有劇情都圍繞着大反派劉華強展開,但如今已不再允許表現這種綠林好漢式梟雄。如何拿捏尺度?陳育新表示,除了把警察寫得更強大以外,還要注意切入角度,把更多的筆墨放在心理描寫上,增強文化性。


從公安部對合作伙伴的選擇上,也能看出官方對這類真實大案改編項目的謹慎。陳育新寫了二十多年刑偵劇,經驗豐富,早在2012年就和公安部合作過緝毒劇《湄公河大案》。該劇於2014年在CCTV1播出,是涉案劇“十年禁播令”的首位破冰者。京默影視也早在2013年就和公安部合作過涉案劇《穿警服的那些女孩兒》。



儘管陳育新供職於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算是對政策十分了解的體制內編劇,《湄公河大案》還是折騰了他很長時間。“策劃會開了七八次,每次開會與該案件相關的各部門領導都要在,劇本寫了一年多。”陳育新表示。在往常,這樣的劇本他只用寫四個月。


在拿出了六版完全不同的、每版都有十幾萬字的大綱後,《湄公河大案》終於可以開始動筆寫了。最終成型的劇本中,大量具體的刑偵過程描寫都因無法過審被刪除。經此一役,陳育新纔算對公安部的思路有了深入瞭解,在寫《破冰行動》時就遊刃有餘多了,儘管審查過程依然細緻,但過審十分順利。


“能否過審是看整體導向而非具體細節。”在《破冰行動》的導演傅東育看來,《破冰行動》中雖然也有很多突破尺度的鏡頭,比如官員受賄、毒販製毒等,但整體的導向很正面,就是突出緝毒警察的忠誠和信仰,“整部劇要足夠正能量,給國家和人民以希望感。在這個大方向下,寫一點官員腐敗的細節也沒什麼。”



傅東育強調,故事情節是主題的載體,只要主題是在陽光之下,尺度自然放得開。“很多影視從業者一提起審查就感到恐懼,其實不是這樣的。你們什麼時候去參加一次研討會就知道了,審查機構的人都是就藝術談藝術,文化素養很高。”對於主題正面、劇本優秀的涉案劇,都會“開綠燈”。


第二道冰:找到最願意買單的人


打破了第一道冰後,隨之而來的是第二道難關,是網絡平臺如何出品公安部重大影視項目。


爲了更好地平衡創作,公安部找來了擅長拍攝主旋律題材的歡樂源泉影視,由該公司的總經理劉燕軍擔任這部劇製片人。2015年,陳育新寫好劇本後,片方一邊報審劇本,一邊尋找播出平臺。


雖然有着公安部的加持,但《破冰行動》在尋求投資時依然面臨重重坎坷。劉燕軍先後接觸了兩家一線衛視,甚至陳育新還根據對方要求修改了好幾版劇本,但最後依然沒有談成。轉眼到了2017年,平臺還是遲遲沒有敲定。劉燕軍又聯繫了兩家視頻網站,其中一家以“我們這裏一堆公安部金盾的題材”爲由拖了幾個月沒給迴應,愛奇藝則反應迅速,一週後就聯繫了他。


“我一看這是根據真實大案改編的,就說要搶。真實案件關乎國計民生,有極強的社會關注度。”愛奇藝副總裁、自制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告訴小娛。項目報上去後,獲得了龔宇和王曉暉的支持。於是,《破冰行動》成爲愛奇藝投資過億的頭部項目,網絡平臺正式參與到公安部的重大影視項目中。



此時整個項目除了劇本,導演和演員都還沒有完全確定。愛奇藝考察過很多導演,都不是很滿意。市場上很難找到既懂政策又有網感的導演。最終,在定下曾擔任《戰狼2》執行導演的劉璋牧後,臨近開拍前一週,片方又請來了早在2015年就看過《破冰行動》劇本的導演傅東育。


“繞了一大圈,最後還是我來導,不得不說這是緣分。”和劉燕軍因拍攝涉案劇《國門英雄》相識,認識近十年的傅東育笑道。對於視頻網站的顧慮,他倆看得很開,“他們‘嫌棄’我們老,覺得我們太傳統也正常。一開始平臺方也有點擔心,問我傅導能行嗎?我說把‘嗎’去掉。”劉燕軍表示。


對主要面向年輕受衆的視頻網站來說,把這麼大的項目交給一個從未合作過的傳統影視公司,確實有很大風險。從組局開始,愛奇藝就牢牢地把控着整個項目。用劉燕軍的話來說,愛奇藝“幾乎要折磨死傅導了”。對劇集風格、節奏乃至配音等細節,雙方都要經過充分討論。


整個拍攝過程歷時5個多月。劉璋牧主要負責動作戲,《破冰行動》開篇的雨夜塔寨戲就是他熬了五個大夜拍出來的。傅東育則主要拍文戲,劇中每一場暗流湧動的審訊戲都出自他之手。廣東省公安廳還特意成立了一個警務協調組,調配真實警力配合拍攝。劇中涉及到在法國執法的部分,就由公安機關出面與法國警方交涉。



即使從業二十多年,參與這麼大的項目,對傅東育來說也是第一次。如何同時協調三個組,做好應急預案成了頭等大事,尤其是這種特殊題材。對於可能會碰紅線的鏡頭,傅東育都會多拍幾個備用版本,後期過審時如果遇到困難,就可以拿出來頂上,以免整段全刪導致劇情不連貫。


對於整部劇的類型和風格,愛奇藝也和主創們經過深入討論。“網劇對類型化的要求更高,一定要把類型做到極致,才能吸引核心受衆。”在比較了多部同類型劇集後,傅東育決定拍一部像《國土安全》那樣的涉案劇,重點在於挖掘人性而非呈現大場面。


在傅東育看來,李飛就像堂吉訶德,塔寨製毒集團的首領林耀東則是教父。作爲全劇最大反派,林耀東有着濃厚的宗族情懷,他希望通過販毒,把塔寨建成一個理想社會。而作爲正派代表的李飛,也並非高大全式人物,多次因爲衝動冒進壞事。



《破冰行動》中各色人物複雜的性格呈現,印證了當局對影視作品的態度:在整體導向符合大方向的前提下,藝術表達優先。喊口號式的主旋律表達已經被拋棄,主題陽光、人物立體,甚至尺度稍大的主旋律作品纔是現今最需要的。


第三道冰:把主旋律作品拍出網感


解決了前兩個問題後,最後一步,就是如何把這類主旋律題材拍好看。


“傳統”是愛奇藝對《破冰行動》的主創團隊最擔心的一點。最早進入《破冰行動》這一項目的兩家公司,京默影視和歡樂源泉此前都沒有製作過網劇,製片人劉燕軍、導演傅東育和編劇陳育新也都已年過半百,看起來不夠有網感。


爲了增強網感,在演員配置方面,愛奇藝出面邀請了黃景瑜擔任主演。黃景瑜本人擁有大量年輕粉絲,因爲出演主旋律影片《紅海行動》也有一定的國民度。事實上,《破冰行動》的第一批觀衆,就有相當一部分羣體是黃景瑜的粉絲。



在確立了《破冰行動》的“偏寫實、重人性”的風格後,平臺和創作團隊開始考慮劇集節奏。年輕人到底喜歡什麼樣的節奏?編劇陳育新在寫劇本時,並沒有考慮過所謂的“網感”,“講故事的套路都是相似的,一百多年來都沒有變化。都說年輕人喜歡快節奏,但並不是鏡頭短就叫節奏快,要看人物關係和戲劇張力。”


老一輩的創作者對現在年輕人愛看的“快節奏高能劇情”大多持不同的看法。《破冰行動》播出過半,一些觀衆覺得節奏變慢了,傅東育卻並不覺得。“觀衆覺得慢,是因爲情節推動變慢了。但你能說那些看似在重複劇情的審訊戲慢嗎?”在他看來,審訊中雙方無言的心理較量,也暗藏着豐富的信息。


這是傳統影視創作者對藝術觀唸的堅持,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不願改變。《破冰行動》有兩個剪輯版本,愛奇藝版的劇情更加懸疑燒腦,央視版則主要以正序爲主,故事更好懂。這主要是爲了適應不同的受衆羣體。愛奇藝版的開頭,傅東育剪了十幾版,最終確定以“塔寨雨夜,村民阻止李飛抓人”作爲開頭,奠定全劇的基調。



在戴瑩看來,這場戲至少有兩個作用:一來表現了全劇的核心衝突,即東山緝毒警察與宗族情結濃厚的製毒村之間的矛盾。二來觀衆會自然代入李飛的視角,跟着他去探案,這樣更有沉浸感。


“最早的劇本主要是事件爲先,但我們認爲最好是人物先行,以一個人物的視角帶着觀衆去介入。所以我們就把李飛這個人物提煉了出來。像現在的開頭,大家就會覺得李飛‘好慘一男的’。”戴瑩表示。


同樣爲年輕用戶考慮的,還有相比原劇本新增的馬雯線。在最早的劇本中,李飛的女朋友是護士陳珂,沒有女警察馬雯這個角色。但在目前呈現的劇情中,陳珂是李飛的好友宋楊的女朋友,馬雯則在保護李飛的過程中和他建立了深厚的戰友情。馬雯和李飛之間有趣的互動過程,是在嚴肅的查案劇情之間的調劑。



經過愛奇藝改動後的劇本到傅東育手中後,他並沒有馬上照拍,而是拿出陳育新的原劇本仔細比對。“原劇本一定是邏輯最嚴密的版本。改動後的劇情得符合邏輯才能用。”


在後期過程中,平臺也充分考慮了下沉用戶的接受度。香港部分的配音,到底是用粵語還是用普通話?考慮到年齡較大的觀衆不愛看字幕,最終片方決定全部配“港普”,既能保留香港特色,又能讓觀衆輕鬆聽懂。對這羣香港配音演員來說,這樣的配音體驗也是第一次。


“一部劇要想出圈,必須打中三四線城市的觀衆,所以要在配音上遷就這部分人。”戴瑩告訴小娛,之前拍《滅罪師》的時候,因爲沒有把劇中出現的大量韓語翻譯成漢語,很多受衆羣體就沒打開。


爲了適應不同受衆羣體剪輯兩個版本,爲了吸引女性用戶增加女性角色,爲了照顧下沉用戶配音用“港普”……這些按需調配的內容,讓這部傳統涉案劇變得越來越貼合年輕受衆。


覆盤整個《破冰行動》五年來從無到有的全過程,任何一個地方稍有差池,項目就有可能流產。沒有陳育新、劉燕軍這樣的傳統影視從業者從宏觀上把控政策,準確把握公安部的想法,這部劇可能在劇本階段就被卡住了。沒有愛奇藝入局的決心和努力,這部劇不會有這麼大的投資量級,也不會吸引這麼多不同層面的受衆。


傅東育導演在給演員講戲


“這個項目能做出來很不容易,有很多幕後英雄。”採訪快結束時,製片人劉燕軍感嘆道。不僅是投資方和主創,公安部對這部劇的支持力度也前所未有。《破冰行動》或將開啓涉案劇的新時代。


2004年以前,傳統涉案劇是純市場導向,寫實、深刻但尺度過大;2014年前後,視頻網站的興起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刑偵網劇,與此同時公安部也牽頭拍攝了部分涉案劇,但影響力不足;如今,公安部開始和視頻網站合作,力求讓作品達到娛樂性和教育性的平衡。


《破冰行動》播出後,有五個公安部提供的真實案件改編項目都將陸續開啓。據劉燕軍介紹,今後可能會把“破冰”這一IP系列化,把這些項目都命名爲《破冰行動之XX》。目前,《破冰行動》的同名電影也正在籌備中,和萬達、中影都有接觸。在網臺審查標準逐漸統一的今天,涉案題材,未來將在政府、視頻平臺和民營影視公司的碰撞下,延伸出更多的可能。


喜歡記得分享朋友圈喲


延伸討論


最近有看《破冰行動》嗎,覺得怎麼樣?


更多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