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密碼

  比丘尼恆居法師 講於萬佛聖城大殿

  2013年3月5日星期二晚

  諸佛菩薩、上人、各位法師、各位居士:我是恆居,今天輪到我在這裏和大家結法緣。

  我們上一次看了一部影片,是關於《易經》的影片,其中提到:“《易經》是解開宇宙的密碼。”到底《易經》是不是可以解開宇宙的密碼呢?基於這個因緣,今天在這裏講一個故事;也許有人已經聽過了,你若聽過,不妨再聽一次。

  在釋迦牟尼佛未成道之前,屢世都修菩薩道,而且他是集菩提的聖因。有一生他示現爲“普明王”,行持妄語戒很精嚴,絲毫不犯。有一天普明王從宮裏出來,見到一個婆羅門,瘦小貧乏,很餓。這個貧窮的婆羅門向國王乞求說:“請你慈悲賙濟我,我現在沒有喫的、沒有穿的,很苦惱!”普明王說:“好吧!等我到花園走一趟,回來之後我一定佈施給你!”

  可是普明王到了宮後的花園,正要散步,就被斑足王抓去了。這個斑足王會飛,他是個人形,可是腳是獸形,就像獅子似的。他能飛行,所以就把普明王抓走了。他爲什麼要抓普明王呢?因爲斑足王信外道,他尊奉他師父的命令,要以一千個國王的頭來祭祀山神,他的師父就可以成道了。所以斑足王就用他的神力遊遍了印度,擒拿各國的國王。

  當時印度幾裏地就有一個國,所以已經抓了九百九十九個國王,剩下最後這一個,就抓着普明王。普明王被抓了,不禁痛哭流涕;斑足王說:“男子漢大丈夫,生而無患,死而無畏,你爲什麼這麼大哭呢?”普明王說:“唉!我不是怕死而哭。我生來沒有說過妄語,我說到就做到,沒有騙過人。今天我踏出宮門的時候,有一個婆羅門向我乞求,叫我賙濟他;我答應他,等我散步回來一定幫助他。但是現在被你抓來,我就犯了妄語,我也不能幫助那個婆羅門了。我是哭我不能履踐諾言。”

  斑足王說:“好吧!既然這樣子,我把你放回去賙濟他,限你七天;七天之後你要是不回來,我會去抓你。你是跑不了的,我一定能把你抓回來。”於是斑足王就把普明王放回去了。普明王回國之後,不惜金、玉,廣設大布施,供養全國一百位法師,而且請到宮內說法。又救濟一切貧窮孤獨的人;他所有的珠寶、財富全都儘量佈施出去。救濟完了,一百位法師就爲普明王說“無常、苦、空、無我”四種法。

  第一首是無常偈,他說“劫燒終訖,乾坤洞然,須彌巨海,都爲灰颺。天龍福盡,於中凋喪,二儀尚殞,國有何常?”第一句是說:一切都是無常的!“劫燒終訖,乾坤洞然”,就是世界有成、住、壞、空四種劫;劫終的時候,大火起燒就有火災了,上至初禪天,乃至乾坤(乾坤就是天和地)都變爲一團火了。這時候“須彌巨海,都爲灰颺”,就是海水也燒乾了,須彌山也給燒化了。“天龍福盡,於中凋喪”,也就是說天龍的福,到這個時候都完了,而且海水都沒有了,這個龍還能存在嗎?

  “二儀尚殞,國有何常?”二儀可以說是陰陽,也可以說是天地;天地都殞滅了,何況國土,又怎麼會長久呢?這也就是告訴普明王:“要把國家放下,不要執著這個國土、王位這些身外之物。”

  故事講到這裏,後面還有很長一段,我就不講了;我主要是要講這首無常偈中提到的:“劫終時,大火起燒”的時候;《易經》上所講的“乾坤”,也就是天地都變成火團了。而且“二儀”也可以說是天地;因爲它屬於陰跟陽,也都殞滅了,何況國土,怎麼能夠長久呢?

  所以,《易經》上所講的“乾坤”和“二儀”都在“無常”裏面,並沒有真正解開宇宙的密碼。那麼,什麼是解開宇宙的密碼呢?大家可以想想看。我們現在每個禮拜都在聽《楞嚴經》;那《楞嚴經》是不是徹底地解開宇宙的密碼呢?我們可以看《楞嚴經》的經名:“大佛頂如來密因”,這個“如來密因”可以說是宇宙的密碼。

  如果你想要知道如何解開這個密碼,就要研讀《楞嚴經》。事實上《易經》並沒有解開,它只講了一部分。《易經》還有“二儀”、“乾坤”,它還有數字,還有生滅;只有等真正歸零的時候,那就返本還原了,也就是“常”,也就是我們現在聽經所講的“常住真心”。

  那要如何找到這把鑰匙,來啓開這宇宙的密碼?就是要“修行”。《楞嚴經》上所講的“耳根圓通,反聞聞自性”;這個“反聞聞自性”的功夫就可以啓開宇宙的密碼,這是一種入門。

  在這入門之前,我們平常所能做的,最基本的還是從“反省”的功夫開始下手。這反省的功夫看起來好像很簡單,事實上做起來並不容易。本來還想繼續講一個故事,看樣子好像會講不完。剩下五分鐘,或者我再講另一個比較簡單的故事。

  我最近收到一封E-Mail,說:在大陸上有一個老人,他從小就喫素,而且沒有結婚。他收養了三個小孩,把這三個小孩撫養長大;到他八十幾歲即將要往生的時候,他已經預知時至了。(注:他平時唸佛,無人知道。)

  他要往生之前,天上都出現五彩的光。當時有很多人都去看他;看到五彩的光時,大家就拿照相機開始照。其中有一位殺豬的人,也拿照相機來照;他一照,整個屏幕都是黑的。人家就問說:“你是做什麼行業啊?”他說:“我是殺豬的!”之後他很懺悔,說:“從今以後,我一隻豬都不要殺了!”他說:“我一定要拍到照片!”他當下就發願他不殺生。結果他照出來的相片,就照到那位老人的旁邊都放五彩光。

  這個故事也就是說:我們做事要循善;惡業如果太重的話,所召感的就是不一樣的。但是他當下懺悔,那個懺悔的力量也是很強的,馬上就把他的業給轉了。今天就到這裏結止。

  【編注】恭錄自“萬佛聖城中文官網”之“法語繽紛”單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