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鵬子

編輯 | 小灰灰

北方過冬靠暖氣,南方過冬靠一生正氣!

又到了冬天,低溫環境容易帶來許多病痛,其中凍瘡就是冬天常見的病症。

但願人長久,凍瘡不再有。閱讀全文大約需要4分鐘。

(圖片來自網絡)

認識凍瘡

凍瘡是長期暴露於寒冷環境中而引起的侷限性炎症性皮膚損傷,病程緩慢,氣候轉暖後自愈,有易復發的特點。

凍瘡的皮損部位多發於手指、手背、面部、耳廓、足趾、足緣、足跟等處,表現爲侷限性紅斑發紫腫脹發癢或刺痛,嚴重者可能發生水皰,破裂形成糜爛、潰瘍,甚至感染

(圖片來自網絡)

凍瘡挑人挑環境

低溫對人體造成的傷害都稱爲冷傷,但嚴格來說,凍瘡和凍傷還是有區別的。

冰點(0℃)以下的低溫對人體造成的冷傷纔是凍傷。而凍瘡是由於裸露肌膚長期暴露於0~10℃的寒冷、潮溼環境中而導致局部小動脈收縮,減少血流以減少散熱,時間一長,血管麻痹,靜脈淤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而發病。

(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缺血纔是凍瘡發生的核心機制,寒冷和潮溼都是幫兇。此外,自身的皮膚溼度、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營養不良等因素也會使血液循環不暢而易發病。

凍瘡預防

1

保暖

不用說也知道保暖是十分重要的。注意薄弱部位的保暖,戴帽子、圍巾、口罩、手套、防風耳罩等,要把身體這些末端部位保護好。洗手、洗臉後立刻塗抹潤膚霜。

尤其注意保持服裝、鞋襪乾燥。不少女性冬季都會穿着長筒靴,但長筒靴透氣性沒那麼好,雨雪天氣或者腳汗多時,內襯潮溼不易乾燥。若穿着長筒靴要注意回到家後充分給靴子通氣乾燥,最好選擇鞋跟不高,腳趾擠壓感小的靴子。

鞋襪也不宜緊,過緊的褲襪、鞋子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反而起不到保暖的效果,也會使末梢循環不良。

(圖片來自網絡)

2

加強運動

入冬前就應加強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

冬季時天冷也需要適量運動,除了保暖外,運動前更要做好準備活動,讓身體充分熱起來。

運動出汗後,應及時更換衣服,防止潮溼,保持乾燥。

(圖片來自網絡)

3

防止冷熱交替

發過凍瘡的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凍瘡部位冷的時候不癢,一旦洗澡、泡腳、烤火時反而癢得厲害。

這是因爲低溫使得毛細血管收縮,局部供血供氧不好,導致細胞代謝障礙;當進入溫暖環境後,小動脈受熱擴張,動脈血注入,而小靜脈還沒能及時迴流導致局部循環產生淤血和水腫,刺激神經末梢產生痛癢感。嚴重時還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壞死。

因此受凍後不宜立即用熱水浸泡或烤火烘乾,可以先在室內稍微活動、搓揉手腳等部位,漸漸復溫,再用加熱效果明顯的方式取暖。(北方有供暖的朋友別嘚瑟……)

(圖片來自網絡)

4

積極治療糖尿病等疾病

如果已經患有一些影響末梢循環的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炎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要積極診治。

這些原發病如果沒有得到有效控制,末梢循環就得不到改善,防治凍瘡的效果也就不好。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易併發周圍血管病變,平時注意控制血糖,冬天要特別留意手足是否有斑疹、破損,防止因疏忽造成嚴重後果。

(圖片來自網絡)

凍瘡治療

比較輕的凍瘡,注意保暖,多數是可以1~3周自然消退的,無需用藥。只有採取保暖措施後無充分緩解的凍瘡,才需要藥物治療。

瘙癢明顯,特別是發生破潰、局部紅腫癢痛明顯的凍瘡,可能已經發生感染,需要到醫院皮膚科診療,以免病情加重。如果不僅有凍瘡,還有關節痛、肌肉痛、疲乏無力、發熱和體重下降等不適,或者寒冷季節結束後凍瘡、紅斑仍然存在,更要到醫院皮膚科就診,排除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其他疾病。

(圖 | 鵬子)

對凍瘡的治療主要是舒張血管促進癒合防止感染

對反覆發作的凍瘡,可在入冬前用紫外線光照射局部,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圖 | 《武狀元蘇乞兒》)

最後祝您,志得意滿,隨時供暖,再見!

參考資料:

[1]康樂霞.凍瘡的臨牀表現及治療進展[J].求醫問藥,2013,11(2):519-520.

[2]安琪,魯玉修.凍瘡的治療與防護[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16-18.

[3]WMS.Wilderness Medical Society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Frostbite:2014 Update[J].Wilderness Environ Med,2014 Dec;25(4):43-5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