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不知道在哪聽過這麼一句話:「壓力可以帶來動力」,「把人比作彈簧,有了壓力,纔有彈力」這類話,可是事實並不是嘴上說說這麼簡單,而且部分人只是說說而已,連是否行動,怎麼行動都沒有想過,何況這並不是一個看上去隨口說說就能有說服力的「名言」。所以我認為」壓力即動力」這種假設只是小概率事件。

先來看一下網路上的信息,比如:

還有:

與:

這句話的來源一定是由於數年之前中國人缺乏思想與被傳統思想洗腦而決定了這句話的誕生,人類不是機器,不能像熱機一樣做功,請把老舊傳統的思想收一收,你們不僅把壓力看作是人類社會運轉的動力,還忽略了動力本身的性質,醒一醒,人類不是生來就是木偶,必須靠著牽線作為動力生存的木偶!考慮過動力本身嗎?本身能使我們生活下去的動力呢?真的使所有人都被洗腦了嗎? 得出這句結論並非巧合,由於時間久遠,現在無法調查這句話的源頭是什麼,但是讓我震驚的是詞條竟然被瀏覽了24494次!

所以說這篇文章是對慣性思維的正面挑戰,也是對「壓力就是動力「這句話的正面與側面反駁。論點:動力並非是由壓力導致的,壓力也不一定能導致動力。

一.排除成功學的可能

這句話被廣為人知那麼背後的說服力可能是由某些知識庫的支持,歸根結底,最能描述這句話的知識:成功學。那麼成功學是否能恰當的描述這句話?為什麼有些內容相似度那麼高?我們就從成功學本身說起。

這是百度詞條給出的解釋,總的來說是自我管理的學問,是理想信念與目標行動的教育內容。

這一句:

那麼這樣可以肯定,成功學的確被看作為自我管理的學問,但是是否是這樣?

一篇「百家號」的。所謂的西方成功學,在我看來,如果成功學被扭曲是可理解的,那麼在我看來被「扭曲」後的成功學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所謂的「心靈雞湯」。比如說:

綜合考慮,在這幾個對所謂的成功學的描述中,也有對「壓力」的看法:如何減小或釋放壓力

這只是釋放或應對壓力的方法而已,並沒有對壓力本身的解釋,我隨後查閱了一些西方成功學的釋義,沒有任何一行「壓力即為動力」的解釋,沒有找到,那麼果然,這句話並不屬於成功學,也不屬於被扭曲後的成功學!那麼使這句話廣為流傳的分類是什麼呢?

竟然是民論?????????

Part 2

首先,根據所謂的「壓力」與「動力」的關係可以分類為:壓力=動力(壓力等價於動力),與壓力→動力(壓力導致動力),我們來逐一排除。先反著想,既然一個人的動力是由壓力造成或推動的,那麼就說明原有的動力不足以使自己達到預期目標,那麼缺少動力的原因與這個目標自然就是問題的根源,所以先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我們完成一個目標,或者是在固定時間內完成一個目標需要一定的動力,這個動力可以來自於自身,也可以來自於外界,但是動力的大小首先取決於主觀,如果這個目標來自於自身,或者從外界目標轉換為自身目標,自然動力會稍大一些,那麼外界給予的目標反而會造成壓力,所以動力會小一些。然而,是不正是在犯常識的通病麼?首先拋去常識會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彎路。所以接著目標與缺少動力的原因,所以要從側面分析:目標本身自然可以被分類,所以誕生了動力原因之一:

二.目標本身

此目標不可改變,逆轉。

目標本身正是動力的自變數之一,目標的性質決定了動力的性質,我們先從主觀說起。

主觀目標

主觀目標正是獲得自我成就感與自我滿足感的一類自我設定的目標,一個積極的目標往往會給人帶來積極的動力,相反的,消極的目標會減小動力,當然,這個目標的性質取決於主觀感受,因為每個人對自己的目標的看法都不一樣。同樣,負面收益,正面收益也是目標的種類之一(無收益或幾乎無收益絕對是負面收益,因為有時間這個客觀的東西存在所以收益肯定是要小於零的,打個比方,你現在讓你去做一件你不需要做的事情,而且時間精力金錢損失自己承擔,你還會有很大的動力做嗎?),擁有正面收益的目標往往會給人帶來動力。意義與否也是動力的因素之一,一件有意義的事,或者說主觀上想去做/有興趣的事情會給人帶來極大的動力,無意義的目標從主觀上來說也就不會帶來付出努力的動力。類似的目標分類仍然還有,我就不舉例了。有了主觀目標肯定就有客觀目標,所以下面是客觀目標。在此,壓力即不等價於動力,也不會導致動力。

客觀目標

客觀目標就是由外界的種種因素使你必須達到的目標,且此目標可能還夾帶著期限,比如工作,考試,由外界情感,疾病,責任等因素造成的客觀目標。而且雖然是客觀目標但是仍然有極端分化,也可以分為消極,積極,意義,收益等,但是看起來大部分時間我們的目標都是客觀目標,或者說我們的目標都是由龐大的客觀目標加上一部分主觀目標構成的,所以我們首先習慣或接收到的就是客觀目標,因為在自我意識形成之前我們可能只能下一些微不足道甚至只是生理需求的目標,所以對於客觀目標帶來的壓力也就可以被習慣的動力來抵消掉。在此,壓力即不等價於動力,也不會導致動力。

中性目標

有了兩級就肯定有平衡點,也就是主觀客觀很模糊的一類目標,或者說是其可以歸類為主觀目標也可以歸類為客觀目標。一般來說這些中性目標是同時存在與主觀與客觀這兩種狀態的,就像「疊加態」一樣,打個比方,你做了一個由主觀上決定的目標,而從客觀上出現一個和你的目標一摸一樣的目標,或者說是你的主觀目標同樣適用於這個客觀目標,就像你在寫一篇關於人類學的論文,然後接到通知說要寫一篇同樣的論文,或者說你看到你缺一件衣服,但是你突然想到之前想要買這樣一樣的衣服,唯一不同的就只能說是接受到信息的先後順序了。中性目標由於是兩重目標的疊加態,所以你就擁有這兩種目標帶來的兩重動力,自然壓力也就小部分的動力抵消掉了。在此,壓力即不等價於動力,也不會導致動力。

三種目標與壓力的關係

那麼這三種目標與實際的壓力有什麼密切的關係呢?當一個人擁有實現這三種目標的動力的時候壓力會發生什麼變化呢?當有一個主觀目標時,你是不會感覺到壓力的,至少目標本身不會給你帶來壓力,而客觀目標在有消極影響下會產生壓力,而這種壓抑只是目標本身產生的,但是由於我們自身適應了客觀目標,所以其帶來的壓力也就小了許多,甚至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目標太多或超出承擔範圍就會感覺到明顯的壓力了,這種壓力是從內而外而不是從外而內的,而這種壓力時最為普遍的壓力,然而這種壓力能「需要壓力才能進步」嗎?我覺得說這句話的人肯定沒想過還有一個東西叫動力,而其兩者是平等但不等價的,所以說由壓力產生動力這種說法在目標層面上是不存在的,因為在目標層面上過多的壓力導致超出承受範圍或接受能力後只會導致精神上的折磨,並不會有什麼「潛力』這種東西出現,所以說在此看來「壓力使人成長」「壓力導致動力「這種說法在此是站不住腳的。

所以既然目標無法給人帶來很大的壓力,那麼我們是怎麼感覺到壓力大的?在常識中還有「通往成功之路時而艱難,時而闊達「這麼一段,可見大部分人對成功所付出的努力這麼一個概念形容為一條路。而「努力必然會帶來壓力」這句話也是誕生於此。拋棄先入為主的概念後我對此說法加以定義:如果把達成目標這麼個事件的難易程度設置為一條路的話,那麼目標就是終點,你的進程是運動參照系,你對目標的期望值(目標的影響力,主客觀性)是你的動力。這樣以來還有一項重要的元素暴露了出來——我把它稱為「最短路徑」,所以它也是影響對壓力與動力定義的因素之一。

此「路」是基於邏輯的。

三.「最短路徑」

「最短路徑」可以這麼理解:當你有許多達成目標的方法時,損失最小的一條路徑就是最短路徑。所以這個所謂的路徑和目標與壓力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壓力在這條通往目標的路上有什麼新的性質呢?和目標給予的壓力相同還是不同?在我看來,此時的壓力依賴於這條「路」的性質,這也就意味著「壓力給予動力」這句話可能會成立,我們不妨先列出幾條關於這個最短路徑的性質,一般來說只要是路,就會有長度,寬度,摩擦係數,起伏幅度,水平彎折度,斜率,路面完整度等因素來定義,這也就對應了所謂的「成功要付出的努力」的這個「努力」,同時這些因素也影響了參照系的前進速率。拋棄先入為主的概念對於常識思維與慣性思維來說,是致命的,在我看來,慣性思維是幾乎所有人都不缺的東西,所以為了避開常識,我採用逆向思維,嘗試是否能夠反過來從之前所定義的「最短路徑「中推出「壓力可以使一個人進步,有時候需要一些壓力纔可以成長,壓力就是動力」這幾句話。首先,對這條「路」進行側面分析,把之前列出的因素分類三大類:長度,負面因素,與正面因素。

長度

這裡的長度顧名思義就是達到我們設定或被設定的目標所需的時間長度,所以在我們完成目標之前所處的位置都與長度有關,(而我們經常把達成目標的難易程度作為衡量長度的基準,但是這也是一個常識性錯誤,我在後面會講到)有一個實際性的問題就隨之誕生了———這個長度到底有多長呢?不難想出,這裡就誕生了長度的兩個分支:可知長度,未知長度。還沒結束,別忘了這條「路」是與目標的性質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目標的性質也是這條「路」的性質,目標什麼性質呢?還是三個:主觀,客觀,中性。但是這裡要強調一點,中性在「路」的定義中沒有意義,因為這條路只能是偏向有利或偏向無利的。所以:

主觀可知長度

想像一下,在所謂的成功學中有這麼一條路,這條經過你理性思考後失利最小的路敞開在你面前,向前延伸,當你向終點望去時,你卻發現,終點就在你正前方的不遠處!這時你非常高興,你感覺自己莫名其妙充滿了能量,你的腿不自覺地向前邁去,越走越快,最後你飛奔了起來,看著終點正向你飛來,你張開雙臂,準備最後的擁抱……這是一條「友善」的路,給你帶來快樂,成就感的路,同時這是一條你自己選擇的路!這就是主觀可知長度帶來的好處,當你經過仔細想像後,有兩樣東西沒有出現———壓力,阻力。當你知道這條路要「走」多久時,你首先感覺到了安心,其次這條路是經過你對你自己的要求所要達成的目標量身定製的,所以自然你對這條路充滿信心,自然也就不在乎這條「路」上的壓力與阻力了,即使它是由絆腳石與荊棘鋪成的,所以在此,從此層面上來說固無法推導出所謂的「壓力使人進步」這種荒謬的結論。但是,還有一種情況不能忽視,那麼你就問了,既然這是一種情況,為什麼不列出來?因為這種情況不會發生———相對無限遠可知長度。現在我們反著想,這條路相對於你如果是幾乎是無限遠的,就相當於可知宇宙的960億光年一樣,即使你以光速行駛,沒有任何東西攔你,你也要花960億年來走完!這不也是一種情況麼?不是,如果你知道你會花久到離譜的時間來完成這個目標,你還去去做嗎?首先你會先考慮這條路值不值得走才會去走,對吧。所以在此,壓力即不等價於動力,也不會導致動力。

主觀未知長度

還是那條路,但是這次你發覺這條路與上條路有些不同,你站在原地迷茫了一陣,發現前方根本看不到東西,有什麼類似於霧的東西擋住了你的視線,於是你決定向前試探著走了幾步,這時你又想起之前自己經策劃了了這條路的盡頭應該是什麼,於是你再次試探性地跑了起來,可是你沒跑多久就感覺到了疲憊與寂寞,你無論跑多快前方依然是霧,但是在你的大腦中總有一個聲音對你闡明著這條路的終點是多麼輝煌,你每次聽完之後都會加快步伐,最終在你筋疲力盡的時候突然越過了終點,你自己也嚇了一跳,迎接你的是極大的成就感與自我滿足感……這種情況非常常見,我想所有有過自學經歷的人都會感覺到,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的故事版本都是這樣的,有的人還沒準備跑就過了終點,有的人在途中太過迷茫與煎熬,最終放棄了衝刺,有人衝過重重險阻之後卻發現等待他的只是很小的回報,有些人知道自己要在這條路上要經歷什麼,然後反過來利用這條路來獲得成長。這正是正在給自己定目標的各位所經歷的。可是這與壓力有什麼關係呢?在主觀未知長度的「路」中,這些壓力正是主觀帶來的,無論是煎熬,困難,孤獨,還是迷茫,放棄,後悔。這些負面的情緒正是影響你的壓力,所以你衝過了終點,你的收穫與成長會補償你所經歷的壓力。所以諷刺的是,壓力使人成長這句話在這裡是正確的!但是,只有壓力纔有動力這句話絕對不成立!在主觀目標所要花費的成本是不允許外界帶來過多壓力的,如果這些壓力超過「閾值」反而會不留情的對這條「路」上的一切進行幹擾,這些壓力就是外界帶來的,是絕對會讓你向相反的方向倒退的壓力,而且在到達終點後也不會有補償。所以總的來說,在主觀未知長度來說,壓力的性質決定了其是否能使人成長。在此,壓力不等價於動力,也不會導致動力。

所以說在主觀的目標帶來的主觀的「路」中,「壓力使人成長」這句話成立。

客觀可知長度

這次我想你應該知道故事的走向了。你被迫來到了一條令你陌生的路,但是前方貌似能看到有東西在吸引著你,而且你能看到這條路的盡頭,你大腦的聲音再次響起,你知道這條路的盡頭是什麼,但是除了有終點與來到這條路的原因,你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客觀的可知長度帶來的情況,這條路的屬性你只知道長度,也可能知道在「路」上要遇到什麼壓力,所以為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保證收益最大,你會對自己的處境進行分析,怎麼走才能更順利,所以這時的壓力不僅來自於內心,還來自於外界,這也就是由於客觀導致的客觀壓力,由於我們從出生就在經歷這些「路」,所以精明的你會在最短時間內通過終點,半點也不想停留,所以恰好你利用這些無論是從哪裡來的壓力來讓自己獲得動力,也就是讓壓力為你做功,所以在此,「壓力會使人前進」這句話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利用壓力,而讓它們自由的成為阻力,這時哪怕再增加一個單位的壓力,你所感受到的只能是煎熬。所以此時「壓力等於動力」這句話時不存在的。在客觀情況下有些東西能成為主觀嗎?有,就是成長,「人生就是成長的過程」這句話時絕對正確的,它無時無刻告訴我們,無論這條路的屬性時什麼,你都會從中或多或少收穫點什麼,除非你的大腦失去了記憶能力。在此,壓力不等價於動力,但會導致動力。

客觀未知長度

重點來了,這種屬性的「路」和前三個有很大的不同,而恰恰非常常見,前三個都是在走自己知道或擬定的方式的路達到外界目標或自我目標,而這「客觀未知長度」的「路」是在你只能控制你自己這個「變數」而不瞭解除此之外任何參數,而且這種「路」一般都是宏觀的,帶來的目標本身也是宏觀的,作為一個動點來說,你只能控制與規劃自身變數來完成目標,既然這是一種以客觀形式存在的路徑,就說明你無法拒絕參與到這條「路」中,對你來說一切都是未知,不存在絕對的安全感,而且這條路持續性隨著外界變化而變化,並且與此同時你無法看清這條「路」,但是它可以「看清」你,從而把你的各個「參數與變數」(之後會有關於所有引用的「參數與變數」的意義做出的解釋)暴露在大環境中,當然,一般來說這種宏觀狀態下的路是對於不定數量的個體有效的,每個個體可以被比喻為「冒險家」,在此路徑中你可以獲得你所需要的信息,所以獲得其他個體的信息也不例外。(我之後也會說明關於個體的性質)所以壓力在此有什麼影響?可以這麼說,這種類型的路本身就是一定的壓力,是基本完全不存在動力的,那麼就無法獲得動力了?不,在慢慢熟悉這條路的大致走向之後,聰明人會利用這些不利的條件,從而收穫關於這條路的信息,收集的信息越多,可能獲取動力的幾率就越大,視野就越廣闊。打比方,人們從小就開始上學,但是小時候並不知道上學的意義何在,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結束,能做的只能是不斷學習,但是壓力難免是實時都存在的,而且會不斷增加,此時所謂的不斷增加的壓力能讓孩子擁有動力嗎?公司中的員工被他們只想著賺錢的老闆增加「負荷」來獲得動力?站在孩子與員工的角度來想想,這些被施加的壓力能使本來就對這條路產生焦慮感的他們產生動力?這存在麼?所以在此,壓力既不等價於動力,也不會導致動力。

總結

在「路」的定義內,只有「壓力使人成長」這句話恆成立,而只有主觀未知長的「路「中壓力會導致動力。

之前說過,決定這條路的屬性還有兩個,有利因素與失利因素,也就是動力與阻力。我們就來詳細瞭解一下動力與阻力在所謂的成功學前提中的意義。

有利因素———動力

我們先來看一下百度詞條給出的解釋:

百度詞條中「精神動力「可以理解為一種推動人們正常活動,思想,工作的精神上的動力,這種思想動力來自於信仰與精神刺激,包括思想政治工作,獲得的無窮的精神力量。(精神刺激?思想政治工作?信仰的無盡的力量??這是精神動力還是「精神欺騙」?)因為某些因素我們採用第一句就夠了:精神動力是推動人們積極工作,學習或完成某項任務的思想動力。而有利因素會在主觀上直接導致動力,也可以理解為有利因素=動力。所以在「路」的定義中有利因素就是直接導致我們獲得動力的來源之一。為了更寬泛的瞭解其意思,我們再看一下維基的解釋:

動機(motivating翻譯過來是動機)在心理學上一般被認為涉及行為的發端,方向,強度和持續性。在組織行為學中,激勵主要是指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1]。通過激發和鼓勵,使人們產生一種內在驅動力,使之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前進的過程。

維基中的動力是一種心理上的動力,而百度詞條給的是思想上的動力,那麼動力本身就是一種從心理,思想也就是精神上的激勵所產生的行為。總的來說,動力是推動性的,積極的精神過程。

失利因素———阻力

還是百度詞條的解釋,從精神上來說,壓力指的是思想負擔,來源於社會,生活與競爭三個方面,顯然這個編輯沒有深入研究所謂的「壓力」具體定義。精神壓力直接帶來的是阻力,也可以導致阻力,而阻力是需要動力來克服才能達成目標,所以歸根結底,壓力無法帶來動力。

失利與有利因素的分類

有了失利與有利的分析之後,不難然人聯想到造成這些因素的事物或人,也就是「造成者」———人為因素,與非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

顧名思義人為因素就是由外界人為幹擾或造成的的一些失利或有利的幹擾,對於壓力來說,人為因素是佔上風的,其把不確定性與隨時間改變的性質放大有利因素與失利因素,很難找到規律,所以即使是人為因素的改變,只有人為產生動力性影響的時候才會產生動力,而不會反過來。

非人為因素

而非人為因素則相反,是由客觀事實造成的影響,這個影響可以是有利的也可以是無利的,為什麼說非人為因素通常會造成最小或最大的影響,其一,我們從小就接觸客觀事實與其帶來的影響,無論是習慣還是防禦或接受都形成了對非人為因素的認識,所以一旦非人為因素對自身造成影響,我們通常就會有反應的對策,如果沒有經驗或援助,這個後果是極大的,比如說積極的中彩票,負面的疾病。非人為因素造成失利條件時,也不會產生所謂的「動力」。

總結

以上我們可以看出,不管是動力還是阻力,都屬於「路」的定義域內成立的因素,而無論是從什麼角度來判斷,都不會得出「壓力=動力」或「壓力→阻力」這樣荒謬的結

論。

四.「參考系」的特殊性質

我們再向源頭尋找答案,有了路徑,終點,那麼是時候說明我們本身能對「動力」與「阻力」產生什麼影響,也就是「參考系」,這也是最後一個「有關變數」了,而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目標,路徑這兩個與壓力動力有關的改變因素,那麼下一個就不證自明,我們本身,一個目標的定義與性質是無法最終影響我們自己,路徑也是一樣,而是我們本身影響路徑目標,壓力與動力的作用點在於我們自身,也就是說我們自身的性質導致了這些所謂的「壓力」,「阻力」,「動力」。在開頭我說過:「既然一個人的動力是由壓力造成或推動的,那麼就說明原有的動力不足以使自己達到預期目標,那麼缺少動力的原因與這個目標自然就是問題的根源「。那麼壓力就和我們自己產生的動力有關嗎?這就是我的主張的漏洞嗎?。

看到這裡,我要嘗試著尋找能推翻我論證的想法,以上我說過了路徑與目標,沒有一種情況證明壓力等於動力,那麼是否有存在壓力等於動力,或動力等於壓力的情況?肯定有,要不然為什麼那麼多人仍然相信這個所謂的「俗語」帶來的慣性思維?我下面就介紹這種可能的反證:

既然是「人「,那麼就應該有對應的性質,比如性格,人格,觀念,思想,思維,經驗,知識,秉性,習慣,愛好,心理,……同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承受壓力與產生動力的方式絕對不同。因此,自然所有人對於壓力的定義都不一樣,可能有人覺得自己有壓力之後反而動力倍增,再者將自己的經歷錯誤的表達出來,打個比方,「有壓力纔有動力」這句話的解釋:壓力可以被轉化為積極進取的動力,那麼如果我這樣解釋:兩輛完全相同的直線方程賽車,功率也相同,我們將第一輛車增加五百千克負重,這就是壓力,如果這輛車有一個好勝心強的駕駛員,滿足了「壓力可以轉化為動力」的關鍵因素,那麼想要趕上甚至超越第二輛車,增大動力是肯定的,是的,在這裡第一輛車「加速」了,看到這裡你肯定會說,「看吧,壓力會產生動力」,可是這裡的動力是什麼?是第二輛車保持勻速行駛的情況下第一輛車如果要保持同樣的速度,必定要加大油門,獲得更大的動力來帶動多餘的壓力,而且前提是這個駕駛員還要有一個必勝的信心。現在我們變換一下條件,給第二輛車裝一個波音的引擎,結果?第一輛車即使油門加到底也不可能和第二輛車齊頭並進。我想說的是過度關注於壓力不僅是不現實的,而且把壓力看作是動力的來源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壓力確實可以被轉化的動力抵消,但是畢竟所有人都不一樣,擁有的資源也不一樣,說不定你騎著寶馬自行車與企業號賽比誰先到奧爾特星雲,我們應該重視的不是壓力,而是如何獲得動力,在你身後拖著一噸廢料與升級你的引擎哪個可以使你更有勝利的信心?這自然不言而喻。在此,反證無效。

五.總結

我在這篇文章中論證了「壓力即是動力」這句話的不可能,通過對壓力本身的分析與例證,排除了成功學這個來源,雖然我也知道俗語本身就經不起推敲,但是為什麼仍然有很多人在流傳這點是無法接受的,慣性思維與傳統思想不一定都是值得推崇的,並且大部分都是經不起思維與時間的盤問。獨立思考、逆轉思維與不斷的反問,終究傳統思維再也不會像邪教一樣到處傳播與影響。

六.思維導圖

以上。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