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詞人陸游在《木蘭花》寫道“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是的,我們每個人終有一天都會老去。經常見到的一個情景就是:老年人患有多種慢性病,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需要服用大量不同類型的藥物。對於這情況,作爲家人的您,應該怎麼做?下面我們來全面瞭解下老年人用藥需要注意哪幾點。

一、老年人如何避免用藥安全隱患?

(1)迷信廣告宣傳。(2)誤服、漏服、重複用藥。(3)濫用補藥。(3)迷信新葯、貴藥。(4)中、西藥同時服用。

二、老年人如何選擇藥物?

(1)明確診斷,權衡利弊。(2)特別注意病史、用藥史及用藥記錄。(3)避免重複、誤選和配伍不合理。(4)儘量減少用藥的數量。(5)選擇合適劑型,如緩釋製劑。

三、老年人個體化用藥原則有哪些?

(1)儘量減少用藥種類,最好不超過5種。(2)可適當使用長效製劑,以減少用藥次數。(3)堅持定期檢查,觀察療效和不良反應。(4)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做到用藥個體化。

四、老年人怎麼選擇用藥劑量?

(1)一般爲未成年人1/2或3/4:老年人用藥劑量應比中青年人有所減少,60~80歲老年人用藥劑量可爲中青年人的3/4以下;80歲以上的老年人用藥劑量可爲中青年人的1/2。(2)應延長用藥間隔時間,減少一天內的給藥次數。(3)小劑量開始,逐漸增量:應選擇最小的有效劑量,應根據病情及時調整劑量,更換或停止用藥。(4)根據老年人肝腎功能調整劑量。

五、怎樣提高老年人的服藥依從性?

(1)認識到疾病的嚴重性。(2)與醫師保持有良好的聯繫。(3)準備好藥物的日程表和備忘卡:將每天要吃的量分開包裝好,註明日期與服藥時間。(4)藥物包裝易於打開。 (5)有用藥列表和多室隔開的藥盒。(6)接受依從性指導。

六、老年人存在多重用藥時,家屬要格外注意

老年人常常同時患有多種疾病,需要接受多種藥物治療,即所謂多重用藥。老年患者多重用藥的問題普遍存在,除了醫師處方外,老年人還常自行購藥,包括非處方藥品、保健品和中草藥。老年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決定其用藥依從性較差,若使用不恰當藥品,增加服藥種類及次數,會導致藥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增加,從而使老年患者用藥依從性降低,甚至增加死亡率。

照顧存在多重用藥的老年人,應做到:(1)鼓勵老年患者按時門診隨訪,知曉自己健康狀況,一旦出現藥物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及時就診。有條件者設立個人專用藥物記錄本以記錄用藥情況及不良反應/事件。(2)家屬要協助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家屬需定時檢查老年患者用藥情況,做到按時按規定劑量服藥。(3)教育老年患者及其家屬避免隨意自我藥療。不宜憑自己的經驗自作主張,隨便聯合用藥,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盒右上角有“OTC”)藥物、中草藥、食品添加劑和各類保健品。不要輕信民間“偏方”“祕方”。

參考文獻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老年內分泌與代謝病分會,中國毒理學會臨牀毒理專業委員會.老年人多重用藥安全管理專家共識[J].中國全科醫學,2018,21(29):3533-3544.

(版權聲明 | 以上爲自媒體號“藥師方健”原創,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及來源。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不作商業用途。感謝您的閱讀!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