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2

〔記者林惠琴、王孟倫/臺北報導〕加熱菸開放與否陸續掀起討論,醫界指出,加熱菸對人體減害的相關實證研究有限,但普遍認為危害在電子煙與傳統紙菸間,仍不宜輕忽。電子煙產業發展協會表示,加熱菸或電子煙屬於減害產品,若能夠開放納管,是件好事。

危害介於電子煙和紙菸 不宜輕忽

高雄榮總戒菸治療管理中心主任薛光傑表示,加熱菸是傳統菸草的變型,本質仍是菸草,儘管菸商宣稱可降低有害物質達九成,但歐洲研究卻發現,僅可下降一至兩成。提醒民眾要戒菸仍以戒菸門診等正規管道較合適。

臺北榮總家醫部主治醫師賴志冠指出,不論加熱菸或電子煙均含有尼古丁,會快速進入血液刺激腦部,是高度成癮性物質。且菸商宣稱未經燃燒不會產生二手菸,但啟動時與使用中仍會有二手菸。而加熱菸外型時尚,容易吸引年輕人,更是不容忽視。

電子煙協會 贊成減害產品納管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強調,澳門、泰國、新加坡全面禁止電子煙與加熱菸,香港也發動連署禁止電子煙及其他新菸草產品;美國尚未覈准開放,我政府也應該修法全面禁止相關新興菸品,不可短視近利貿然開放。

電子煙產業發展協會祕書長王鬱揚表示,電子煙與加熱菸都屬於「新興菸品」,若禁止不含菸葉的電子煙,卻開放加熱菸,邏輯何在?新興菸品不斷更新,治本之道應是增訂專章,有效管理。

菸商︰警示規範應與紙菸一致

由於現行法令尚未開放販售,目前四大國際菸商並無在臺銷售相關產品,國際菸商臺灣區主管表示,是否開放非傳統菸品,並無意見。若開放,須與傳統的紙菸有一致性規範,包括警示圖文、包裝標示、禁止廣告促銷等。本土的臺灣菸酒公司則表示,一切配合政府政策。

  • 加熱菸仍屬違法,但不少國人從國外攜帶入境。圖為示意圖。
(記者張嘉明攝)

    加熱菸仍屬違法,但不少國人從國外攜帶入境。圖為示意圖。 (記者張嘉明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