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投资型保单,是结合「保险」与「投资」功能的商品,民众所缴交的保费,除了用来支应保险成本与保单相关费用外,其余的保费则会依照保户事先约定的方式和比重进行投资,因此,民众须自负盈亏。

 

目前市面上的投资型保单主要有三种,包括变额寿险、变额万能寿险、变额年金保险等。其中变额寿险有寿险保额,「变额」代表可随需求,拉高或调降寿险保额,市场常见的为「变额万能寿险」,其与变额寿险差异在于多了「弹性缴费」。

 

例如小许月缴3000元投保投资型保单,若领到一笔奖金想额外再投入,变额寿险是无法的,变额万能寿险才能接受额外追加的资金。

 

至于变额年金保险没有寿险保额,缴交的保费扣除相关费用后,会直接进到投资帐户。由于是「年金」保险,保险公司会与保户约定年金发放的时间点,而保证给付年期视商品设计内容而定。

 

根据寿险公会统计,今年前7月投资型寿险和年金险新契约保单收入,占整体保险比例达38%,创金融海啸来新高。然而,投资型保单热卖的同时,相关销售纠纷也不少,保经业者建议,民众在投保之前,可先留意以下四大保单陷阱。

 

第一:第一年保费不一定有投资

 

根据金管会规定,投资型保单费用要透明化,所以民众缴交的保费都要进入专户保管的分离帐户进行投资。而此类保单需负担附加费用、帐户管理费、保险成本、投资标的申购手续费、赎回、转换费用以及危险成本等,投资金额扣除上述费用后,剩下的金额才做投资,所以有些投资型保单第一年投资金额并不高,甚至没有投资。

 

所以建议民众投保前,务必详细阅读保单内容,并厘清费用和投资金额,避免造成错误认知,导致权益的受损。

 

第二:提前解约不划算

 

买投资型保单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若因不满意投资报酬率,任何时间提前解约都不划算。一般而言,前5年给保险公司和业务员的保单费用为150%,若以月缴3000元、年缴3.6万元计算,前5年附加费用约为5.4万元。

 

而市面上通常投保第一年就会收取约60%的保单费用,若以年缴3.6万元,第一年收取的保单费用为2.16万元,若提前解约,等于白白付了成本费用。磊山保经业务总监林佑龙表示,民众投保前应先厘清投资型保单较适合做长期投资,主要可用来存退休金或子女教育金。

 

第三:未告知保单有十天后悔期

 

根据金管会规定,保单契约成立后,保单送达保户隔天起的十天内,可行使「契约撤销权」,也就是说,拿到保单后,有10天的审阅期,若认为保障内容不合宜,可以跟保险业务员说不保了,或是转换保单,并能将保费全额拿回。

 

至于撤销保单必须用书面检同保单向保险公司申请,申请方式包括直接到保险公司的客服中心临柜办理、委由业务员代办以及挂号邮寄办理。

 

第四:夸大投资报酬率

 

业务员在销售投资型保单时,最常见的争议就是误导投资型保单投资报酬收益,以这张保单过去的投资报酬率,来强调未来的报酬,导致民众对投资报酬过度乐观,而可能忽略的投资风险,其实,投资型保单是不保证获利的。

 

因此,投保前应审慎评估保险需求,选择适合的保单,尤其在决定连结复杂投资标的前,确认自己具备投资专业或风险承担能力,不要受到高报酬率诱惑,连结不适合投资标的。

 

此外,林佑龙表示,选择购买投资型保单后,建议应每三个月定时检视,并与业务员讨论相关资产配置,例如股票型、债券型基金的配置等,以确保达到自身设定投资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