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挑「痘」挑出大麻煩。(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臺北報導

青春痘可別亂「挑」痘!一名40歲熟女日前發現右大腿外側冒出一顆類似青春痘的腫塊,便自行用未經消毒的縫衣針把痘痘給挑開,沒想到,兩天後原本的小痘痘竟腫得像小籠包一樣大,上頭甚至還有2塊黑色的焦痂,嚇得趕快就醫求救,醫師確診是長了「癰」,將膿汁引流並給予抗生素治療,傷口才復原。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張為碩表示,女子就醫時,右大腿外側明顯有一個大腫塊,女子直說本來聽說用針刺痘痘會好得比較快,沒想到反而更嚴重。

為了收拾殘局,醫師先用消毒後的器械將焦痂部分打開,頓時擠出大量膿汁,經引流乾淨之後,張為碩說,這才發現下層組織被細菌喫光,出現一大一小兩個相通的洞,進一步給予抗生素治療,歷經2周換藥,傷口總算順利癒合。

張為碩強調,一般人若毛孔堵塞,很容易引起毛囊炎,通常做好清潔即可,甚少需要藥物治療,但若毛囊炎沒有正確處理,惡化以後就會形成化膿性的癰,而一旦形成癰,就必須先引流患部,再經抗生素治療,膿汁引流不但可以迅速減少細菌量,加速復原,同時可以進行細菌培養,讓醫師確定致病菌的種類,對症下藥。

癰常出現在脖子、肩膀或大腿上,張為碩說,多半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該球菌為人體皮膚上正常的菌種之一,但當人體免疫力低下、皮膚黏膜受損、汗腺阻塞、毛囊發炎或出現循環障礙時,就容易侵入皮膚內,造成局部感染,嚴重時會造成化膿性變化,需透過清創手術治療。

張為碩提醒,任何人都可能長癰,平時可透過用溫和的肥皂洗手,當身上出現傷口時,應充分清潔,並使用無菌乾燥的紗布遮住傷口,經常更換,且不要與他人共用毛巾、剃刀、牀單等個人物品,纔能有效預防癰的產生。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