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河内和胡志明市来说,会安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部沿海的小城,相对于新晋崛起的邻居——岘港来说,其知名度在中国游客中非常低,很少有人赴越南旅游会去到这个小城市。

但当你有一天,真的走进这座古时东南亚地区最繁华的港口之城时,一定会惊讶于它的色彩很酷!走入这座古城之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几乎所有的建筑外立面都被刷成了明黄色,特别是在朝阳和夕阳的沐浴中,更充满了一种黄金般的暖色调。

走在会安的大街小巷,或者滨河路上,你会发现这座曾被法国殖民过的小城里的建筑风格五花八门,既有法式房屋,也有日式寺庙,以及中式的起脊房屋,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也体现了会安的历史变迁。但建筑风格的大融合还不是它最特别的看点,古城最大的亮点还是上千幢建筑统一的黄色调!

为何会安的建筑全部都是黄色的?关于会安建筑被涂成黄色的原因有几种说法:有人认为它象征着皇室贵族的色彩,显然这是无稽之谈;也有人认为这是出于生活需要,因为浅黄色吸收到的热量会比其他颜色更少,这种黄色建筑会很适合越南潮湿的热带气候;还有更多的当地人认为,黄色象征着好运气,骄傲,财富和尊重等等一大堆好听的寓意。

如今,会安古城里大约有近1000座古建筑,其中844座已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中,非常具有历史价值。近几十年来,会安一直都是欧洲游客和一些艺术创作者热衷的目的地,特别是法国游客很多。

和会安当地一位画家朋友聊天。他说,会安就像一个巨大的露天工作室,非常适合油画创作,或者摄影采风,因为任何光线加上米黄色的建筑外墙,都能给任何一个主题提供最棒的背景色调。

几百年来,会安古城的街道,运河,古桥和无处不在的黄色建筑几乎没有什么改变,保持非常完好。由于会安古城现存主体建筑多为17到18世纪时期修建,属于严格保护的范畴,也在整体上受到了保护,当地人不可以随意私搭乱建或者拆除现有建筑。甚至有传闻,即便当地居民想要重修一下院门,也必须上报到河内的专门部门批准才行!

你会发现,会安古城里的建筑设计很独特,无论你从那条街道进入,最终走到头都会到河边(Thu Bon河),这是几百年来为了使当地人便于来往水路之间乘船、装载货物的特殊设计。毕竟,会安早在17世纪时,就与马六甲一样成为了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一个港城,也是越南最早的华埠港口。

早晨的会安大街上一点也不安静,街头游商的叫卖声,汽车和小摩托喇叭按个不停。如果想要找个安静的地方,你得奔小巷子里面去——你会发现这里别有洞天:晨光照射到米黄色的墙上,又被反弹到地面和人的身上。此时,最大的“噪音”只有人们打扫房屋和街道时弄出的响动。

据说,现在会安的生活节奏比二十年前快了很多,如今很多会安人为了赶时间,都不在家吃早饭,于是街头的早点摊生意越来越好。早起逛街时,你能看到很多上班的人和学生在路边摊吃早饭。

我发现,会安的女生很喜欢穿越南传统服装——奥黛,相反却很少看到现代时装,即便是年轻女孩也比较坚持这种传统着装风格。奥黛是越南最传统的服装,非常漂亮,女孩儿穿着它,走起路来都像带着风,看上去很有范儿。

无论在街头还是在景点,特别是在学校周边,可以看到很多穿奥黛的女孩儿,特别是越南年轻女生身材大多数不错,很少有肥胖女孩儿,所以穿奥黛更显身材好。

尽管时代不断推进,但会安古城里的许多事务还是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比如这种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水果的游商小贩,就很受欢迎,特别是受到我们这些前来观光的外国游客的喜欢:购买方便,当地特色,也是一种融入本地生活的体现!

在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原始风貌小巷里,一位当地老人正在自家门前吃饭。

在如今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能够找到一处保持原始状态的地方似乎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而会安作为越南为数不多的需要大力保护的古城,希望它可以一直保持其独特的金色魅力。

相关文章